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下面全部的四人。
两个是自己自小相识,一路携手搏杀生死与共的兄弟。
一个与自己血脉相连,苦心培养的外甥。
一个从小当半个儿子养大,屡屡带给自己惊喜,最是看重寄予厚望的小舅子。
这四个人可以说是他朱元璋。
同时也是朱重八最为信任的人!
今天这大晚上的,忽然把他们叫过来,自然是有大事发生。
不过这大事,虽然与辽东生变息息相关,但真正关键的却是另外一件,一件暂时只能告诉他们四人的事。
对大明而言十分要紧的事。
喘过来气,调整好状态的白苟,此时悄悄的走到朱元璋身旁。
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
手中各自托着一个托盘,上面整齐摆放着八本折子,四本是辽东来的军报,另外四本则是一份清单。
朱元璋抬手说道,“给他们传下去。”
“是,陛下!”
白苟躬身应是,带着两个小太监走下来,恭敬的折子分发给四人,每样一份,每人两份。
四人好奇的打开第一本军报。
他们现在心中最为关心的那件事,辽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特别是马世龙,在接过军报的第一时间,直接就打开开始细看。
都没有留意第二本折子,表皮上面究竟写的是什么。
两本折子之间又究竟有什么关联……
居然不是鞑子!
折子才刚看到一半,马世龙又是猛地一惊,原本他以为这么大的阵仗。
姐夫大晚上叫他们几个过来议事,绝对和辽东纳哈出那个老贼有关。
或许就是他,率领麾下二十万兵马倾巢而出,要对大明北方边境大规模用兵,辽东诸卫告急求援!
可是看了手中这折子以后。
马世龙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甚至跟纳哈出都沾不到多少边。
年前那场大战。
马世龙一连攻克口温,大宁,全宁,三座元廷重镇。
使得大明兵锋直指纳哈出老巢金山。
意识到大事不好的纳哈出,被迫做出反应,大规模的收缩防线,放弃原先占领的大规模土地。
试图缓解大明边军带给他的压力。
而他的这些举动,也迅速被大明边军发觉,特别是金山最近的定辽五卫。
迅速派出大量骑兵,进入元廷退去的无主之地。
查探元廷的兵马是否真的已经离开!
若是真的离开了的话,便在那里留下大明痕迹,告知天下这里是属于大明的疆域!
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居然会有人比他们的动作更快!
在鸭绿江以西三百里处,一支百人规模的大明骑兵,突然遭遇到高丽的军队,数量足足有三千余人。
双方刚遭遇之时,还都保持着克制,并没有发生什么冲突。
隔着一定的距离遥遥相望。
但等双方展开交流之时,情况却迅速急转直下。
高丽领军将校直接当着明军的面,宣称他们脚下的一大片土地,乃是他们高丽的旧有领土。
先前被逆元强行霸占,使得他们有家不得回,旧土不得归……
现在元廷兵马离去。
他们领兵而来,就是为了光复旧土。
希望明军不要阻拦!
此话一出顿时哗然。
率领明军百名骑兵的百户,本就看不起这些高丽棒子,再经现在这番言语刺激,当场便指着高丽棒子的鼻子就骂。
此乃我大明领土!
蛮夷小邦,胆大包天,居然敢生觊觎之心。
就此速速退去,念尔尚未铸成大错,还有一线生机,存国留种,祭祀宗庙。
若继续不识好歹,忤逆大明天威,必将灭其国,毁其宗祠!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胆子。
可能是因为吃不到蔬菜,吃不到肉,导致的营养不良,脑子没长到分量。
高丽棒子将领闻言,居然没有丝毫的退让之意。
继续与大明百户争论土地归属。
最后甚至命令麾下兵马,拔刀前压,想要用绝对优势兵力,迫使这百余名大明骑兵屈服于他。
但自古以来,开国之兵都最是善战,也最是喜战好战。
更何况这百余人还是边军。
加之大明军法严苛,若是他们此行若是退了,让这群高丽棒子占了这块土地,回去以后必定会以军法从事。
见棒子有这么大的胆子。
大明百户索性直接奉陪到底,命令麾下弟兄拔刀对峙。
中间具体发生了什么,军报上没有详细说明,只说最后擦枪走火。
猝不及防之下,双方陷入到了厮杀之中,大明骑兵百人对高丽三千余人,在如此巨大的劣势之下,仍是掀翻高丽近三百人。
最终仅剩五人突围。
将这个消息告知边卫指挥使。
指挥使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刻命人八百里加急,将紧急军情送递应天,请陛下朱元璋定夺!
就只是这样吗?
马世龙看完军报以后,难以置信的又看了两遍。
这件事情虽然不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