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明末钢铁大亨 > 第1898章 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对决八

军号滴滴滴的吹响,腰鼓轰隆隆的敲响。

每三十四个人组成一个横排,一共三排的方阵,向前方走去。

旗手和号手、鼓手、队长传令兵、军医兵等人组成两排各五人的横队在侧面行进。

一个营五个中队,也就是五个方阵。十八个营就是九十个方阵。

两边山坡上各有三十个方阵走下来,中间环形工事后,也有一个三十个方阵走出来。

杨凡的火枪手,棉大衣内部穿了铝合金板甲。

在远距离上,铝合金板甲可以在外侧棉大衣,内侧棉衣裤的加持下,有效挡住对方的铅弹。因为和硕特人的铅弹不可能是钢芯弹。

杨凡的滑膛枪燧发枪,是滑膛枪时代的最高技术水准。相当于二鸦时带英的水准,或者拿破仑1777年式步枪最终改进型。

这种枪直到1860年代,欧洲仍在改进和装备。和褐贝斯燧发枪一样是百年常青藤。

它的水平射击可达260米。这是非常惊人的水平,毕竟这是滑膛枪,不是线膛枪。

阵列线步兵中的军号和鼓手,在军事行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军号主要用于传达命令、报告和识别敌我。

而鼓手则通过节奏和音调的变化,来协调士兵的行动和士气。

阵列的整齐全靠鼓手的鼓点来维持。

两方的火枪手大阵,相对走来,战场就在谷地中宽阔的中间地带上。

很快,双方的火枪手线列阵开始接近了。

杨凡的步兵从来没有打过真正的线列阵作战。这是必须要补上的一课。任何训练都比不得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打一场。

战场才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把没有经过阵列线作战的步兵,派去和欧洲和西亚的线列阵作战的老兵去打,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驱赶没有充分训练的士兵上战场,是非常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双方越走越近,这一次两方都是第一次进行线列阵作战。双方士兵都很紧张,每个人的嘴里都发干,一点唾沫都没有。紧张地手有些握不住枪。

走到相距250米的时候,明军的军号响了。

明军迅速立定。

随着军号第二次响起。所有士兵把扛在肩头的步枪放平。枪口对准了二百五十米外,还在军鼓的鼓点下,整齐走来的和硕特人火枪手阵列线。

贝依惊讶的长大了嘴巴,500库布!(库布是奥斯曼长度单位,相当于半米。大概250米距离。)

这些东方来的人疯了吗。这个距离什么也打不到。

他们这样毫无意义的消耗弹药,只会让士兵更加恐慌和战败。

“我们怎么办,也停下吗”鄂尔齐图汗扭头问道。

“不能停下,继续走,我们的步枪有效射程是200库布(100米),但准头不佳,必须顶着敌人的的开火,一直走到100库布在统一开火。只有这样才能一轮齐射,打死最多的敌人。才能摧毁他们的士气,才能取胜。先开火只能导致失败。”贝依说道。

“让他们继续往前走,后退者斩首。”鄂尔齐图汗眯着眼睛说道。

骑兵立刻跟了上去,在后面三十米督阵,如果有人逃跑,就用骑弓射死他。

鄂尔齐图汗和八旗一样,他认为最勇敢的战士应该做骑兵,用弯刀和骑弓去和敌人作战。

这种下马作战的,应该是骑术和射术不佳的人。

他们也迷信骑射才是根本。

这导致,他们把体力上、骑术上、射术上最差的那部分人,改成了火枪手。也就是说,你们玩不好骑射,就当火枪手齐射去吧。

这些人简单训练就可以当火枪手,因为使用火器的门槛太低了。

就是十岁孩子,你也能教会他。让他们打三个月的火枪,就能作战。骑射没有十年功夫可是出不来的。

这些人不可能是勇士,都是些他们看不上的人,或者干脆是奴隶出身。

不用督战队不行,肯定会趁机逃跑的。

杨凡用望远镜看到他们的队形比第一师稀疏了很多。

火绳枪因为需要始终保持着火绳的燃烧,身上是有明火的。他们把成捆的火绳缠绕在身上,以免火绳不够用。

腰间还挂着散装火药壶,他们用的不是定装弹药。

纸包弹药是本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的。还差七十年呢。

因为怕火绳点燃自己腰间,或者相邻的队友腰间的火药发生爆炸,所以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这样每一个士兵至少要距离一米的距离。

如果一个人的宽度是半米,他们的密度是,一米半才有一个士兵。

而杨凡这边是燧发枪,没有火绳,不怕点燃自己和队友。

他们可以肩并肩站成一排,然后侧身射击。杨凡的火枪手阵列线是他们的三倍密度。也就是说杨凡这边有三个人,三条枪,打对手一个人。

和硕特人的阵列比杨凡的阵列宽三倍。

但是再宽也没有用。

多出来的人和枪,对面没有人,开火也打不到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