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86章 ,江淮大屠杀与兵戈下的江南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2月 5日,凤阳府。

天空万里无云,太阳出来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给所有人带来一丝暖意。

“吊死这贪官,吊死这贪官!”无数的百姓愤怒地高呼着,他们的双目通红,充满了仇恨。

在凤阳府的一处刑台上,站着一排 12个大明的军官和文官。这些人两腿颤抖,惶恐不安,有的人更是鼻涕眼泪流满了全身。若不是后边有士兵撑着他们,他们连站立都成问题。

这些官员战战兢兢地解释着:“不关我们的事,我们都是按令行事,要找就找侯总督,人也不是我们杀的,是那些士绅。”

还有官员大声叫嚷:“某是朝廷命官,你们不能这样做。”

然而,他们的声音被百姓愤怒的呼喊声淹没,根本没有人听他们的辩解。士兵们拿着绳套,迅速地套在他们的脖子上。

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这些官员,他们意识到死亡已不可避免,哭声变得更大了。

不过,其中官职最大的刘良佐还算有些硬气。他满脸仇恨,对着人群的上空破口大骂:“祖大寿,你这王八蛋,老子即便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即便他要被大同军吊死,但他却不怎么恨大同军,在战场上交战双方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他打了几十年的仗,杀人如麻,被敌人杀他有这个预计。

但他最恨的却是自己人祖大寿因为自己被抓就是被祖大寿坑害的。

时间回溯到 10月,侯恂带着 2万江南之兵击败了罗汝才,重新收复了大明的中都凤阳府。

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结束。罗汝才在凤阳府时,几乎将当地的大族士绅屠杀殆尽,没被屠杀的也逃到了江南扬州等相对安全的地方。而后,罗汝才效仿徐晨,把凤阳府几百万亩土地全部均给了农户,试图组建属于自己的军户。然而,等他战败后,当地农户手中的土地却成了他们最大的罪证。

那些逃走的士绅大族和他们的亲戚又重新回到了凤阳府,面对风阳府的乱象,当地士绅大族可谓是怒发冲冠,他们为了报仇,为了发泄,也是为了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严。对于那些敢拿自己家土地的泥腿子展开了残酷的报复。

在明军的帮助下,他们对当地的青壮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平复自己恐惧的心理,同时也能威慑那些想造反的百姓。

一时间,整个凤阳府变成了一片血腥的修罗地狱,十几万无辜的农户被屠杀,余下十几万的妇孺则被这些明军当做战利品,贩卖到江南各地。

但天道好轮回,苍天没有饶过这些屠夫。11月 17日,10万大同军攻克洛阳城,这一消息轰动了整个天下,也吓到了在凤阳府的明军和地主士绅。因为洛阳攻克之后,大同军杀到凤阳府要不了三天时间。

大同贼寇要来了,风阳府的士绅此时也管不了什么危险土地了,有的再次逃回了扬州,有的渡过长江又逃回了江南,一时间前往江南的船只变得极其金贵,从最开始想要上船要一定银子,很快变成一定金子。

但即便加价成这样,船只还是越来越少,根本不够这些老爷们逃难用,因为江淮地区的船,只要渡过了长江,就被当地官府扣押了,不允许他们继续前往江北。甚至为了防止这些船只被大同军利用,当地的官员直接把船凿沉。总之长江两岸一片惶恐,大明官府应对失错。

怕什么就来什么,11月 19日,大同军第四师在赵云飞的带领下,杀到了凤阳府的濠州城下,与前来支援洛阳城的两万明军相遇。

这场大战结束得非常快,第四师一旅正面炮轰,一旅迂回包抄,仅仅一个回合,2万明军就被打得崩溃。

在这场战斗中,南方明军和关宁军的保命手段高下立判。当刘良佐带领大部队还在抵抗时,祖大寿就敏锐地看出己方大军即将溃败。他果断抓住侯恂,带领 5000关宁铁骑一路往后方逃命。大同军的迂回部队甚至都没能抓住他们,让他们轻易地逃离了战场。

第七旅旅长刘宗敏,只能把怒气发泄在还在战场上的刘良佐部身上。刘良佐被大同军两面夹击,很快就溃败了,甚至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本人被刘宗敏亲自抓住。

此后,祖大寿充分发挥了他“逃跑将军”的“长处”,一路带着 5000关宁骑兵从濠州逃到凤阳府,再从凤阳府逃到扬州,一路靠着出卖队友,最先逃跑,拉下无数垫背的。最后从扬州逃到长江对岸。刘宗敏和第七旅拼了命想要留住祖大寿和侯恂这两个屠夫,但都未能成功,只能止步于长江北岸。

长江以北的明军被大同军击溃之后,赵云飞才有精力管理江淮地区,结果就发现了让他愤怒的一幕,在风阳府各地都出现屠杀农户的乱葬岗,这样的案发现场每县都有好几个,在大的府城甚至都出现了好几个万人坑,其景象让人惨不忍睹,不忍直视。

他把凤阳府发生的事情先通报给了在洛阳城的徐晨。徐晨得知此事后大怒,血债只能血偿,士绅既然想要靠着屠杀建立威严,那么大同社也用屠杀告诉他们,你们被杀一样会死。

他命令赵云飞审判凤阳府所有参与血案的大族士绅和官员,并且把侯恂、祖大寿、刘良佐他们犯下的罪恶通过《大同报》公诸于众,认定他们犯有反人类罪,在整个天下通缉他们。

如今,刘良佐他们成了第一批被审判的大明官员,他们通通被判绞刑。

随着士兵踢翻他们脚下的凳子,这 12个人挣扎了片刻,便一动不动,断了气。台下的百姓们,有的欢呼,有的悲伤,有的哭泣,他们终于看到自己亲人的大仇得报了。

在台下不远处,罗汝才等人看到刘良佐他们被吊死,松了口气道:“兄弟们的仇也算是报了一些了,现在我们的仇人只差侯恂和祖大寿这两个屠夫了。”

罗汝才恶狠狠地说:“老子要亲眼看到这两人被吊死才能瞑目。”

侯恂和祖大寿二人不仅杀了他很多兄弟,还打断了他的雄心壮志。把他的割据势力打得粉碎,屠杀了他的部下,无论为公还是为私,他都一定要报这个仇。

此前,罗汝才他们躲到伏牛山上逃过一劫,等赵云飞带着第四师杀回来的时候,他当即带着自己不多的小弟再次下山,投靠了大同军。赵云飞把罗汝才的部下编练成为一个旅,暂时作为后勤的力量。

下山虎安慰罗汝才道:“大哥放心,都督是天下最厉害的英雄豪杰,侯恂和祖大寿已经上了都督必杀的名单呐,上天下地已经没人能救得了他们俩了。”

下山虎才是真正安心了,自己这位大哥终于没有雄心壮志了,愿意投靠都督了,早就该这样。

站在罗汝才身后的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也是一脸轻松。他们算是被罗汝才半胁迫着加入了这个团伙,逃上伏牛山之后,两人就后悔不已。

尤其是牛金星,他可是大明高贵的举人老爷,平日里吃喝不愁,还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能和当地的父母官以朋友相称。若不是被罗汝才抓住,他打死也不会投身农民军,结果一招不慎成为了叛军,他人被收通缉不说,家族还受到了牵连,土地财产通通被官府没收了,他牛家算是彻底的完了。

然而,人生的大起大落来得如此之快。当牛金星还在伏牛山上悔恨自己成了叛军一员时,天下最大的“叛军”——不,应该说是天下最大的义军,大同军忽然从关中杀出。他们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下了洛阳城,占据了大明的山西行省和河南行省,大有鲸吞整个大明北方的架势。

朝廷一时间面临覆灭之危,牛金星却意外地发现,托罗汝才的福,他竟然跳下了大明这条即将沉没的船,登上了义军这条崭新的船。而且这条船看上去坚固崭新,似乎可以安稳运行个两三百年。

要是没有罗汝才,按照大同社的规矩,像他这样的人土地会被分走,人只怕会被流放到哈密去种草。

而现在他家族被抓到监牢当中的人,被大同军重新释放出来,他家里根本没有财产,自然就不怕被大同军充公,他家的土地也被夺走了,他家族的经济地位比佃农都要差,他成了义军的一份子。如果天下真被大同社得到,他这样的身份说不定还是加分项。如此说来,罗汝才倒成了他的恩人。

牛金星认真地对罗汝才说:“将军大仇既然已得报,我等一切都要往前看,如何在大同军里扎稳脚跟,才是将军应该考虑的事情。”

罗汝才自信地说:“俺在大同军中还有不少朋友,混个一官半职不敢说,但求个富贵还是不成问题。”

而后他又叹息道:“只可惜二位有卧龙凤雏之才,却跟了俺,没能让二位充分发挥才能。不过不要紧,俺和第四师旅长赵云飞也认识,我会向他举荐你们的。以你们的才干,在大同社一样可以混出个名堂。”

在侯恂的打击下,他知道自己能力的极限,尤其是有了大同军的强烈对比,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点能力连和徐晨提鞋都不配,北方都快被大同军占完了,他也熄灭了自己的雄心壮,所以才投靠了大同社,大同社愿意接纳他,他就继续领兵打仗,不愿意接纳他,他这几年闯荡也算是积累了一点钱财,余生过个富家翁的生活还是可以做到的。

两人感激地说:“多谢将军。”此时,他们觉得罗汝才虽然有时蛮不讲理,但对自己人还算不错。

后续的流程和审判刘良佐他们一样,凤阳府几百名大大小小的明朝官员、上万被抓到的大族士绅和他们的狗腿子,一一被审判而后绞死。整个江北地区,官员加上大族士绅被大同社绞死了 5000余人。而且,大同社还专门为此事编辑了《大同报》进行宣传,印好之后发放到江南地区,并警告江南地区的士绅,任何感屠杀百姓的事情都是犯罪,大同军打过江南,杀人者偿命,他们一切的罪行都会得到清算。

江南地区,上到勋贵豪族,下到普通的豪强地主,看到这些《大同报》个个胆战心惊。大同社就在长江北岸,大同社屠杀了 5000多士绅大族,还以反人类罪来审判他们,不过是死了一些泥腿子居然要他们偿命,如此倒反天罡。

而且大同社不看你地位,不看你钱财,只抓住一点,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让泥腿子站在和他们一样的地位上。他们不光要杀人,还要诛心。尤其是南直隶总督侯恂、总兵祖大寿还上了大同社的必杀名单。

江南士绅觉得大同社简直不可理喻,居然真的要让他们用命来偿还那些“草芥”的命。

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江以南的大族士绅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同军的威胁。大同军不再远在天边,而是只隔着一条长江。

此时,他们觉得宽广的长江似乎也不够宽了,甚至能听到江北战马的嘶鸣。江南的士兵在哪里?江南的将军又在哪里?这时候他们才发现,长江以南的士兵太少了,而且个个不顶用,那些将门更是酒囊饭袋。谁能救他们?他们该怎么办?整个江南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相对而言,江北地区开始快速恢复稳定。该杀的人杀了,该抄家的也抄了,生活还得继续。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残酷,人们对亲人的悲伤只能停留几天,而后就得擦干眼泪,在大同社的组织下重新开始生活。经历了两波屠杀,原本人口稠密、还算富裕的江淮地区,如今有了几分荒凉之感。

赵云飞一方面向徐晨请求支援大同社员,以维持江淮地带的稳定,组织百姓军田,重新恢复生产。而牛金星和宋献策,以及一些以前参与过清理田地的人,受到了赵云飞的重视。一来他们有相关经验,二来他们是义军出身,经历过战火的考验,值得信任。赵云飞利用他们的才能,让江淮地区尽快恢复往日的生机。

长江北岸,在大同社官员的带领下,百姓们正忙碌地掩埋尸体,清理战争留下的废墟。他们有的扛着锄头修筑房屋,有的在田间翻耕土地、修建水渠和道路,每个人都在为恢复生产和生活而努力着。

而长江南岸同样热闹非凡,不过这热闹中却透着一股紧张和不安。几万大同军就像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剑,江南的士绅们连睡觉都不敢睡得太沉,生怕一不小心大同社就打过了长江。

当朝廷号召天下的士绅组建乡勇的时候,这些江南人表现得最为积极。中小地主们组织了几十上百号人的乡勇队伍,那些贵族大族更是一口气拉出了 2000家丁、3000家丁的队伍,都为数不少。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江南就增加了大大小小十几万乡勇,就连街面上的地痞都少了很多,都被吸纳进了乡勇队伍,从城市到乡村,从高墙到大院,喊杀声音不断,整个江南都染上三分兵戈的气息。

城池当中印书的作坊少了一些,茶馆,酒店,妓院这些地方也显得萧条一些,反而是铁匠铺热火朝天,他们在打造各种铠甲,武器,枪械。

那些士绅也找出武经总要,戚效新书等兵书,找练兵的方法,找打造火炮火枪的方法,制造火药的方法。

在大同社的压迫下,江南的读书人开始放下风花雪月,打造武器枪炮以此来保卫自己的财产。

长江边,滚滚的江水向东流去,浪花时不时地拍打着岸边。南京附近的长江段,南京附近的长江段极为广阔,江水滔滔,烟波浩渺。站在南岸,极目远眺,也难以看清北岸的景象。侯恂和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正站在岸边,望着河对岸的方向。

“若谷,自古以来守江必先守淮,如今淮河一线已经被大同社攻占,这江南还守得住吗?”郑三俊满脸担忧地问道。

郑三俊,字用章,号元岳,池州建德(今属安徽东至)人。他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了仕途之路。初任元氏、曹县知县时,他兢兢业业,凭借出色的政绩被征授为御史。他曾外出巡视两淮盐务,看到当时盐政混乱,额外征收盐税的情况严重,便大力整顿,禁止无序征收,多年来的积弊得到了有效治理。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违背权贵意图而多次被贬官。

有一次,他弹劾南京户部尚书赵世卿,没想到奏疏先被赵世卿看到,反遭诬陷,最终被贬为南京行人司副。后来虽有起用,但又因反对税使等事再次被罢官。直到崇祯元年,他起任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大明的权贵们暗恨他断绝了大家的财路,但偏偏他清正廉洁,权贵们抓不住他的把柄,只能把他打发到一个养老的位置上,让他不要再阻碍大家发财。

按理来说像郑三俊这样的清官是看不上侯恂这样的屠夫的,最开始凤阳府传来屠杀农户事件之时,前面因为抄了和江南有联系的盐商的家,现在又屠杀农户,江南的文人对他口诛笔伐,郑三俊更是上书朝廷,诉说侯恂的罪行,想要朝廷罢免他。

但等大同社大规模吊死士绅之后,江南士绅对侯恂的评价来了个180度转弯,他的风评开始变好,江南的文人都夸他勇于任事。

在不关乎自己利益的时候,江南士绅还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侯恂指指点点,以获得道德的满足感。

但现在农户真打碎他们建立的秩序,他们马上就转变态度,认为侯恂屠杀这些反贼做的好。

郑三俊虽然是清官,但却是封建体制下的清官,他阻止士绅勋贵侵占朝廷和百姓的利益,最终的目的却是维持封建秩序的稳定。当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避免的激化之后,他马上就站在士绅这边。

侯恂坚定地说:“再艰难我们也要守住,守不住长江,大明的天下就完了,天下的士绅也会被徐晨这个贼子屠杀殆尽。

想要守住长江,一是要有足够多的兵力,这一点江南各地都在积极组建乡勇,我不担心兵力不够,只要时间充裕,这些乡勇的战斗力可以追上大同军。

二就是要组建水师,当年的东吴,南宋就是靠着强大的水师抵抗北方上百年。想要组建水师,要有水手,要有战船,福州游击将军郑芝龙经验丰富,我已经调他来南京打造水师战船,这方面只能拜托用章兄你了。”

郑三俊苦笑着说:“我虽然是户部尚书,但只是南京的户部尚书,这个职位就是用来养老的,我什么事情都管不了,想要帮若谷你筹集钱粮,实在是力有不逮啊。”

侯恂说道:“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我们已经和朝廷断绝了联系,以大同军进攻的步伐,要不了多久,京师就会沦陷,南京朝廷要成为江南的主心骨。至于钱粮,这好办,让江南各大族捐献。”

而后他指着江北的方向说:“现在不把钱粮用在招兵买马、打造战舰上,难道还等着大同军打过江南来抄家,把我们的钱财分给那些泥腿子不成?要是真有这么不识时务的人,用章兄你告诉我,我亲自去教训他一番。”

郑三俊听了侯恂这番话,觉得他有点陌生,甚至有些跋扈。但想到江北发生的事情,那些士绅大族的悲惨下场,他又不得不承认,现在江南正需要侯恂这样有决断的人。如果再这样拖拉下去,整个江南都要被大同社攻占了,大明的江山也就完了,他们将会成为千古罪人。于是,他咬了咬牙,说道:“若谷兄放心,我会尽力而为的。”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6_176956/c4679302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