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巨宋 > 第一百零五章 两头蛇南阳卧龙

巨宋 第一百零五章 两头蛇南阳卧龙

作者:天意在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2 23:48:21

张清黑着脸回忆那段不愉快的过去:

“推官等文臣那边觉得伤了面子,始终不肯罢休。

最后我放低身段,发动军伍里的上官人脉,从度支司特披了一笔安置灾民入厢军的银子,然后舔着脸把一半银子私下孝敬给推官,又隐隐约约透露了几句我族侄知道的他的**事,软硬兼施,才求得他轻轻放下,不再逼问驻军剿杀灾民的后续。

哪怕是上天降罪,最多也就是一年的灾荒而已,而这位贤臣,借着这个由头,朝廷赈灾银,豪富慈善纳捐,厢军安置钱粮,一件事竟要捞三次钱!最后他和知府一伙还得了个对饥荒平抑有功,治政有能的好名声,朝廷嘉许,百姓感恩。

我们这些赤佬,费尽心思,出力出钱,明面上却谁也看不到,甚至说起来推官一伙最后肯放过我东昌府驻军,好像还欠了他们一个大人情!

唉,没奈何呀没奈何!在官场上,我们赤佬真是被文臣们搓扁捏圆,予取予求!

唐小郎君,刚才你短短时间,两次叹息无缘见那推官一面,可惜同样的两句话,心境意味截然相反吧!

第一次想见推官,是听得我讲述他表面上的贤名,如此干臣,听起来和你讲述的先帝仁宗很多故事差不多吧?郎君你是想做大事,惜才重贤的人,自然恨不得见他一面!

待到我揭露了他的真面目,和做下的种种丧尽天良的兽行,你第二次恨不能再见他一面,是想亲手把他撕成两半,代替上天亲自处置他吧!

郎君你只是听我转述,就气成这样,张清却是亲历者,这卑躬屈膝的事干多了,我如何不冲冠一怒,宁可投了梁山做个杀人越货的大盗,哪天就是事有不谐,被抓住法场上挨那一刀,也胜过天天在官场上与这些畜生陪笑!

那时候啊,我老张就常常想,众口铄金,但大家都夸的人,可不一定就是真金!

这推官干事勤勉是真的,所以人皆称其贤,可细究起来,一个人从早忙到晚,从生忙到死,忙的是如何逢迎上官,忙的是如何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把同僚往死里整还要背个好名声,忙的是欺世盗名贪赃枉法,忙的是对敌国谄谀对子民残忍!

这样的忙法,就是累死在衙署里,于国何益?于民何辜!

郎君盛赞先帝仁宗等的仁善贤名,清承认这些好名声是不假,至今民间士林提起仁宗,谁不翘个大拇哥。

但是张清可信不过这些名声,谁的名声我也不信,那推官的好名声我想起都作呕!

我只看他具体做了什么事,对官员有什么约束奖惩,对百姓有什么加赋赈济,对军队有什么激励支持,对敌国有什么恩威并重,对财政有什么开源节流的措施?

可惜,仁宗在位长达四十二年,若十六岁为一代人,长达快三代人的时间坐在那大宝位置上,似乎却没有多少善政呀?

张清狂妄说一句,仁宗天性确实纯良,绝非那推官人面兽心之辈可比!但是除了些小恩小惠的小善事小故事,好像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终仁宗一朝,唯一能说一下的政声,只有个范仲淹十大政策推行的庆历新政值得一谈。

但是,先不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庆历新政的十政具体优劣如何,当年朝中多少名臣大儒或赞许,或反对,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吵了多少年了,咱俩都是鼠目寸光的武人,就不在这里多谈了。

张清就说一句,这赫赫有名的庆历新政,实际上就实行了一年出头,连一年半的时间也没有,就被宣布中止废除,其实可以说也就是冒了个水花,到底行不行,其实都没多大影响……连好坏都说不清楚,讨论这新政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了,推行这玩意儿的,和最后攻击废止它的,跟咱们武将一点关系没有,都是文臣大儒,说起道理来远比咱们滔滔不绝的那种……

唐小兄弟,四十二年啊,你说给我听听,这么长的时间,刨去这个实行了年把的庆历新政,也还有整整四十年,这位千古名君都实行了什么出名点的,能被证明的善政仁政呢?

自古以来,我们武将要报功,要升官,各个朝代各支军队都规定得明明白白,先登,陷阵,斩将,夺旗,砍了多少脑袋,打下多少城池……看得到,数得着。

怎么到了皇帝这儿,他干了什么全天下都说不清楚,就知道他忙公务忙到半夜舍不得喝羊肉汤这样的小故事,他就“仁”了?

忙什么公务不知道,这公务最后被他忙成怎样也不知道,就知道他没喝那碗羊肉汤,他就“千古名君”了?

唐小郎君,这个我可真不服,你要能说服我,我立马反出梁山跟你走!”

唐烈目瞪口呆,他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苦口婆心跟张清详谈,就是想说服他反正,满以为张清一介武人,潦倒多年无甚前途,现在不过一介反贼,性格多半有些愚鲁,用大义说服他不是太难。

却没想到张清起初并不多话,待他说得差不多,才慢慢发力,虽然对历史沿革显然没有他熟悉,但也远不是无脑的粗汉,在东昌府做守将时被磋磨的那段苦日子,冷眼旁观文臣污吏们的作为,对世事人物也都有了自己的感悟。

老话说六扇门中好修行,这东昌府守将的位置虽然跟朝廷捕快衙役大不同,但也有些类似,那些官场倾轧,步步为营,妥协设陷的诸般鬼蜮门道,生生把一个武将逼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一个对朝廷完全失望,甚至深恶痛绝,自己又有了初步的思想框架,那再想说服他可就难多了!

不过唐烈少年心性,立的是扬名异域的大志,越挫越勇,张清越固执,越起了说服他的兴趣,反正后面还有个正在备战的使团,他现在多拖一刻就是赚的!

喜欢巨宋请大家收藏:(ixmao)巨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