刘禅无奈的打开奏章静静地开始阅读。
“臣王连谨奏陛下:陛下自登极以来以英明神武之天姿奋先祖余烈中兴天朝,虽百世帝王之功业不能及吾皇之英弘,陛下虽名为守诚,实远过于开创,此上天佑护汉家以降陛下弘治万民而造福也。然今日朝堂所议太子之事,臣于陛下之决策实难苟同。皇长子刘璿乃陛下之嫡长子,中宫皇后所出,年届弱冠,且生性仁厚,未尝闻有过失之处。按我朝之例,若册立皇太子则当册立皇长子。然陛下册封为藩王令其之国,此废长之举也。立储乃国家大事,陛下废长则必当立幼,此取祸之道也。陛下博闻于经史及当世之事,此种陈例比比皆是陛下想必知晓。故此,臣上此奏,敢请陛下三思,臣不胜惶恐之至!”
刘禅仔细地读完了奏书,心中不禁感叹,虽然王连的文采确实有些平庸,但其所写的内容却颇具深意。然而,遗憾的是,王连似乎并不了解刘禅内心真正的想法。
抛开刘璿并非刘禅亲生儿子这一因素不谈,单就刘璿的性格而言,他生性柔弱,缺乏果断和决断力,这样的性格并不适合担任一国之君。相比之下,刘谌年纪虽小,但已展现出了君王的特质,具备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
此外,刘禅对历史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深知在历史上,刘禅的七个儿子中,唯有刘谌一人有所成就。这种对历史的了解让刘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刘禅便对刘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他越发觉得刘谌是一个可塑之才,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君主的潜力。
如今,刘璿等年龄稍大一些的皇子们都已经逐渐长大成人,如果不能趁早将立太子这件大事确定下来,恐怕日后会引发更多的麻烦和纷争。
正在这时,张正步履匆匆地走了过来,刘禅见状,连忙对他说道:“你来的正好,快些去传王连来见朕。”张正领命后,便赶忙转身离去,去传达刘禅的旨意。
刘禅则回到了自己的宝座上,继续批阅着其他的奏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王连终于来到了大殿之上。
王连见到刘禅后,赶忙跪地行礼,然后便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刘禅的指示。然而,刘禅却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依旧自顾自地批阅着奏书,仿佛王连根本不存在一般。
王连心中虽然有些焦躁,但他深知刘禅的脾气,所以也不敢轻易出言打扰。就这样,时间又过去了一盏茶的工夫,王连依旧只能默默地站在那里,心里越发地焦急起来。
终于,刘禅将手中的笔放下,然后抬起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王连,缓缓地开口道:“文仪啊,关于皇长子之国的事情,朕今日早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为何还要再次上表劝谏呢?”
王连闻言,连忙跪地叩首,然后恭声答道:“陛下乃是万民之主,应当广纳忠言,明辨是非。臣以为,陛下废长立幼之事,实在有违礼法啊!”
喜欢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请大家收藏:(ixmao)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