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13章 ,战争景气与商贾工匠的觉醒

崇祯三年(1630年)5月 18日,延安府。

关中的大战虽然战火连天,但对延安府却没多大影响,不应该说是有积极正面的影响,经过大同社三年多的建设。

延安府和大明其他地区的运转模式已经完全不同了,在其他州县,战争必然会带来萧条,甚至有可能几十年都难以恢复元气。

但延安府却是例外,农业虽然占比还大,但它的根基已经悄然改成了工业了。

战争反而带来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军衣,布匹,帐篷,各种武器装备,10万大军对物资的需求,比10万百姓的需求高10倍都不止。

所以从3月开始,大家就发现生意变得好做起来了,纺织作坊的布匹只要生产出来,挂到期货交易市场上,不到半柱香时辰就会被人购买。

面粉,薯粉,各种食物,各种医药物品,都督府更是无限量的收,不算都督府自己的官营作坊,都督府每个月都要砸出100万两以上的订单,如此庞大的购买力掀起了一股滔天的财富浪潮。

肤施城,期货交易市场,一号会议大厅。

此时可谓是商贾云集,整个大同社势力范围内叫的上号的商人都来自于,资产低于1万两的都没资格进入此地。

这些商人每个都乐呵呵的,相熟的就聚在一起,讨论着前线的战事。

田然兴致勃勃道:“林丹汗被阵斩,孙可望将军真可谓是当代霍去病,要不是某在延安府还有生意,真想去朔方城去拜见孙将军。”

“我等只要把货物生产出来就是对都督最好的支持。”

即便是沉稳的温益,也忍不住自己脸上的笑脸,林丹汗被孙可望阵斩的消息传回延安府,当天北河套商社的股票就直接增长五成,接下来几天股票的价格还在不断的上涨,现在已经翻了一倍的价格了。

也就是说他们什么都没做,财富就增加了一倍,不过这样的纸面财富最多就是让大家乐呵乐呵。

毕竟现在北河套上市的股票可是下金蛋的母鸡,没有人会愿意卖掉,不卖自然就不能变现。

他们高兴的主要是因为林丹汗被阵斩,大漠即将落入都督府手中,这可是面积堪比整个大明的大漠,上面生活的几百万牧民是多大一个市场,这么大的土地又能养多少牛羊,能为他们的纺织厂提供多少原材料,每每想到这里,延安府的商家激动的夜不能寐。

同时随着大同军不断在关中攻城略地,大同社需要救助的百姓也越来越多。这些百姓需要粮食,需要衣服,需要镰刀,犁,叉子等农业生产工具,需要锅碗瓢盆等生活物品。

大同社的官营作坊都在全力的打造军需物品,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制造这些民用生活物品,这些订单全部便宜他们了。

四月之后,大同社在自己攻占的地盘大范围的清洗地主士绅,这本让延安府的商家有一股兔死狐悲之感。

因为他们和这些大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些大族是参天大树,他们就是攀附在这大树上的藤蔓,大同社毫不留情的清洗自然让他们感觉到恐怖了。

很多商贾深夜都会做噩梦被惊醒,他们梦到像刘宗敏这样的莽夫,带着大军来抄他们的家,每每惊醒之后,他们就一整晚睡不着。

但没几日他们的惊恐就变成惊喜了,从大同社清洗关中地主士绅开始,他们也开始变得大方起来了,羊毛布,麻布,棉布,丝绸,只要是布匹,价格不超过平时的三成,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购买,而且一次性就是几万匹,十几匹万起步,购买了他们全部的货物不说,还给他们下订单,预定后三个月的产能。

同时还不满他们的产能落后,远远不能满足都督府的需求,都督府官吏会给他们安排钱庄给他们贷款,帮助他们购买最先进的机械扩充产能,安排技术工匠,教他们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这都不能说是送银子,而是要硬把银子塞到他们手中。

各种短裤,短衫,工匠服,购买起来也是几万十几万套起步,士兵穿的布鞋牛皮鞋,军中需要的帐篷,辎重车,独轮车那都是无限量的购买,只要生产出来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世道,生意居然如此好做,银子就跟从天上掉下来一般,他们只要弯腰去捡。

光4月,都督府就订购了超过200万两银子的货物,5月才刚刚过半,都督府的订单就超过了300万两银子,一个月下来不就是600万两银子的订单。平均下来整个延安府每个百姓要生产5两银子的货物,这种工业化模式下的订单规模,彻底让延安府这些初级的资本家疯狂了。

现在他们各大作坊三班倒都生产不赢,在如此疯狂的赚钱的同时。都督府忽然变得如此大方,不到两个月时间砸出了500万两银子,这些钱从哪里出来的?他们可谓是一清二楚。

他们在看到自己财富节节攀升的时候,陷入了短暂的迷茫当中,怎么没有地主士绅,他们的日子变得更好过了,财富变得更多了,他们不是一伙的吗?

现实的利益比几十年的说教冲击力度更大。原来他们的利益和地主士绅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现在地主士绅死了,他们不但不会衰败,反而能活的更好。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大量的商贾觉醒,原来只有死去的地主士绅,才是好的地主士绅。那些惨死的地主士绅让他们升起了一股异样的心情。大同社没有地主士绅,但这些人空出的位置却不会一直空在那里,他们在内心升起一股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这些人应该是整个大明第一批完成对地主士绅切割的商贾,精神上开始独立起来,到后面每每传出大同社对某地的地主士绅清洗,他们都会暗自叫好,又多了上百万两银子的生意,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而就在这些商人相互恭喜自己生意好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传来:“刘执政到。”

众人齐身围着刘永道:“见过刘执政。”

刘永和他们寒暄几句之后,就各自坐好。

刘永道:“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我就不和你们客气了,我们都督府需要30万件工匠服,按照五尺,五尺半,六尺,六尺半,七尺,七尺半这6个规格生产,一套服装我们给300文的价格,订单生产的时间是两个月,每提前一天可以多得100两的赏银,相对应的每晚一天只要处罚100两,如果订单生产不足,原本需求的七成,这笔钱你们不但赚不到,都督府还要处罚金五千两,所以各位要量力而行。”

但现场没有一个人对处罚害怕,只有对利益的渴望,30万件工匠服,订单价值9万两,一套服装的利润有4~5成,这笔订单就能赚四五万。

高桂英马上道:“两个月时间俺可以生产五万件工匠服。”

高迎祥自己出去打天下之后,他的女儿高桂英靠着父亲留下的财产,不但成为了北河套商社的股东,还自己开办了一间服装作坊,专门生产各种服装,现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已经成为了延安府最著名的女商人了。

刘永笑道:“我等签订契约。”

而后又有几个专门制作衣服的作坊主和刘永签订契约,30万件工匠服的份额很快就被瓜分完。

而后是的60万套布鞋和牛皮鞋的订单,百万匹羊毛,麻布订单,现场各行各业的商贾,都接到价值几千上万的订单,这些订单总价值突破了百万两。

所以这些人出了会议室之后,个个笑容满面。果然还是都督的大同主义好,要不然那些穷鬼哪里够买得起他们的货物。

工业一区,星晨车马作坊。

孔晨激动的回到自己的作坊,他师弟冯远马上问道:“师兄拿下了都督府的多少订单?”

孔城笑容满面道:“2000辆独轮车,500架辎重车,独轮车一架4两,辎重车一架二十五两,这笔订单总价值2万500两,我们可以赚1万两,快,马上去延安府的乡下招工,这次我们要三班倒的全力生产,每早一天完成还能得到100两银子的赏银。”

从这场大战开启之后,延安府就出现了第一批农民工,这也是有现实需求。

原本延安府是不缺少青壮的,但屯垦河套这两年迁移了20多万青壮人口,都督府进攻关中,招募了10万将士,再加上配套的民夫,又有十几万青壮上了战场。

偏偏这个时候延安府各大工业区全力扩充产能,工匠的需求一下子扩张了好几倍,于是前几年人满为患的延安,忽然陷入了用工短缺的窘境,现在要招工,哪怕是乡下的农夫,少了8钱银子,人家理都不理你。

冯远苦着脸道:“师兄,现在快夏收,延安府的农户要收割粮食,现在不要说去乡下招工,就眼前厂里打短工的,只怕大部分都要回乡下去收粮食。”

孔晨听到这话激动的跳起来道:“收什么粮食?粮食值几个钱,一个月8钱的工钱,够买两三石土豆红薯了,一年的工钱抵得上50亩粮食的收成了,这些农户难道连账都不会算。”

他在这里扩充产能,工匠反而要走,这不是要他的命子。

冯远苦脸道:“师兄,你和俺说这些也没用啊,都督府也下了命令。严禁我们限制工匠回家。如有发现罚款500两,已经有好几家作坊,被工匠告到都督府,被罚了好大一笔钱。”

孔晨想了想,最后咬牙道:“你去乡下,告诉那些农户,一个月给他们一两银子的工钱,而且我们作坊还可以用马车接送他们回家,在我们作坊上完工,晚上再去收割粮食。”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两银子的工钱足够让这些农户去推磨了。”

冯远迟疑道:“俺们这里的工匠才800文,给农户一两银子,这厂里的工匠只会不满。”

孔晨道:“提醒的好,招工的时候记住严禁他们透露工钱,违反了就开除,反正这些人只做几个月的工,等关中被占据了,他们也会被俺们解雇的,这些人都被解雇了,自然就没人知道他们曾经得了一两银子的工钱了。”

“俺知道怎么做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另一个师弟赵铁柱慌张过来道:“师兄,大事不妙,我们的工匠想要去孙家车马坊。”

孔晨惶恐道:“怎么回事?不是做的好好的吗,俺养了他们三年,他们就这样跑了。”

他刚接了订单,工人就跑了,到时候他不要说赚上万两钱了,光罚款就够,赔的他倾家荡产,让他重新白手起家了。

赵铁柱道:“孙家不做人,他们把工钱提到一两五,几乎翻了一倍。”

孔晨顿时变得愤怒起:“孙家这是在砸大家的饭碗,某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地主老财了,一点规矩都不讲。”

从大同社进攻关中之后,关中地主士绅纷纷逃离,与之相对应的,山西行省,河南行省的商贾或者地主士绅的力量开始进入关中,想办法融入大同社的体系当中。

大同社虽然残暴,但谁让人家能打,哪怕是跪着也要想办法融入到他们。

孙家就是原本山西的地主老财,家里有土地,有商队,经营着去草原的茶叶生意,大同社崛起之后,他们也开始经营布匹生意,这两年随着大同社势力越来越大,孙家也开始分散投资,在延安府建立了一个车马作坊,因为有家族在后方支持,他这个车马场刚建立,规模就极其庞大,而且也愿意砸钱,舍得用高出市场价一倍的工钱来收买技术工匠。

孔晨的三个师弟就被这孙老财主收买过,好在当初孔晨就给了他三个师弟股份,所以孙老财主的收买失败了。

但让孔晨没想到的是孙老财主现在不收买他师弟反而收买普通的工匠,就是想撅断他的根基。

他当即来到车间,他的另一个师弟孙星正在阻挡那些工匠离开。

孙星求道:“这都月半了。现在离开你们半个月的工钱就没了,大家一起做事两三年了,有什么事情不好商量。”

领头的工匠冷笑道:“你们给我们老工匠800文,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农户,你们也给800文,俺一个能抵他们三个,还要当师傅指点他们做事,工钱就是一样的,没有这样欺负人的。”

另一个工匠也跟着说道:“这半个月的工钱不要也罢,人家孙财主愿意给我们一个月1两五钱不说,过去了就直接给三两银子的安家费,你们这800文不要也罢。”

“安静!”孔晨大吼道。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而后孔晨走到工匠身边道:“当初你们饥寒交迫的时候,是俺给了你们一份差事,这些年对你们的工钱也是连年上涨,最开始300文钱。去年是500文,今年涨到800文,俺自认为这个东家也算是做的厚道吧,你们现在就这样撂下厂里的活,就这样跑了,这是做人的道理?”

还真有不少工匠面带惭愧,毕竟几年前,他们一无所有的逃到延安府,是孔晨给他们一口饭吃,现在就因为银子的事情跑了,是有点不厚道。

“不要道德绑架俺们,你虽然给了俺们一份差事,但俺们也让你们赚了钱,既然你要说工钱的事,那你现在去打听打听,整个延安府那些只拿800钱,都是些什么人?”

“他们都是没技术的短工,有技术的工匠,哪个的工钱少过一两银子,像俺们这种车马工匠外面二两的都有,你却还给我们800钱,这就是在侮辱俺们。”

“孔晨你这三年,马车换了,还养了情人,置了外房,这都是俺们帮你赚的钱,你们一年赚上万两,几千两,俺们一个月拿800钱,这点钱还想让俺们对你死心塌地不成。”

眼见道德绑架不成,孔晨软化的口气道:“大家一起做事也有三年,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商量,你们嫌工钱低可以和某说,这样我给你们5两银子,算是半年奖,新来的学徒也有三两,工钱我也给你们涨到一两六,年终的时候再给你们一份不低于10两银子的红包,怎么样,大家能安心做事了吧?”

本来想走的工匠们,相互看了一眼而后道:“东家大方,我等这就回去做事了。”

一场罢工就这样被孔晨消弭于无形当中。

来到自己办公室之后,他就心痛的直哆嗦,工钱翻了一倍,每年又要多支出几千两。利润也要少一成多,这些都是他的钱。

他三个师弟刚想说几句好话。却猛然间看到自己师兄,难看的脸色,不敢再出声了。

孔晨道:“铁战,王磊两人不能留下来,半年后你们找个借口把这两人开除,不能让这两粒老鼠屎搅坏我们这一锅粥。”

“啊!”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追定涨到了970,总定跌到了2500,跌了六七百。关键每天的收藏也有增加到80~100呀。难道防盗版又没有用了?

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6_176956/c467931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