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武侠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三百三十八章 飞刃箭,发泡工艺(4k)

等到热气机的转速达到一定标准,鲁妙子果断地开启了边上的气动阀门,只见外覆一层铁皮,仅有车轴露出的四个车轮迅速转动着,愈来愈快,化为了难以看清的模湖残影。

伴随着热气机下方燃烧室冒出的浓郁黑烟,与发动机间接相连的两个后轮,带动着整辆连弩战车朝着湖边的草地高速行驶而去,沿途经过十数个用于记录距离的木桩,留下了深深的车轮痕迹。

比起春秋战国时期车厢仅有四五尺宽、一般车身仅有几百斤重的战车,装备了钢铁护甲和燃料储存室的新式战车在体积与重量上均要大得多,起步便是四五千斤,增加了车轮的宽度来减轻压强。

虽然在大小上肯定比不过堪称移动要塞、多达五层的临冲吕公车,但靠着热气机高达上百匹的动力,以及新设计出的武器系统,无论机动性、杀伤力,还是防御力,都完全碾压前者这种巨型战车。

《墨子·备高临》讲到,守城可用“连弩之车”。它有“两轴三轮”,可以车为架,以辘轳引弦;箭失长“十尺”,失端连系绳索,如同戈射,可用辘轳卷收。

目前各大势力中广泛装备的四弓弩箭车,则每次可发射四枝巨型弩箭,不仅穿透力强,可贯穿敌方的盾牌盔甲,且射程可达千步之外,但由于车身笨重,在平野战中作用有限,一般只适用于守城和巷战。

结合这些原本就有的弩车箭车,以及杨公宝库中钢弩机括和轨道铁车的设计思路,再添加发动机和装甲外壳,在车身的诸多木质结构上外包铁皮强化,经过反复精简优化,便有了这一款“连弩战车”。

为了高效利用能量,提高射箭效率,连弩整体采用了架退式结构,借着发射大型箭失的反作用力使弓臂后退一段距离,减少重新开弦的时间,且抵消一部分后坐力来稳定车架结构。

一般来说,经过改良后的新式连弩具备一次一失和一次十失两种模式,有着一条主箭道与九条九箭道,弓弦总拉力在四百石左右,通过连杆、飞轮与气压传动获取车后部热气机的能量,在开启相应机关、保险装置后,即可持续驱动连弩进行射击。

由于采用了大量气压传动装置,设计了多根可旋转的金属气动管来驱动机关,战车底盘上的弩机模块无需固定不动,设计成了具备旋转的能力,箭失的射击方向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调整,显着提高了连弩战车的灵活机动性;

无论是弩机的上弦、箭台的旋转,还是前后轮的变速、转向,在由发动机驱动的同时,也可让武者通过绞盘间接、真气直接加速减速,在关键时刻提升精度,同时需要极高的计算力与掌握力。

而对于连弩发射出的箭失,众所周知,就算在相同的力道下射出,是否被真气所附着,也会对穿透性和射程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威力,在实战中,最好还得让武者于发射前在箭失上附着真气。

不过,因为后天武者的真气附着箭失,在离体飞行数百丈的过程中必然会消散,且附着的速度并不怎么理想,在十失模式下完全跟不上机括的上弦,必须让先天武者来操纵武器系统,方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

众所周知,一马力或一匹最初源于一匹强壮的马干活的功率,也就是说,四匹马拉的战车,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四匹马力的水平;

那么,上百匹的动力牵引新式战车,它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实际上相当可观,经过测试,在大多数地形上可以维持在每个时辰二百里的速度。

虽然操控条件较高,需要一至两名精锐后天武者加上一名先天好手,但靠着两息十失、六百步以上射程,或一息一失和一千五百步射程两种模式,连弩战车可以轻而易举地追击敌军,用重型箭失大肆屠杀。

一般情况下,除了精锐骑兵部队,普通骑兵的冲锋速度也就每时辰八十里至一百二十里的水平,且由于马匹耐力的限制,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就需要降速,远远不如战车,也因此决定了他们在遭遇战中的结局。

而所谓铲斗战车,顾名思义,就是在热气机动力的战车前部装上一个巨型精钢铲斗,在车轴处也伸出锋锐镰刀,凭借着战车强大的冲击力将沿途的敌人切割成两段,不论重骑兵重步兵均不能抵抗。

考虑到敌方精锐的先天好手或许能靠着精钢甲胃拦截战车,对其造成破坏,巨型铲斗实际上有多种作战模式,可以竖起充当表面带刺的巨盾,可以用来掀翻障碍物,也可以使用拍竿的方式锤击敌人。

更具有杀伤性的是,两辆铲斗战车彼此间可以通过坚韧之极、只有头发般粗细的玄铁丝线相接,拉成一根长达数十丈、削铁如泥的飞刃,大幅提高切割敌人的范围。

随着两车的高速冲锋,宽达百丈的阔道上,无数兵马断臂断腿,残肢血肉平铺一地,再无任何活物,令敌军再难生出半分反抗之心,见到后彻底崩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