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42章 异变,【南光四号】诞生

盘莲花这次没能和方唯一起去采药,她现在实在是太忙了,基本上离不开厂子。她是竹器厂的厂长,经常不在厂里也说不过去。

“三哥,我打算报个夜校,补一下文化课。然后再好好学习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你说咋样?”

盘莲花最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就算大哥都一直在学习,她也不能太落后了是吧?

方唯倒是挺支持她的举动的,不过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他可以帮助对方的学习,其实文化课的必要性不是很大,现在这个年纪再去学物理、化学、数学有什么意义?

语文方面可以提高一下,主要是要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

“倒没必要去上夜校,自己补一下语文方面的知识,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可以教你。”

方唯给婆娘点了个赞,盘莲花嫣然一笑,接受了男人的建议。

竹器厂现在的两个副厂长都是外聘人员,对于生产管理有一套,其实盘莲花的压力并不大。学会用人,她就可以把厂子搞好,而不是什么都得自己亲力亲为。

时间匆匆。

转眼就来到了端午节。

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没有受到春天的极端气候影响,瑶寨也基本上快追上了种植进度,收获期最多晚10天半个月。

其他公社的水稻生产大概要延迟20天左右,勉强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但从更大的范围来说,今年全省的水稻减产已成定局。

因为之前【南光三号】稻种被无情的挤压出本省市场,大部分稻种都卖到了省外。那些低价的稻种抗性不高,遇到极端天气就抓瞎了。

合作社的社员们喜气洋洋准备过节,方唯决定给每个人分5斤猪肉、一只鸡一只鸭还有5斤鸡蛋。

现在社里平时也有猪肉、鸡鸭和鸡蛋供应,不过平时是平价供应,过节是免费发放的。

过节的当天,方唯带着阿公阿姐、两个小家伙、盘莲花和孙道人,一起去了瑶寨。这么多人一辆车还坐不下,他就让邓元恩多开了一辆车送了一趟。

晚上寨里有活动,大家过来刚好可以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

阿公很高兴,他平时不想总耽误方唯的工作,所以就回来的少,其实他还是喜欢寨里的环境。

第二天是周末,但厂里有事,盘莲花要回去上班。

方就带着老婆孩子以及孙道人先回去了,阿姐和阿公还要在寨里多呆一天。

下午。

方唯开车把斌斌送到了学校,然后带着小女儿去看望了郭永清。

“老三,你来的不巧,老郭这会儿还在加班开会,一时半会恐怕回不了。”

沈钰给方唯泡了一杯茶,然后陪着对方聊了一会。

方唯把杯子里的茶水喝完,便起身告辞。

小洁跟着方唯出来兜了一圈,还挺高兴。回去的时候顺路去公社接上了盘莲花,一家三口才返回了家里。

第二天。

方唯去寨里把阿公和阿姐接了回来,然后就准备去香山。

这次,他打算开车去,所以从社里要了个司机。两个人轮换着开车会轻松一点,一个开车太累。

“三哥,路上要注意安全啊。”

走之前,盘莲花还特意叮嘱了一句。

这年月跑长途的确不是很安全,路上什么人都可能遇到,拦车要点钱都是小事,更恶劣的事情都有。

这个问题后来整顿了好些年才慢慢好了起来,现在正是混乱的时候。

“晓得了,我会注意的。”

为了不让婆娘担心,方唯又把郑豹等带上,一行四人驾车直奔香山。

路上还真遇到了两次小麻烦,不过郑豹都很完美的处理了事情,并没有耽误行程。

“方支书,郑理事,欢迎二位前来视察。”

张文远梳着大背头,西装革履,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

方唯等人抵达以后,对方先在酒店安排了饭食,然后让几人好好休息一晚。到了第二天,他才带着方唯等人去了制冷设备厂。

“厂里机器设备已经安装完毕,目前的调试工作也到了尾声。最多再有一周的时间就可以进行试生产,试生产顺利就可以进入批量生产了。”

张文远意气风发,他何曾会想到自己还会有这么风光的一天。

从一家小五金厂到做电风扇再到制造空调,他已经完成了转身,从一个农民变成了一个农民企业家。

厂里引进的生产线算不上很先进,但技术体系很完整,给以后的升级换代留下来足够的空间。

方唯也很高兴,一家社队企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他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的。当然,仅从制造的角度来说,这些厂子统统得益于属性的加成效果。

所以,他不仅将【制冷设备厂】进行了指定,还把厂子的等级一下子就提升到了16级。

在属性的加成作用下,就相当于二手车跑出了法拉利的效果,制造技术会飞速进步、制造工艺也会不断地进步。

同样一条生产线,在这边能发挥出120%甚至200%的功效。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制冷设备厂】

【设施等级:(16级,0\5亿点)】

【设施属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艺水平、提高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设计研发成功率。】

【在此建筑内生产劳动,全属性额外增加80%,畅销 1,育才 1】

【总点数:408098020点。】

方唯把制冷设备厂升级到15级的时候,试图和电风扇厂进行合并,但却不行。他之前还以为成立了集团公司就可以将下属的企业进行合并,但显然是他想错了。

这样的话,每一家工厂都需要单独升级,对点数的需求量又要增加。

他琢磨可能是不同类型的厂子无法合并,如果是同一类型的厂子是不是就能合并?比如像竹器厂建设第二工厂或第三工厂,也许就能合并。

不过这个事儿还需要验证,暂时不需要考虑。

方唯在工厂里转了半天,中午他没有让张文远安排饭食,而是和郑豹等人去了外面找当地的美食去了。

有时候大排档也能找到地道的美食,不一定非要去大酒店。

下午。

方唯则去了电风扇厂视察工作,并和管理层开了个会,听取了他们经营汇报。

电风扇厂发展的也很不错,今年又推出了几款新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的提升。【瑶岭牌电风扇】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同时还帮一家香江品牌做贴牌生产。

但方唯却发现集团公司的管理费用大增,尤其是招待费用增长的过快。

“张总,这个问题你怎么解释?”

“是这样的,因为引进制冷设备生产线,厂商来考察过几次,后来又派出了技术人员其拿来调试设备。这部份费用一次摊销进账,所以看起来很显眼。”

张文远的解释合情合理,方唯随即通知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结论和对方说的差不多。

这就没问题了,该花的钱要花,但个人在里面多吃多占或者乱花钱,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过了两天。

厂里就传来了好消息,空调生产线提前调试完毕,可以进入试生产。

方唯也没想到,属性的加成作用居然对设备的调试也有用。既然赶上了,他就参加了试生产的开机仪式,并见证了第一台空调机下线的完整过程。

张文远兴奋坏了,他为了这个项目整整忙活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终于见到了成果。

一个班次的试生产结束,产品经过检验全部合格。

晚上。

公司举行了庆功宴,方唯也情不自禁的多喝了几杯酒。

厂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之后,就会转入正式生产阶段,产品就可以大批量上市销售了。

张文远一直很重视销售渠道的建设,因为有之前的良好基础,所以空调产品在销售上渠道不存在任何问题,就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而已。

方唯等人在香山呆了一周的时间,便乘车返回了社里。

“方支书,这几天在公社突然冒出来了三家小五金厂,他们同样是生产锁具。”

回到社里的第二天,范志鹏就跑到办公室来找方唯,说了一个新的动向。

有几家其他公社的社队企业,居然也搬到了瑶岭公社,同样是五金厂也是生产锁具。

范志鹏就有点上火,大家各干各的,对方非要凑过来是啥意思?其实社里的五金厂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技术能力上来说,都比那几家小厂要强,不是害怕,只是觉得对方这么做就很莫名其妙。

“范厂长,我看这未必是坏事。扎堆有扎堆的好处,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反而能形成规模效益。你不用管他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方唯不禁乐了,人家并不蠢,之所以搬迁到一块儿就是为了追求规模效益。

以后前来采购的客户可以货比三家,而且还能找到更多的款式,实际上对大家都有好处。

范志鹏听到他这么说,才恍然大悟。

“那我就明白了,不管他们,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产品。”

范志鹏在方唯的办公室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匆匆离去。

厂里还有大一堆事情在等着他呢,他也没心思在外面呆的太久。

等过了几天,瑶岭公社又多了几家小作坊,人家同样是生产锁具,这玩意的技术门槛不高,利润还不错,吸引更多的人进场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个体厂子的规模很难做大,现在要求的是个体户的雇工人数不能超过8人,也没办法做大。

方唯随后让人去打听了一下,有两家所谓的社队企业也是挂羊头卖狗肉,是被私人承包的。但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集体企业,就可以规避很多限制。

他觉得五金厂如果能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匆匆数日。

合作社和育种中心迎来了夏收的日子。

其他公社那个羡慕啊,现在都知道了集中育秧的好处,但又拿不出来那么多的资金建设育种基地。

像那种全钢架的育秧基地,投资很大,关键是其他公社各大队都基本上废了,分田到户,再也没能力改这种大型的工程。

好在种植的【南光三号】救了他们一命,虽然收割的时间会有所推迟,但勉强也能赶上夏种的时间。

合作社农机大队的各种农用机械开进了田里,收割机展现出强大的效率。

方唯从一开始就积极推行农机的运用,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干啥不好?整个夏收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最后的统计结果给方唯一个大大惊喜。

【南光三号】稻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和今年的极端天气有关,既然实现了品种异变,产量一句突破了之前的天花板。

异变稻种的平均亩产达到了1600斤,而且口感还有进一步的提升。

“支书,怎么会这样?”

赵金生等人在拿到了统计数据之后吗,差点惊掉了下巴。

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百思不得其解。

“就是我们培育的稻种发生了异变,已经和之前的【南光三号】稻种有了诸多的不同。所以,这是我们培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可以命名为【南光四号】稻种。”

方唯给大家解释了一番,众人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新稻种好啊,产量提高了、口感提升了,想必能卖一个好价钱吧?

“支书,这个【南光四号】稻种该怎么定价?”

“我觉得应该定在每斤2.98元,不排除未来还会涨价。”

方唯没有一下子把价格定的太高,说实话,现在的稻种实在是太便宜了,其实对育种企业的未来发展很不利。

过了几天。

育种中心的统计报表也出来了,中心培育的稻种并没有发生异变,产量和往年持平,4万亩水田产出了5600万斤【南光三号】稻种。

合作社产出了6900万斤【农优76】稻种,以及3200万斤【南光四号】稻种。

从下一季开始,合作社和育种中心就会全面转向【南光四号】稻种的培育,不再生产【南光三号】稻种。(本章完)

(sbqduo/biquge/168_168398/c467929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