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子是点石成金的神仙吗?”程秀才难以置信,继续翻看后面的文章,发现打那天开始,程万堂真的就进步飞速了。
不过二十余日功夫,他的文章竟脱胎换骨般判若两人了!先前的老气横秋、滞涩难明一扫而空。如今已是破题立论精准切要,起承转合流畅自然,从文章结构到论述条理,都透着谨严的章法。
还真像是得遇名师点化的样子。
而这样的文章,在太平书院居然得不到一分……
看完之后,程秀才合上作业册,当晚没再说过一句话。
之后几天他也一直足不出户,甚至饭都不吃。可把儿子们担心坏了,就连老板娘也忍不住回来探视,看看她爹到底咋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只见程秀才恍若失魂木偶,僵坐在藤椅上。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半点表情都欠奉。往日眉宇间的傲气荡然无存,眼窝深陷蒙着灰翳,茫然望着手中的作业册。
程承诚轻声对妹妹道:“爹这几天都这样,我都想请端公来给他看看了。”
“大哥别胡闹,爹是读书人,养浩然正气,百邪不侵,”老板娘断然摇头道:“你弄个跳大神的来,像什么样子?”
“我这不没请吗。”程承诚说完不禁暗叹,跟妹妹半年多不见,发现她像换了个人一样。
此刻她站在廊下,发间银簪亮得晃眼,身上虽穿着素裙,却掩不住的明艳照人,从头到脚透着自信和果决。连声调都比从前清亮了几分,脆生生带着不容置疑的利落,让你不由自主在她面前低头。
“爹你啥子情况嘛?”老板娘走程秀才面前,拿起那本作业册道:“就算万堂不上书院了,你还可以自己教他嘛,天塌不下来哟!”
“我不教了,我谁也不教了。”却听程秀才喃喃道:“我谁也教不了了,我要辞馆了……”
再看跪在廊下的程万堂,已经把自己的脸抽成大茄子,哭哑了嗓子道:“爷爷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行了万堂,先别哭了。”当姑的心疼侄子,老板娘拉起他来,对老爷子道:“爹,你到底咋了呀?就算万堂不上书院了,你也不至于彻底否定自己啊。”
“跟他没关系。”程秀才终于吐露心迹道:“是我过时了……”
老板娘心说这话怎么这么耳熟?转念一想,原来是苏二哥也说过的。他正是认定了自己跟不上时代,才会辞馆去跟自己干的。不然凭自己怎么劝,他都不会来的……
再一想,苏二哥才三十出头,老爹都已经快六十的人。年轻的尚且如此,年老的有类似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唉,爹辞馆了也好。”程承诚轻声道:“这么大年纪了,还整天上课看作业,我都替他累得慌。”
“在家颐养天年,说不定眩晕的毛病就好了。”老板娘也表示赞同。
~~
全家人难得意见一致,程秀才当天就写了辞呈,让程承诚送去蔺城。
人家程秀才是官办社学的教师,不像苏有才那种私塾塾师,只要跟族长打声招呼就可以辞馆。他得报上级主管部门——永宁卫经历司,等到新的教师到位才能走人。
很多地方因为地处偏远,没有新的先生愿意去。辞呈递上去多年都没有人来接班,老先生只能干到死……
比方二郎滩社学的上一任老先生。
程承诚把辞呈送到了永宁卫指挥衙门。卫所辖区的教育事业也归指挥衙门管辖。所有社学都是由永宁卫设立的不说,其实太平书院也是当年永宁卫、泸州卫、赤水卫三卫指挥使,一起到泸州的鹤山书院磨出来的。
只可惜大明只有三分之一的卫所设有卫学,而且集中在九边。像他们这种西南蛮夷之地,几乎一处都没有。所以三卫的学子要考秀才,还得去合江县附考……
这是历任指挥使最郁闷的地方,培养一顿人才,全都给别人做了嫁衣。
但他们也知道,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继续培养人才,争取能培养出个进士来。再由他上本现身说法、请设卫学,效果比他们这些武官上一百本都好使。
所以三位指挥使对教育的投入,比州县官还大。去年为了能让大名鼎鼎的朱琉来太平书院任教,三卫还一起咬牙,给书院的学田免了税。
现在一位秀才要辞馆。原本不算什么大事儿。但永宁卫的陈经历,担心二郎滩那鬼地方没人接班,后续闹出事端来,惊动了都司大人。所以就不想批准,还想让程秀才继续教下去。
“我爹都已经站都站不稳了,还怎么教啊?”程承诚郁闷地拍了桌子,桌上便多了二两银子。“这个理由还不够硬吗?”
“硬是要得。”陈经历挥袖一拂,那锭银子便不翼而飞,他的态度终于松动道:
“这样吧,让令尊先在家歇着。我行文你们千户所,只要他们有人选推荐,你爹马上就可以离馆。”
程承诚却不放心道:“万一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学里的蒙童不就掉坑里了吗?”
“兄台操心事儿还不少。”陈经历白他一眼。
“都是族人,不安排妥当了,我爹哪能放心颐养天年?”程承诚苦笑着拉住陈经历的手,又塞了三两银子道:“大人再帮帮忙吧。”
“行吧。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我再加个限期催办,让千户所一个月内务必找到人选。”陈经历叹了口气道:“这一个月,你就先随便找个人对付对付吧。”
“哎好,给大人添麻烦了。”程承诚这才松了口气,作揖告退。
出来后,程承诚一阵哭笑不得,这他么什么世道?辞个馆还得送礼。
要不是家中还小有资产,老爹怕得死在学里……
~~
太平千户所,千户值房中。
大伯正眉飞色舞跟马千户描述,甜水记代理白酒之后的美好钱景!
“这白酒可不是甜水,甜水太便宜又容易坏,外销确实还比较困难。”
“嗯。我记得老板娘说过,得攻克什么……密封锁鲜技术,才能利用本地流量辐射优势,打通……跨区域分销链路,创造第二增长曲线。”马千户自有过人之处,居然还记得老板娘半年前的黑话。
“哎呀,不愧是大人呀!居然连这么拗口的话,都过耳不忘啊!你老可惜没从文,不然起码得中个举人老爷!”大伯赶忙娴熟地奉上马屁。
“哈哈哈。”马千户大笑道:“老夫当年还真念过书,还正经备考过呢。可惜刚考过县试,我爹就没了,只能投笔从戎,回来接班当个百户了。”
“不过我孙子倒是随我,看看他能不能给老马家改改门风。”马千户提起自己家的‘千里·马’也眉飞色舞起来。
“说起来我那不成器的侄儿,还跟令孙是同窗呢,也经常说起他们斋长的好。”大伯赶紧接茬道。
“苏录!”没想到马千户一下就叫出了秋哥儿的名字,赞不绝口道:“千里也经常念叨他,把那小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没。说得老夫都想见见令侄,到底是何等人才了。”
大伯心说你他么不是见过他吗?还好意思吹自己记性好……
马千户当然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他能记住老板娘那番黑话,主要是因为当初的震撼太深了,差点把他整自卑了……后来翻来覆去研究了好一阵子,他才弄明白大体什么意思。
他么不就是搞本地垄断和外销吗?干嘛把话说得云山雾罩,让人听不懂?!
好在老板娘没吹牛。自开业以来,已经陆续往千户府上,送了二十两银子的分红。比他连襟小舅子直管的那些店面赚的都多,还没那些烂事儿。
所以连带着苏有金,在马千户眼里都越来越顺眼了。他笑问道:“这么说,老板娘准备用白酒,来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是极是极。”大伯挥舞着双手比划道:“码头卖酒,得天独厚!咱们只要打开了市场,就等着财源广进吧!”
“那也得客商肯买账才行。”马千户不是那么容易上头的,微笑道:“镇上的坐商还能给老夫几分薄面。但码头上的行商四海为家,谁认识我这个千户啊?咱更不能强买强卖。”
“不需要强卖,咱们有尖货!”大伯说着,从袖中掏出个小小的锡酒壶,双手奉上道:“请大人品鉴。”
马千户接过来,直接对嘴呷一口,闭目细品道:“嗯,入口绵柔,酱香焦味是你们家的路数。”
说着又微微皱眉道:“就是后段有些乏力,口感也略略单调,不像是你们家最好的酒。”
“千户大人这舌头,绝啦!”大伯立即马屁山响道:“跟我们酒坊的调酒师说得一字不差!”
“老夫平时都是喝好酒的,稍微差一点就能品出来。”马千户理所当然道:“但要是换了一般人,很难品出这些微的差别。”
其实他给苏家留了面子,因为这酒比起程记的酒,还是有比较明显差距的。
“但如果这个酒,酒坊一斤只卖三十文呢?”却听大伯自信道。
“三十文?!”马千户失声笑道:“那你们要赔死啊?”
“那是酒坊的事儿,我们甜水记只负责代售,他给多少价格我们就加上自己的利润往外卖呗。”大伯却笑问道:
“大人觉得这买卖能不能做?”
“当然能做了!”马千户终于来了精神,又品一口壶中酒,断言道:“这酒别说卖到三十文,就是卖到四十文,也会被抢疯了的!”
ps.五天四更了!!!!还欠十更!!!
和尚现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全都用来给大家码字了!都不记得上次什么时候这么拼命了。这样的和尚值得大家订阅支持吗?!!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223/c4679322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