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宫斗不如养崽,娘娘一路稳赢 > 第139章 册县主,国子监

杨佩宁闻言惊讶不已,“当初陛下要臣妾掌管尚仪局,又让嫔妾故意做出宣城纸的漏洞来,臣妾也有些猜想,却没料到是王家。”她惊诧又面色复杂地继续道:“听闻琅琊王氏素有清名,这样的事怎么会牵扯到王氏身上去呢?”

“王家虽有个琅玡书院底下门生无数,可总要活络关系,贪污**的不在少数。”说着,他叹息不已,“若是可以,朕何尝希望是王家呢?当年我登基,太傅帮衬不少,如今突然要对王氏动手,朕这心里并不畅快。”

听到这样的话,杨佩宁好险没翻出个白眼来。

琅琊王氏即便贪污,也不可能在这么明显的事情上做手脚。

旁支倒是有可能沾染上,却和主家没什么关系。

但崇庆帝想要对付王涯,自然是循序渐进,不惜搞臭其名声。

旁支又如何?在百姓眼里,王家势大,旁支得主家恩惠,便都是一家人。

加上之前王氏子与晟王结党一事,王氏在百姓和读书人心中的威望已经渐渐崩塌。

等到时机合适,王氏失了人心,覆灭也不过在崇庆帝抬手一挥间。

谁又会回过头来琢磨王家的事情上,皇帝下了多少心思,使了多少手段呢?

成王败寇,是非功过都是崇庆帝一人说了算。

不过这些,淑妃是不必懂得的。

她只需要做崇庆帝想做之事,顺便把自己摘出去就是了。

说得不好听一些,出事的是尚仪局,但凡她没有好好留下账册来,他日事发崇庆帝又需要撕开一道口子的时候,她就是那个祭旗的。

心里虽然阵阵发寒,面上杨佩宁只一副心疼他为了平衡朝政百般为难的模样,又许下日后会陪伴君上一辈子这样的情话。

崇庆帝感动不已,打横抱着杨佩宁就往内殿去了。

一夜风动。

夜半时分,二人相互依偎时,淑妃的温柔体贴都叫崇庆帝觉得万分温馨。

言谈间听她说起堂妹杨蓁蓁和永阳伯世子大婚之事,也上了心。

“朕记得,你叔祖父似乎是华州别驾杨廉?此前朝廷赈灾往南方去的时候,他率先慨慷解囊散尽家财援助南方,在华州当地很是掀起了一股捐献赈灾的风潮。”

这样的事情,其实各地都有,但若说到真正散尽家财的,却是没几个。

后来他叫千牛卫的人去查探真伪,果然那别驾府自打捐献援灾后,自杨廉夫妇往下,皆减衣缩食,为此还被同僚笑话过。

杨佩宁没想到他连这个都知道,一脸惊讶。

崇庆帝被她这神色哄得十分开怀,“天下万事,就没有朕不知晓的。”

杨佩宁几乎是在这一瞬间,想到幻境中他养在麾下的那股千牛卫暗卫。

不是明面上由程让带着的那批,而是千牛卫精英中的精英,直属于他。

一批随时跟随保护他的安全,另一批负责纠察天下文武官员。

她心中发冷,面上继续哄着他,说起要给杨蓁蓁准备嫁妆的事情。

崇庆帝也不小气,“永阳伯为南方赈灾款亏空一案九死一生,杨廉官职虽小,却有散尽家财的魄力,朕也不能没有任何表示。”

于是道:“永阳伯府老夫人已经去世,朕已决定封诰于永阳伯夫人段氏为三品诰命,如今再册杨廉孙女杨蓁蓁为县主,以县主的规制出嫁,她有了品级,日后入宫陪你解闷也方便。至于常安——”

“就等明年春闱过后,再行赏赐吧。”

杨佩宁喜意绵绵,“臣妾替小妹蓁蓁,谢过陛下恩赏。”

崇庆帝将她揽入怀中,爱怜地抚了抚她的发,“功臣们朕都嘉赏了,可唯有宁儿你,朕还尚未嘉奖。朕听曹恩保说起,你似乎有位哥哥?似乎已经在准备秋闱之事,却不知书读得如何?”

崇庆帝说的兄长,自然是孙氏所出,杨婉因的亲哥哥,她的嫡兄——杨驰。

与杨婉因一样,杨驰受了她的恩惠能入大书院读书,但前世她死的时候,杨驰一心想着的也唯有亲妹妹即将成为帝王宠妃的事情,根本没在意她尸骨未寒。

想来亲哥哥只会在意同母妹妹,那她如今又何必继续抬举杨驰?

何况,杨家又不是只有他一个男丁。

次子杨骋,乃李姨娘所生,与她一样,生母都死在孙氏屠刀之下,也处处不受重视。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杨骋比杨驰更出息些。

她记得幻境之中,杨骋科举时的名次比杨驰要高,只是苦于家中资源都向长兄倾斜,明明名次很好,却落得个外放为官的下场。

政绩虽然不错,可一直没有机会回京施展抱负,一直屈居于杨驰之下。

“陛下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崇庆帝叹了口气,这回是真心实意道:“你好歹是四妃之一,掌握宫权,总不能叫你的娘家一直这样不够看。你既说你父亲不能任重,那你兄长总归年纪还轻,有朕在,必定为他铺路架桥,日后也好成为你的靠山不是?”

杨佩宁的思绪在这一刻飞速旋转,虽然不知他受了什么刺激葫芦里到底又卖的什么药,但是他既然都提起来了,说明至少杨家男子可以由天子门路上走上仕途,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在这样的情境下,她也十分能做出爱慕欢喜的样子,紧靠着他,“陛下,你怎么对臣妾这样好啊。”

崇庆帝十分受用淑妃偶尔的亲昵,笑得神采飞扬,“我说过了,会好好待你,自然不会辜负。”

见他心情好,杨佩宁顺势说起还有个二哥的事情,崇庆帝大手一挥,“既然都是你的兄长,就一同入了国子监去读书吧。”

天下进士,四分出自国子监!

能入国子监者,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士子中的佼佼者。

但凡在国子监就读的,哪怕没有成为进士,也有其他路子可以入仕。

崇庆帝这一手,奠定了杨家兄弟入仕之起点!

喜欢宫斗不如养崽,娘娘一路稳赢请大家收藏:(ixmao)宫斗不如养崽,娘娘一路稳赢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