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绍宋之后 > 番外之吴瑜(二十九)

绍宋之后 番外之吴瑜(二十九)

作者:广寒宫宫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04 03:48:59

这话真的说的太对了,连一向严明的吴夫人也就是吴瑜的嫡母,也只能劝了一句,“娘娘慎言,这样的话怎么能宣之于口。”

但却不说吴瑜说的有什么错。

是啊,靖康之祸,不仅是赵宋满门近乎灭族的哀窘,更是千万士族百姓惨遭杀戮的悲歌,没有人不知道罪魁祸首是谁?只不过大家看在赵官家这个再造大宋的中兴之主面子上不多说而已。

但问题是,这位中兴之主根本就不在乎所谓的父兄颜面。当年为了凝聚人心,每天不鞭笞二圣两句,那就难怪了。今时今日提起来也没有什么好脸色。甚至在建炎四年御驾亲征之前,就对着文武百官公开表达过对二圣的不满,从此之后就如滔滔江水一般不可收拾。

上有所效,下必行焉。如今的大宋子民,提起二圣来,绝对不会有什么好词。特别是在官家驱除了那些旧权贵之后。

所以吴夫人这样劝,也只是希望吴贵妃作为后宫,谨言慎行,不必要给自己增加麻烦而已。而不是说她错了。

再说了,就凭太上道君皇帝在帝位20多年干的荒唐事情。他私会个农妇被杀,实在是不算什么骇人听闻的事。

倒是吴瑜的生母说:“姐姐说的是,娘娘还是要控制自己的脾气。虽说现在官家已经过继给哲庙,但是太上道君到底是君父,如何举哀服丧,还是要请官家做主。”

以吴瑜对自己夫君的了解。他心里的腻歪肯定是不比自己少,处理起来也不会留情,自己着实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于是调整了一下心情,道:“母亲和阿娘的教诲,女儿记住了。以后必然克己复礼。不会做这种情绪外漏之事。至于丧仪,内有二位太后,外有诸位相公,我何必多嘴,只要管好几个孩子不添乱就是。母亲回去也请管理好家里,不要有什么不端的言论传出去。咱家毕竟是外戚。也要谨言慎行才好。”

吴夫人叹息道:“你父亲说的是,娘娘早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人了,有自己的主意。吴家日后必然以娘娘马首是瞻。”

其实,以吴瑜的身份,若是他有心,其生母的地位早已经越过了他这个正室夫人。但不管是吴近也好,吴瑜也好,都念着她多年贤德保持尊重,已经算厚道了,不然她也不敢说这话。只是她毕竟已经老了,所生的几个儿女还要靠吴瑜庇护,因此才格外怕她失宠。

不得不说,吴瑜相从赵官家于南阳,一路陪他拔草射兔子走过来,对这位夫君的了解不可谓不深。他确实是对太上道君皇帝咬牙切齿,无比庆幸自己早早过继了。

而且赵官家还轻轻放过了几个直属官员,而且本人直接连东京都不回。鉴于渊圣涉嫌谋逆,就从南阳把赵佶生前最宠爱的皇子赵楷提溜过来主持丧仪,为了不恶心祖宗直接没让他进祖坟,就在少林寺附近找一块荒地埋了,除了墓葬规模大点,几乎没人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位皇帝的陵寝。

不过,赵官家对此也有话说。佛门清净之地,自有佛门清净之地的规矩。太上道君这一辈子做的什么事也不用朕多说,就让他死后由佛祖净化其心灵和洗刷其罪孽吧。

这里有必要提一嘴,太上道君皇帝生前是给自己留了陵寝的。但是赵玖不让他埋进去,自己死后也没有用,这地方就成了一后世的一处景点,又称为宋空陵。

吴瑜则是按照官家的旨意,带着潘昭容和几位皇子公主服了小功之期,但除了不能宴会奏乐和衣服素静一点,大家几乎没受什么影响。

就是实在倒了八辈子霉,需要给这位丈夫服丧的两位太后以吴瑜的观察,内心其实也没有什么悲伤。别说感情本来就不深厚,就算是有感情,那也在多年的丧国之辱面前消磨殆尽了。

后来,礼部为他上了谥号“宋荒灵帝”,别人要么年纪小要么读书少,只有神佑听说后,冷冷地笑了一声,一张俏丽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哀伤和讥笑之意。

吴瑜虽然不是她的亲娘。但看见二公主如此。不由心里有些心酸。

但不管怎么说,宋荒灵帝赵佶已然入土。注定会成为历史的渣载,也会被所有人逐渐遗忘。真正记住他的,只会是史书。

哦,对了,还有各种野史笔记乃至于小说。

不知不觉就到了建炎十三年的盛夏,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又加上阵阵蝉鸣,扰得人不得安睡。宫中女眷都有一些心浮气躁。

因着赵玖常年不在宫中。潘昭容也无可拈酸吃醋之处。加上她上次被降位到底长了一些记性。于是,借着自己出身太医世家的便利。又带着擅长点茶的南阳公主赵佛佑,一起给宫内的人做了一些降暑的饮品。大家无事也好,凑在清凉店,一边饮茶一边闲话。

郑太后也难得叹息道:“说到点茶擂茶老身平生最佩服的就是我那老嫂子。可惜她没有福气呀。”

老嫂子,专指已经去世的元佑太后,至于没福气,不必多说,懂得都懂。

韦太后对于这位“抢了”自己宝贝儿子的孟太后颇有怨言。但到底也不敢顶撞正宫,只好岔开话题道:“吴氏,外面都说官家又是起复了李纲,又是准备在燕京开科举,那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可有在书信中与你提及?”

吴瑜都无奈了。无论是用李纲来牵制西辽的试探行为,还是逐渐完善燕京的首都功能,都是处于纯粹的政事,她知道就行了,要是多说了,那叫后宫干政好不好。再说了,自己总算能和潘妃和谐共处,婆婆,您到底是挑的什么事啊?

不过她没想到的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潘昭容闻言居然道:“官家为国事操劳。长久在外。难免没有知心人伺候,还请太后做主,允许我北上伴驾。”

宜佑公主终于忍不住了,道:“阿娘,阿爹是去办公的,你要是过去伺候,他行动不便不说,别人又会如何看待皇家?”

喜欢绍宋之后请大家收藏:(ixmao)绍宋之后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