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状元郎 > 第61章 第一次大考

状元郎 第61章 第一次大考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16 13:43:33

当晚,苏有才告诉苏录,接自己班的人找到了。

族学那边其实并不缺先生,之前太平书院肄业的学长们,可都没考上秀才呢。

此番县试亦只有春哥儿一人过关,其余三位都已回乡赋闲。落第读书人的就业选择太窄了,不放下架子的话只有教书一途。

而想到官办的社学坐馆吃皇粮,必须有生员的身份。比方二郎滩的社学就被程秀才占了,所以苏家才要另设族学……

因此这其实是个买方市场,老族长一文工钱都没涨,很快就谈妥了一位。

清明节一过,新先生到位,苏有才就收拾收拾正式离馆了。

老爷子这才知道他辞馆,气得又是好几顿饭吃不下去,把苏泰难过的不要不要,觉得是自己做饭太难吃。

但苏有才先斩后奏,木已成舟,老爷子也无可奈何,连番日决也只能出气而已。

苏有才倒是一天没耽搁,次日就到镇上找活去了……

如此干脆利索有计划的行事,完全不似有才同志往日婆婆妈妈的作风,以至于苏录总感觉他动机不纯。

咦,还怀疑谁动机不纯来着?

不过他也没那个闲心破案,因为第一次月课迫在眉睫了!

考前几日,班里的空气都焦灼起来,平时嘻嘻哈哈的声音彻底消失了,就连‘程三万’也顾不上嘲讽苏录的垫底三人组了,所有人都闷着头备考,少年们再次感受到了入学考试前的压力。

张先生也变得异常忙碌,所有学生的每日制艺作业,他全都逐字逐句的批改,文法不周、义理不妥之处,也都一一做了标注。

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张先生却及时下发,从不拖延,尽职尽责,可见一斑。

苏录看到先生都忙出黑眼圈了,不想再给他增加负担,便请求暂时停下额外辅导。

谁成想却遭到张先生的呵斥:“班上所有学生,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你现在除了勤学苦练,别无他途!每日作文加到三篇,一篇不能少。中午拿过来,我给你当面讲评,讲不完就放学后接着讲!”

先生如此认真负责,叫苏录还能如何?只有拼命地临阵磨枪,祈求考试的时候能超水平发挥……

~~

三月十五,春雨如油,榴花似火,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烟雨山河间的太平书院,美得像一幅水墨画。

学子们端坐在讲堂中,却无心欣赏窗外的美景,一心只等着先生发卷。

今日月课,非但是学生们入学后的第一次大考,也是书院革新后的头一次考试。院方十分的重视,连监考都换成了平日没见过的先生。

监考先宣布了规则,月课考一上午,分两场,第一场帖经墨义,第二场制艺。

第一场考试时间为六刻。卷子发下来一看,帖经题二十道,墨义题十道。

题量着实不小,但对在座的学生毫无难度。这场考试主要是为了督促他们知新不忘温故,逼着他们按时复习经义和朱注,所以做对了不会加分,但做错了会扣分。

这一场苏录也答得十分轻松,早早做完题又仔细检查了两遍。像他这种‘偏科严重’的学生,绝对不能在自己会的地方出一点错。

第一场结束后,学生们稍事休息,紧接着开始第二场制艺。就一道题,要求不超过五百字。考试时间却加长到一个时辰,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苏录拿到题目一看,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泰伯》。

从内容上这是一道小题。从格式上叫双扇题,意思是两句并立,作文时自然也要两头兼顾,是一种很典型的题型。毕竟刚开学俩月,肯定得先收着点,不会在出题上作妖。

但以某山长的尿性,不作妖是不可能的。这题难在这两句本身,非常不好把握……

难点不在句读,在大明朝,没有第二种句读。事实上,在梁启超之前,都没有,也不能有……

难点是对这两句的注解。自汉唐至今,先儒便众说纷纭,大体可分为两种,‘愚民’说和‘民愚’说,前者解作‘愚弄民众’,后者解作‘民众愚昧’。

既然是写八股文,自然是以《论语集注》为准,苏录回忆朱子曰:‘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意思是‘百姓能够被引导,去遵循那些本就合乎道理的必然准则。却不能让百姓明白,这些道理背后的深层原因。’

朱熹还引用了程子‘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解释了‘使由、使知’两句,强调了民愚说,而批评了愚民说。

学子往往会陷于这两种说法之间,虽然一定以朱子的民愚说开头,但写着写着就会滑向愚民说,从而与朱注相悖。

但用苏录的申论写作法,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他先用‘题干拆解法’圈出题目的关键词,‘民、由之、知之’,明确必须围绕‘使民由之与知之的辩证关系’建立核心论点。

思索片刻,苏录决定以正破兼明破来破这道题。

他目前还没法将自己所思所想,直接用文言表达出来,只能先半文不白地打个草稿,于是破题曰:

‘民性有常,导之则归正途;明理实难,顺之乃得安治。’

破题之后就顺理成章了,苏录又半文半白作承题曰:

‘夫民之日常,多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圣人以道导民,非不愿其知也,盖知之不易。使由之不使知之,反而更易教化成功。’

接下来是起讲。苏录按照‘主题’加‘圣贤角度’,抛出总论点:

‘百姓遵循天性,不逾常规,实常理也。以政令刑罚约束,民可免罪却不会有羞耻心;以德礼规范引导,百姓才会懂得羞耻而能自我约束。此非导民正道乎?盖因明理实难,民智愚有别,圣人不以深理强求,惟以道引之。’

至此‘冒子’部分结束。接下来便是八股论证部分,首先‘起股’,从‘是什么’切入——

‘行善福泽自生,行不善祸乱必起。故民之向善,如川赴壑,昼夜不息,故可导之以正道;

在上者循其常则,使民不惑即可,不必求其尽知所以然。知其所以然之精义,非上智莫能洞悉,是不必强其知也。’

然后是‘中股’,从‘为什么’深化——

‘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草遇风则偃。风过草动,非草识风,由风自然而行也;

行之不著其迹,习之不察其故,终身循道而不知其理者,众也。众庶循道,非全然无知,但其所知,不必强言而自明。’

接着是‘后股’,从‘怎么办’、‘需注意什么’拓展——

‘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尽知,然知者未必能行,行者未必尽知。导之使由之,践行自在其中;

君子之道,用广而义隐。匹夫匹妇之愚,亦可与知,及其至处,虽圣人亦有不知。至道难知,故不必强民尽知也。’

最后是‘束股’,结尾总结,回扣起讲——

‘由之者,循其自然之理;不知者,安其日用之常。

圣人之治,大要如此,此古之治道要义也。’

苏录写完快速重读一遍,感觉以申论而言已经可以拿高分了。但还没完,他又逐字逐句推敲,将半白半文的文字,改成符合八股要求的古言。

完事才工工整整誊抄在试卷纸上。

他刚写完最后一个字,院中便响起了云板声。

苏录赶紧搁下笔,轻轻吹干墨迹,待到斋长来收卷时,便双手呈上试卷。

待到监考老师离开讲堂,学生们轰的一声,重新焕发了活力。

有人在讨论各自是如何破的题,有人在推测能拿到多少分数。

讨论下午去哪儿玩的也不乏其人。因为今天是旬休日,书院放假!

其实是书院不做人,居然把考试放在休息日。害得住校生没法回家了,只能到镇上逛逛街散散心。

李奇宇满脸喜色,飞快地收拾好书包,催促苏录道:“走走,我请你喝甜水记,据说他家又上新了!”

“是,‘丹樱甜露’,那可齁贵。”苏录自然了如指掌,因为这款樱桃口味的饮品,同样是他指导配制,并亲自定价的……

不过这些天,他一直忙着备考,都没去过甜水记,也不知道这款‘史上最贵单品’销量如何。

“管它多少钱的,今天请你喝定了!”李奇宇一拍荷包,财大气粗道:“不光请你喝,还请你下馆子!”

“有我的份儿没?”苏淡淡淡问道。

“当然了,咱们三兄弟缺一个也不行!”李奇宇豪气万丈,令苏录兄弟刮目相看。

这家伙开学以来一直抠抠搜搜,还是头一回请客呢……

待三人说说笑笑离开了讲堂,憋了好久的三万这才讥讽道:

“哼,考完了来精神了!”

“明天成绩张榜,看你们还能不能笑出来!”

“我也想喝‘丹樱甜露’……”龅牙程万范咽下口水道:“哥……”

“哥什么哥,渴死也不喝他们家的水!”麻子脸程万堂断然道,一想到姑姑跟苏家人越搅越深,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对,才不是因为喝不起呢。”娘娘腔程万舟跺脚道。

“确实也喝不起。”程万堂颓然道,这还是个实在人。

ps.喏,八股文就是这么写的,我只演示这一次哦。虽然只是半成品,把我脑汁都榨干了……

放心,以后不会写这么细了。上架前容我放纵最后一次。呜呜,可能又要被骂了,求月票安慰一下啊……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223/c467932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