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代晋 > 第七四一章 遗憾

代晋 第七四一章 遗憾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5 10:43:15

寿阳城,大战已经过去数日,胜利的喜悦也逐渐平息。

这几日,东府军和北府军兵马四处出击,搜寻追赶缉拿四散逃走的秦国兵马。那日秦军溃败之后,因为颍口渡口被周澈率领骑兵突袭而占据,所以其实大部分的秦军是无法渡河逃走的。

加之当时局面混乱,为了逃命,秦军兵士不辨东南西北,有的甚至往南逃向了居巢县合肥县方向。驻守合肥的谢石便在两天后阻击抓捕了数千秦军。

那晚,秦军数十万人溃败,四散奔逃,疲惫的北府军和东府军兵马也并不能够面面俱到的追杀。一场大雨也给了秦国败兵机会,让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得以逃脱。

其实,一些被强征入军的新兵逃了也就逃了,毕竟他们本质上其实只是一些百姓而已。逃回去也不会对后续有什么影响。谢玄和李徽最可惜的事,秦军的数万骑兵得以乘乱往东逃走。在硖石渡口,张蚝苟苌等人和长乐公苻丕和王显的兵马会合,他们利用硖石的平缓河面以及部分没有被损毁的舟船强渡淮水。虽然整个过程淹死了人马数千人,但终究还是全部逃过了淮水。

那些都是秦国的主力,没能将他们全部截留歼灭,着实有些遗憾。

但即便如此,这一战已经足够辉煌,足够彪炳史册。至七月十八为止,大致统计的结果出来。秦军参战兵马超过三十万,最终被歼灭五万余,抓捕了四万多俘虏,总计歼敌十万。

秦军主力逃走的兵马有六七万,剩下的全部散轶逃跑。

如果这也算是歼敌的话,那么三十万秦军在此战之中被歼灭七成。

谢玄阵前击杀秦军主帅阳平公苻融,北府军擒获杀死秦军将领三十余人,可谓是威震天下。

本来,这场战事最辉煌的**部分应该是东府军袭击寿阳,李徽杀死秦国皇帝苻坚这件事。但是可惜的是,在事后进行清点和排查尸体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苻坚的尸体。按理说,城中的尸体是能够找到的,苻坚挨了那一枪,若中要害,必死在军衙左近,这里也没有遭受火灾,是能够找到的。

进一步的排查和询问之后,从一些被俘羽林郎的口中李徽得到了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他们当中有人说,苻坚没有死,只是受伤了。他们中甚至有人说,亲眼看到苻坚在亲卫的保护下出城逃走了。

周澈认为,苻坚若是逃走必是往西逃跑,可以追一追试试看。于是李荣带着骑兵亲卫向西沿着河岸往西追赶。在路过芍坡水库的时候,从水库旁的渔家口中得知了重要线索。大战次日上午,大雨滂沱之时,一群兵马簇拥着一个受伤之人沿着堤坝往西而去。渔家老翁没看清他们的长相,但看他们的打扮知道是秦人,所以躲在草棚里没敢出来,听到他们喊‘陛下陛下’这样的话。

李荣闻言,断定那定是苻坚一行。但那已经是两天前的事情了。李荣不死心,往西追了五十里,直到前方山地连绵,已然抵达了大别山东麓余脉的山地。路上又有目击百姓告知确实有一群人进了山,描述形貌,正是苻坚一行无疑。但是,李荣知道,苻坚他们进了大别山之中,那便无可能追上了。无奈之下,这才不得不放弃追赶回到寿阳复命。

完全证实此事之后,众人不禁心中惋惜。特别是为李徽感到惋惜。若是苻坚死了,东府军和李徽的功劳和声望将更高一筹。

为此,谢玄特地安慰李徽道:“贤弟,或许是这老贼命不该绝,贤弟不用介怀。经此一役,秦国元气大伤,迟早灭国。我大晋北伐之日指日可待。到那时,你我兄弟攻入长安,必让你手刃苻坚便是。”

李徽却笑道:“兄长,我对苻坚可没有恨意,倒也不必要手刃他。我攻寿阳只是为了毁其粮草物资乱其军心,配合兄长战胜秦人罢了。苻坚在城中只是个意外。那日杀了他自然是好事,让他逃了也没什么可惋惜的,我们的目的达到了便可。至于苻坚的生死,我想恐怕轮不到我们来操心了。”

这几日,谢玄和李徽谈论了战后的局面,李徽做了诸多的预判。谢玄当然知道李徽此刻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李徽认为,秦国此战之后,必将分崩离析。秦国内部的五胡各族势力将在此战之后纷纷重新崛起,北方将重归混乱之中。

对于这个判断,谢玄其实心中并不完全认同。他觉得秦国虽败,但实力犹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或许秦国无力再与大晋为敌,国内也会混乱,但要说迅速走向分崩离析却也未必。

按照李徽的预判,秦国会很快内乱,其他胡族会揭竿而起反叛氐人。秦国会很快分崩离析。这便是李徽口中说的苻坚的生死之事轮不到自己操心的意思。便是说苻坚必是要死在国内混乱之中了。

对此谢玄更是不以为然。苻坚若是死了,或许秦国会分崩离析。但现在苻坚被证实没有死,则更不可能发生分崩离析之事了。苻坚声望犹在,未必会内乱纷起。

不过,在另一件事上,李徽和谢玄倒是达成了共识,那便是:必须尽快促成北伐之事,抓紧时间发动对秦国的北伐。

两人都认为,此次淝水大战,秦军受到重创,苻氏声望遭到打击。穷兵黩武豪赌的一切输了之后,秦国国力衰弱,兵马士气低落,此刻进攻,挟大胜之威,秦国将很难抵挡。此时,应该趁他病要他命,绝不能让秦人有喘息之机。

但在北伐的具体措施上,两人又有一些分歧。

谢玄认为,此刻全力北伐,攻破长安,完全收复故土也是有可能的。而李徽则认为,想要北伐灭了秦国,完全收复故土的条件并不成熟。大晋的实力还不足以灭秦,最实际的做法是,乘机收复一些故土,咬下几块大肥肉来。

比如,北徐州下邳郡、彭城郡、琅琊郡、东海郡要全部收复。将大晋的边界推到关东青州一带,收复大片的土地,压缩秦人的疆域空间。中部巩固寿阳,往北攻占项城,控制南下颖水中枢城池防守便可。西边则收复巴蜀和襄阳为目标,恢复梁益二州之前的疆域。

如能达到这样的目标,便已经是咬下了几大口肥肉了。

谢玄听了李徽所言,笑话他胃口太小。但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比较实际和能达到的目标。真要是北伐灭秦,确实需要更多的准备和兵马。而且李徽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李徽说,越是这种时候,其实外部压力太大反而会促成内部的团结。就像大晋一样,当秦国的威胁太大的时候,内部反而会团结起来,迸发出极大的力量。必须要保持一种适当的压力,以压力促成秦国内部的分化,但却不能逼着他们一致对外。所以,这种压力需要适度。

对这种说法,谢玄却又是认同的。

所以,这些天,两人纵论天下局势,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互相也都说服不了对方,往往争的面红耳赤,最后却又一笑泯然。因为这种争执是胜利者的憧憬,是对未来的规划,并不伤及感情。

最后,两人总是能达成一些妥协的共识。就好比北伐之事,攻破长安,恢复故国是每个大晋将领的梦想。至于能不能成功,那是后话,首先需要促成朝廷北伐才成。所以,问题最终会归于要首先说服朝廷进行北伐,那便没有分歧了。

两人商议了,不久回京之后,要同谢安好好的商议一番,详述利害。,最好是由四叔上奏朝廷,两人附议协助,方可定夺此事。

此战除了俘虏歼灭大量秦军之外,收获也是颇丰的。光是缴获的战马便有上万匹,盔甲数万领,兵器物资舟船等更是堆积如山。

李徽在寿阳城还烧毁了大量的粮草物资,否则缴获的量更多。即便如此,周澈占领颖口之后,项城方向秦军不明就里,依旧有上百艘船只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和粮草自投罗网。

周澈连人带船全部缴获,粮食足有上万石,兵器物资无数。

如何处置这些物资,也是幸福的烦恼。

本来周澈想着将这些船只全部沿着淮水运到徐州去,但李徽却没有同意。这种做法太小家子气,这么做反而令谢玄看轻了自己。况且自己的徐州也并不缺这么点物资。所以李徽将这些物资全部交给谢玄处置,一丝一毫也不隐瞒。

当谢玄主动提出要李徽分走一些战利品的时候,李徽也只要了三千头拉车的骡子和黄牛,外加一千匹受伤了明显已经不适合作战的马匹。盔甲一领也没要,兵刃物资粮食更是统统不要。

谢玄甚为讶异,不知李徽为何如此。李徽告诉谢玄,徐州最缺的便是耕田拉车的骡马牲口。至于这些作战的物资,珍贵的战马,还是留给更需要的北府军更好。毕竟这一次北府军损失不小,接下来需要大量扩军。

对李徽的大度,谢玄甚为感动。确实,他需要这些东西。他已经规划了扩军十万的计划。要尽快北伐,便要尽快的组织起兵马,需要大量的物资。东府军的损失确实比北府军小,李徽这么做,正是大义之举。

为感谢李徽的大度,谢玄额外挑出一千匹劣马给李徽,以解决徐州牲口耕种的问题。既然李徽如此在乎徐州百姓的耕种之事,那自己何不投其所好,解他之忧。

两人寿阳呆了七天,周边的局势也逐渐平稳。七月二十四,朝廷圣旨送达,宣召谢玄李徽等人回京,两人才安排好事宜,一起离开寿阳回京。

(sbqduo/biquge/92_92675/c13213700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