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小高领上的战士们听着这封带血的家书也是泪流不止,三连长看着战士们,还是尽可能的保持冷静对着战士们说道:“都把眼泪擦了。”】
【随即他站起身,从通讯员那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封沾着崔青山血迹的家书,他环视着眼前仅剩的战士,声音嘶哑却坚定:“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三连还在阵地上一分钟,敌人就别想再前进一步。”】
【郑光哲闻言率先站起了身,解下了自己身上的腰包,从中小心翼翼的拿出了一张叠好的纸,递给了三连长。】
【三连长只是静静地看着郑光哲,看着他那被烧得血肉模糊的侧脸,看着他那双因为强忍痛苦而布满血丝,却依旧坚毅的眼睛,可却没有伸手去接。】
天幕下的人们哪里还能看不懂,他们也都知道郑光哲这是在交代后事了。而他手中的,或许是尚未寄出的家书,或许是早就写好的遗言。他此刻已经做好了在此牺牲的准备。
而三连长不肯接过,怕是内心也正受着无尽的煎熬。自己带来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如今仅剩这十几位,他们或许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却没有丝毫的惧怕,甚至还要将自己的身后事交到了他的手里,此刻的三连长的内心该有多痛啊。
【郑光哲固执地将自己的书信塞进了三连长的手里。】
【这就仿佛是一个讯号,一时间所有还能站立的战士都站起了身。他们一个接一个,将自己的尚未寄出的家书,或是早已写好的遗书,一封封地塞进了三连长的手中。就连那位才刚刚踏上战场不久,脸上还带着稚气的新兵通讯员喜子,也将自己的书信塞给了三连长。】
一封,两封,三封……每一封信,都像是一块块重如千斤的铁块,压在三连长的手上,也压在他的心上。
【就在这时,那两名伤了眼睛和腿的重伤员,也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将自己身上的书信掏了出来。】
【三连长当即转过头去,不忍再看他们,声音里带着压抑的颤抖,低声说道:“你们两个受伤严重,赶紧撤下阵地。”】
【可那名伤了腿,行动不便的战士却大声说道:“报告连长!我们来的时候,指导员说过,一个人保的是家,一群人卫的是国!”】
【这时,那名双眼缠满纱布的战士也接口道:“我们不仅要保家!还要卫国!”】
【随即,那名伤了腿的战士一把将自己和战友的书信,硬塞进了三连长的手中,带着浓重的哭腔嘶吼道:“非身死,不下战场!”】
看着这一幕,身处大秦与武周的嬴政与武则天都不由得想起了他们从后世之人所赠送的书与笔记中所看到的一句诗。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这便是他所说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吧,他们……都是英雄。]
而此刻,哪怕是一直鲜少发送弹幕的嬴政,也不由得赞同道:
[祖龙-嬴政:不错,他们于家,于国,于百姓,于华夏,都是英雄。]
元符二年,本就因为光幕上的场景哭得稀里哗啦的李清照,在看到武则天所念的那句诗词后,哭得更加伤心了,但还是忍不住地问道:
[北宋-易安居士-李清照:呜……呜……呜,你们说的对,他们都是英雄!大英雄!就是武皇……呜……呜……呜,你刚刚念的那句七律是谁写的,写的真好……呜呜呜……看得我更想哭了……]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未来如果你有机会去后世就知道了。不过你还是别哭了,你吵到我眼睛了。]
而此刻身处现代的李世民,看着光幕上的一幕幕已经是涕泗横流。李今越也是红着眼眶,将一包纸巾递给了他。
李世民接过纸巾胡乱地擦着眼泪,随即便看到了画面中,那位一直沉默着的老班长,将自己那根十分宝贝烟袋,郑重的递给了三连长。
这一刻,李世民明白了。在场的战士们,他们没有一个打算活着撤下阵地,他们真的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看到这悲壮的一幕,李世民刚擦干的眼泪又汹涌而出,嘴里还呜咽着说道:“太苦了……那时候的战士们……实在是太苦了……”
随即他又立刻抓住最后一丝希望问道:“今越……他们……他们……”
李世民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止是他,天幕下的大部分人,心中其实也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他们都希望,希望还有个奇迹。
李今越红着眼眶,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其实,单从军事角度上去讲,在一个紧邻公路的小高地上,以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去阻击一个拥有全套机械化装备,还有炮火与空中支援的师级部队,当我们失去了对敌的战术突然性,只能靠钢铁意志硬打时……距离打不下去,已经差不了太多的时间了。最后的时刻能留下的,也只有自己的遗书了。”
李世民和天幕下的百姓们在听到这番话后,最后一丝幻想也被击碎,所有人都猜到了这些战士们最后的结局。一时间,都心痛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