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有了我婆婆当年的体会。
眼看她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拥有自己的生活。我又觉得自己还是太怯懦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原本也不可能把爱人困在身边一辈子呀。
要是苏林日后和他爸爸一样朝三暮四,沾花惹草,那受伤的女人又不止我一个了。
我暗自发笑。
转念又落泪。
算了吧,我宁愿受伤的只有我一个人。
苏林,你千万不要再让其他女人伤心了,好吗?
因为,的确太痛了。我不信真的有人能抗得住。
还好,生活还会过去,我还有我的孩子,为了他们,我也要坚持下去。
年后,两个孩子陆续开学,我也要上学了,是当地一个二本院校,我属于高中学历先升专科,再由专科学历升为本科学历,前后五年时间。
虽然这样的学历对我日后的发展作用可能不大,不过起码能弥补上我没有上过大学的遗憾,还是蛮让我期待的。
课程不算太难,时间也充裕,很适合我这种带娃的宝妈。新鲜的学习生活,让我第一次有了追求人生新方向的勇气。
白天,送完新新去幼儿园,我尽可能待在学校里,偶尔上自己班的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蹭”其他同学的课。
学校很大,我也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勉强摸清楚几个学部的所属情况,那些学院什么时间有什么活动等,我感觉我就算全身心投入到学校里,我的时间都不太够用。
尽管我自己很忙,利用空余时间,我还给新新选了几种兴趣班,挨个让他去尝试,想发掘一下他自身的潜力。
结果发现,他只对会发礼品糖果老师的课程感兴趣,如果这些都没有,那是绝对留不住新新的,即使是积分奖励兑换那种形式的都不行,他必须要当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奖赏。
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可能为了他一个孩子改变规则,因而新新渐渐对这些课程都失去了兴趣。
没办法,还得是老妈出场。
我经过对比考察,给他报了一个体能运动的课程,另外两个则是书法和绘画,其实也就是让他既能保证运动量,还要学会观察和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每节课后,我都会给新新准备零食和小玩具,还特意告诉他,这是奖励他坚持完成课程的,只要他认真上课,不仅老师同学们会越来越喜欢他,礼物也会越来越多哦。
为了迎合他的喜好,也让他感到惊喜,那段时间,我没少浏览各大购物网站,也顺便给年年买了不少精致好物,有一些还被年年带去学校,引起了孩子们的疯抢呢。
其实我也明白了,很多玩具也好,零食也罢,差不多都是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换了一个形式,或者升级了一下版本又重新俘获一批小孩子的心,再次赢得市场。
管它顺风逆风,只要我们坚守得够久,总能遇到属于我们期待的那一阵风。
现如今,小孩子的用品劣质和材料危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也吃过一些亏。有时候花了更多的钱,获得的也不见得是质量安全多么让人放心的产品。
养育孩子,家长需要关注的点还有很多,最主要就是不能偏听偏信,总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周末时候,我还会直接带两个孩子来学校里玩,这可是孩子们的乐园啊,吃的玩的,一应俱全,小孩子,小动作随处可见。操场是跑不到边的,树木是怎么数也数不清,教学楼一栋连着一栋,各种课余活动应接不暇。
两个孩子甚至激动得开始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有希望的事情,毕竟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待的学校这么好玩,不是这边一群在踢球,就是那边一队在跳舞,拔河比赛让人喊哑了嗓子,辩论赛又逗得人笑不可支。
两个小家伙,看见别人叫,他们就跟着叫;听见旁人笑,他们也不管笑的什么内容,也跟着傻笑;大姐姐们喊他们“小盆友”,他们还挥手打招呼,像是什么移动的吉祥物。
新新抱在怀里还能乖几分,一放到地上,和哥哥两个人牵了手,仿佛瞬间踩上风火轮,三两下就跑没影儿了,简直堪称神迹。
很意外的,苏林那边一直没什么动静。张姨得知我现在带娃和上学两头忙,约了几次,约不出来,也渐渐不再打扰我,只是说忙不过来的时候,记得找她,反正她时间多的是。
张齐读了一个职校,眼看就要毕业,还是整天没有正形,辅导员偶尔打电话给她,说是联系不上张齐了,让家长看看情况。
张姨打电话倒是每次都能联系上,不过也问不出个子丑寅卯。
张姨很惭愧,对两个女儿一直都疏于管教。大女儿十分听话,她便觉得做家长很容易,没想到还是在小女儿这里吃了教训。
她向苏林请了长假,说是去女儿学校看看,关心一下孩子对未来的计划。苏林自然同意。
以往通电话,张姨只要一聊到学习和就业的事,张齐就满脸不乐意,嘴里重复着,她自己心里有数,不需要大人瞎操心之类的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