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代晋 > 第六七三章 收成

代晋 第六七三章 收成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5 10:43:15

苻洛的反叛,让苻坚愤怒不已。他急忙召开朝会询问对策。

步兵校尉吕光进言:“苻洛苻重二人乃大秦宗室,却在此刻背后捅刀子,此乃人神共愤之事。陛下不必担心,苻洛此举不得人心,手下虽有十万兵马,但这些兵马都是食大秦兵饷之兵,只是被他裹挟罢了。若给我五万大军,我定将其击溃。”

苻坚闻言大喜,但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一方面命左将军窦冲和步兵校尉吕光率领四万步骑兵出关中前往平叛。同时命人传令苻丕,暂且停止南下,派兵协同平叛。

苻丕大军刚出邺城不久,得到苻洛和苻重叛乱的消息不得不令大军回转邺城。无需苻坚派人传旨,他也做好了平叛的准备。苻丕命大将徐成和屯骑校尉石越率五万大军北上,迎击叛军。

苻洛也是昏了头,反叛便反叛,只割据幽燕之地自立便可。然而,手下一名叫做平规的谋主却在他耳边吹风。

“苻坚穷兵黩武,连连征战。假仁假义,宠信异贼,已然天怒人怨。行唐公此番举旗,乃是顺应天意,必得天下人响应。行唐公当趁着兵马都已经南下,直取长安,夺得社稷。我幽州军一旦入关内,百姓必箪食壶浆相迎。长安唾手可得。”

苻洛果真听信此人之言,率十万大军从幽州杀了出来,目标只指关中。不仅如此,还给苻坚写了一封信,命人快马送到长安。

“你本是东海王,篡夺高祖皇帝之位,攫取大秦社稷,蒙蔽天下人双眼而已。今我起兵,就是要夺回高祖皇帝之位,以正皇脉正统。你若来潼关跪地相迎,我入长安之后还可封你为上公之位,让你回到你的封地。如果你不顺天意,则便休怪孤对你不客气了。”

一个人愚蠢到了极点,往往会令人误会他是在反串,故意装傻。苻洛不是装傻,他是真的这么想的。

五月初八,苻洛的大军抵达了中山郡,被吕光和窦冲率领的五万大军迎面堵住。双方爆发大战。正如吕光所言,幽州军上下根本没有反叛之心,只是被苻洛裹挟,不得不听命。

战事一开始,十万幽州军便开始哗变,战斗只进行一天时间,幽州军哗变过半,全面崩溃。苻洛带着手下忠心的将领和万余兵马虽死命抵抗,但大势已去,无法挽救败局。

苻洛想要逃跑,手下将领兰殊为保性命当场反叛,带着人将苻洛绑了,交给吕光和窦冲的兵马投降。

一同反叛的北海公苻重带着人逃跑,窦冲亲自率领骑兵追赶。追出八十余里,追上了苻重等人。苻重试图反抗,被窦冲当场格杀。

至此,本以为是一场轰轰烈烈,一呼百应的叛乱,却只坚持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已。苻洛以一种滑稽搞笑的方式葬送了自己的一切。

徐成和石越率五万兵马北上,他们本以为苻洛的叛军是南下往邺城方向而来。那里想到苻洛昏了头往长安方向去。当得知消息感到中山郡的时候,战斗已然结束。

徐成倒是没什么,石越气的要命。白跑了一趟,什么也没捞到。徐成要回军邺城,石越却不肯。于是徐成率四万兵马回邺城,石越率一万骑兵北上,奔行六日,抵达幽州治所和龙城。抵达当日,攻破和龙,赶在窦冲等人之前将苻洛苻重等人的家眷死党尽数抓获。斩杀百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提出建议,让苻洛兵出长安的谋主平规留守在和龙城,也被石越抓获。此人到被砍脑袋的那一刻,也不肯相信苻洛的大军已经失败的事实。

由此可知,他之前提出的好主意,说的那些话,是因为他心里真的这么想,而不是有其他的目的。如此愚蠢的计划,苻洛居然也相信了并且采纳了,可见这件事有多滑稽。

愚蠢是真的能把自己蠢死的。苻洛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在北方秦国内讧作战之时,徐州上下也是一片忙碌。不过,忙碌的不是备战打仗的事情,而是眼下已经是五月中,冬麦已经成熟,到了收割的时候了。

粮食生产问题,一直是李徽极为重视的问题。每年的秋收和夏收,都是徐州官员们最为忙碌的时候。

但是今年情况特殊,战争迫在眉睫,许多人都认为如今的重要事务是要备战,其他的事情都要摆在一边。他们想,今年李刺史应该不会再亲自安排夏收的事情了吧。

然而,李徽从进入五月之后,便召开了有关夏收准备的会议。开始和往年一样,开始调集车辆,农具,油布备用。平整晒场,腾空修缮仓库库房,为夏粮的收割运输脱粒烘干存储做准备。

大批官员也被要求像是往常一样下到郡县,深入田间地头去协助解决问题。

很多人背地里都在议论李刺史轻重不分。这种时候,不去好好的备战,却还在管这些事情,真是不知道轻重缓急。

但是,如荀康等人却明白,李徽正是以他的淡定从容的行事方式传递一种态度。

身为徐州刺史,东府军的统帅,他的一举一动在此刻都甚为敏感。任何的慌张和不寻常的举动,都可能引发各种猜测和解读。

李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以和寻常一样行事的方式来告诉徐州的军民,无需慌张,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并非没有明天,秦人的进攻自己根本没有放在眼里。从另外一个角度,让百姓们安心,让惶惶不安的徐州色上下变得镇定下来。

荀康对李徽是钦佩的。任何一个人,包括他自己。在眼下这种情形之下,都不能如李徽这般淡定。李刺史可不是没心没肺,只有荀康等人才知道,李徽召开了多少次军事会议,派出去多少侦查敌情的斥候。汇总了多少敌军行动的讯息。又有多少次去沿淮各军之中去视察,询问,鼓励。

他并不是不重视秦人的进攻,他只是不肯将这件事成天挂在嘴边。他知道,只要提及此事,都会触动徐州军民上下的心,令他们心神不宁。

荀康和荀宁私底下谈论此事的时候,都认为,李徽是他们见过的最能经事的人。如此年轻,却如此有策略和耐心,如此淡定的面对眼前的局势。硬生生将之前浮躁惊惶的局面给安定下来,恐只有他能做得到。

李徽正是以这种和寻常一样的行事节奏,展现给百姓们一种淡定自若,胸有成竹,举重若轻的感觉。带给他们的是安心和安定的感受。

麦子熟了要收,日子要过,生活依旧要继续。没有什么能够打乱徐州百姓的生活。秦国兵马也不行。没有人能够夺走徐州百姓们的生活。

当然,从实际角度上而言,夏粮是保证徐州百姓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夏粮收成几乎是全年粮食收成的四成。若不重视这件事,可能许多人家就要饿肚子了。战事一起,南方的粮草未必能运的到,所以这也是军粮的保证。

近一段时间,李徽当然密切关注着局势。本来已经有消息说,邺城秦军已然出动。李徽甚至已经和周澈等人召开了战前的动员大会。但对方忽然又回去了,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

李徽的估计是,秦人恐怕没准备好。又或者是内部出了什么事情,所以推迟了进攻。而这正好给了李徽安排百姓收割夏粮的时间。

五月十三上午,李徽主持了淮阴郡麦收的开镰仪式。之后,数千百姓浩浩荡荡的开赴麦田之中,开始了今年的麦收。

李徽骑着马和谢道韫一起也出了城,直奔庄田之中。

今日,有一件事需要揭晓。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在庄田之中进行了施肥的对比试验。四块田亩,一块以徐州百姓的传统方式施肥,用的是一些堆肥。而其他三块麦田分别以喷撒叶面,深埋和散播的方式施了硝酸钾复合肥。李徽需要知道最终的结果。

其实,李徽心里知道,增产几乎是肯定的事情。麦子的长势李徽一直都命人关注着。施了火硝之后的几块田亩的麦子长势明显比另外一块要好。苗壮而高,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真正下结论,还需要收成来说话。麦秆长的好,不代表收成好。就好像一个人长的高大英俊,不能代表他一定能有成就一样。

连片的麦地里,金黄的麦浪翻腾着。麦田之中,百姓们热火朝天的收割着麦子,汗如雨下的同时,心中却是喜悦的。辛苦打理的庄稼收获的时候是最令人开心的。

谢道韫在车窗里看着外边的情形甚为感叹。越是接触普通百姓的次数多,谢道韫的心中便越是有不一样的感悟。以前不觉得这些劳作有什么美好的地方,但现在,谢道韫看着这一切,却已经明白这场面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令人安心幸福了。

抵达庄田的时候,李徽下了马,谢道韫也下了车。李徽不知从哪里摸出了一柄镰刀,戴上了一顶斗笠,挽着裤脚往田里走去。

谢道韫笑道:“怎么?莫非你也要亲自收割?要当农人了么?”

李徽笑道:“当农人没什么不好。你瞧,那边还有一个已经到了呢。”

谢道韫抬头看去,只见田头上,一个人朝这边挥手。

“谢姐姐,夫君,你们来啦,我们已经开始收割了呢。”那人叫道。

谢道韫愕然,认出那人居然是顾青宁。

(sbqduo/biquge/92_92675/c1321593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