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巨宋 > 第一百零一章 文臣无欧刀之辟

巨宋 第一百零一章 文臣无欧刀之辟

作者:天意在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0 23:27:45

张清颔首:

“一言既出,千金不易,这太祖重诺守信,果然是大丈夫!”

“说得对!残唐五代以来,之所以军队屡屡反叛,说到底就是整个国家的人都慢慢不再把信义当回事,总想占便宜,不肯做吃亏的老实人!

结果最后实力强的人之间,不管是君臣还是同僚,大家一有机会就会落井下石,把对方往死里弄,所谓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大家一起互害。

汉人这么庞大的一个族群,要登上权势顶峰的前几十名,不问可知是何等的不易。

如果连跻身这几十人内,甚至更登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都还不能保证自己和家族的安全,像太祖说的当初那样,每晚都不能安然入睡,那这样的族群肯定是出了问题,还有何文明,荣耀可言?

背叛的主力自然就是军队,其实大家慢慢也觉得这样互相怀疑互杀的日子不是个事儿,所以军队里慢慢兴起了一种风气,那就是地位实力高的人在军中广收义子,而实力接近的同僚则互相结拜为义兄弟。

起初一支军队的主帅,若是收个几十上百的义子,那军队里的中低层将佐和近身卫士大多数都是他的干儿子,那这支军队他才算彻底掌握了,轻易不怕背叛。

同僚也是,哪怕起初只是低级的百人长,千人长,大家义结金兰,有了香火之情,战场上没那么容易被战友抛弃,大家慢慢都升上去后,朝堂上互相支持,晋升容易了不少。

可惜如果大家都不讲信义的社会里,很快在利益面前,义子弑杀义父,义兄活埋义弟的事例就层出不穷。

汉末有三姓家奴吕布,喜欢亲手取了义父的性命,那时的人羞耻度还高,张飞大骂吕布,吕布虽然生气,心里也隐隐愧疚,后来在战场上看到这个黑炭头,扭头就走,反正几十合一下杀不死他,边打边挨骂,吕温侯心里憋屈啊!

晚唐以来,义父义子,义兄弟之间背叛互杀却渐渐成了常例,人们嘲笑的对象也慢慢不再是那些背叛的人,改为讥讽在争斗中落败被杀的家伙。

大家都有刀,显而易见,肯定是更阴险,先搞背叛偷袭刺杀的家伙更容易获胜,于是过程和结果互相影响,风气日益败坏。

直到宋太祖登基,当年他还在后汉枢密使郭威手下做低级军官时,曾经也是走的这条路子,跟地位相当的十名小军官成立义社,太祖和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中,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共十人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当时军中这样的小圈子不少,不过这十人大多数能力运气都不错,互相扶持下,虽然多年后也有两三人掉队,但其余人中,赵匡胤做了宋朝开国皇帝,另几人不是禁军大将,就是一地节度使!

可惜大家的地位越来越高,牵扯到的利益越来越大,多年前的誓言就不再那么保险了。

直到太祖把话挑明,逼几个义兄弟退出禁军,各任地方,他们十人才终于没有像前人一样,最后背盟攻杀,而是一起富贵到老!这就是本朝太祖的智慧仁信。

对于其他不是义兄弟的功臣大将,太祖也不是视为鹰犬走狗,而是平等相待,心胸开阔。

比如对待名将曹彬的事。在曹彬讨伐江南的时候,太祖曾经对他说:“等你收服了李煜,我一定会任你做宰相。”等到俘获李煜等人进京,论功行赏时,太祖却没有加封曹彬为宰相。此时,另一大臣潘美在旁边微笑着看着曹彬,恰巧被太祖看到,便问他为什么发笑。潘美说:他和曹彬探讨过,皇上不会违约,定会封你为宰相。太祖也不禁大笑了起来,觉得违背约定不是王者风范,于是赏赐曹彬五十万两白银。

这若是遇到残暴的君主,还敢笑我违约,潘美轻则惩罚,重则小命不保。

曹彬的罪则更重,叫做心怀怨望,是之前之后历代帝王都重视的大罪!

总之一句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帝怎么对臣子都是恩德,但是臣子哪怕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做,但是你心里不满,就是该诛杀的死罪。

简单说朕承诺封你为宰相,现在朕改主意了甚至根本就忘记了,但是这不是朕的错,而是朕对你的恩典。

作为忠臣就应该当作朕当初的诺言从未许下过,你若是还记得,甚至跟另外的重臣私下打赌,那就是怨望大不敬,在大多数帝王那里都是有罪,碰到少数残暴的,还是死罪!

而赵匡胤则一笑而过,反而坦率承认是自己不够王者风范,重赏了曹彬五十万两白银,须知宋初国家岁入才两千多万贯,一贯就是一千文钱,一两白银可以换一千文到一千五百文,这样的封赏不可谓不重,毕竟即使是灭国的大功,也不是曹彬这主帅一个人的。

不光对大将仁慈,重文轻武的太祖对文臣更仁慈。

他晚年定下了三条家法遗训,分别是:第一条不得对柴氏子孙行刑,即使是他们造反也不行死刑;第二条是不能杀士大夫和其他上书的人;第三条是子孙后代都不能加田赋,否则会遭天谴。

历代宋君都宣称以仁孝治天下,所以太祖的家法执行得比较好,至今一百五十年来,不管读书人地位高低,只要是上疏指责政务朝纲,皇帝哪怕被骂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基本没有因为言路和其他事杀过人,最多不过贬谪流放而已,可以说几千年来,这是唯一做到了的朝代!

本朝的门阀,世家高门的垄断也控制得不错,只要有能力肯上进,便是寒门庶民也能出仕,范仲淹,狄青,张咏等高官都是贫寒小门出身。”

话到这里,唐烈瞧了瞧张清,皱了皱鼻尖笑道:

“将军天天念叨文武不公,话说回来,若是将军当初能跟范希文,张复之一样,考中个进士,朝廷也不会单单绝了将军一人的上进之路吧?”

喜欢巨宋请大家收藏:(ixmao)巨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