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的画面中,三连长听着这句话,也是不由得低下了头,陷入沉思,随即他大声的喊道:“三连的都给我听好了!五连同志们用生命打下来的阵地,我们一定要把他守住!”】
【听到这话的战士纷纷高声应道:“是!”】
【随即,三连长立刻说道:“崔青山!把旗子插在阵地上。”】
【“是!”】
【那名叫崔青山的战士立刻从包中将旗子取了出来,插在了一根棍子上,而后用力地将它插在了阵地之上。旗帜迎着冬日的寒风猎猎飘扬,仿佛是在告诉敌人,这片阵地,依旧在我军手中。】
【随即战士们便开始再度修筑工事,而此时,一名头顶缠着纱布的战士,正独自一人抬着沉重的重机枪,从战士们的后方艰难走过。一名小战士转头便看到了独自一人抬着重机枪有些艰难的机枪手,连忙过去帮忙,机枪手将重机枪稳稳地安装在了机枪架上,小战士不由的有些疑惑的问道:“机枪班怎么就你一个人啊?”】
【机枪手闻言顿时有些无语的看向了小战士,眼神中似乎还有些若有若无的无语和生气,那眼神仿佛在问:你觉得呢?随即他便不再看小战士,戴上了全连唯一的钢盔后便开始调试重机枪。】
天幕之下,李世民等人也不由得有些疑惑。他们看得出那机枪手眼神里的情绪,知道这年轻战士问错了话,但也确实好奇,为何这般重要的武器,竟只有一人操作?看他抬着那沉重的机枪,步履蹒跚,又是何等辛苦。
【而这时,又一名三连的战士赶紧上前拉住小战士说道:“你是不是没得唠了?咱们缺枪少炮的,打起仗来,敌人就可着机枪阵地打。”】
【那名战士不由的抿了抿嘴,随即推了一把小战士无语道:“干活。”】
听到这番解释,天幕下的百姓们瞬间明白了。原来的重机枪班肯定是不止一人的,而是因为太过重要,被敌人疯狂针对,所以才会只剩下这最后一人。
李世民此刻也是面色凝重,他忍不住问道:“今越,这……”
李今越立刻补充道:“二凤陛下,按照当时我军的编制,一个重机枪班,满编时至少有十四人,包括射手、副射手、弹药手、维护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人员。”
十四人!
听到这番补充,天幕下的人们和皇帝们这才知道,这重机枪班究竟受到了敌军何样的针对!十四名战士竟然被针对到只剩一人了!而且还是带着伤上前线的!
这一刻,哪怕是李世民,也说不出话来。他只觉得胸口堵得厉害,原以为自己已经知晓了那段岁月的艰苦,然而此刻他才发现,那苦难的程度,远超他的想象。一时间,他对这些战士的敬佩与心疼交织在一起,嘴唇翕动,却终究化作一声无言的叹息。
李今越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一丝沉重:“那时候咱们的部队,哪怕是作为主力的十三兵团,炮兵火力也远远不及鹰军。加上我们缺少机械化的运输工具,就算有火炮,也难以在既定时间内完成部署和射击准备。因此,重机枪就成了能够伴随连级单位行动的最重要的火力支撑,可以说是整个连队的火力核心。也正因如此,重机枪阵地,就成了鹰军最优先打击的目标。”
听到这话,天幕下的人们这才彻底明白,这机枪手,究竟是多么危险的兵种。他们要承受多么大的火力倾泻和心理压力。也难怪刚刚他会用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位小战士。
【而此刻,三连长已经已经在战壕内巡视了一圈,他站在前沿战壕内,左右看了看,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随即他便脱下了自己的大檐帽,放在了沙袋上,对着战士们喊道:“修筑好工事!抓紧撤离!”】
天幕下的人们看到这一幕,满心不解。
【光幕中的战士们不一会便齐齐的离开了刚刚修筑好的阵地,躲到了山后的反斜面处,而此刻那位一看就知道是新兵的小战士与天幕下的百姓们几乎同时发出了疑问】
【“工事都修好了,咱们躲这来干…..”】
[这工事才刚修好,他们躲起来做什么?]
[就不怕敌人趁这时候冲上来吗?]
[是啊怎么突然就跑到这边来了呢?]
然而还不等他们问完。
画面中,一阵尖锐的呼啸声突然传来,当即打断了小战士和天幕下人们的发问。随即他们便看到。
【一名鹰军士兵穿着厚重的大衣,戴着钢盔,手猛的向下一挥,喊道道:“Fire!”鹰军炮兵阵地中,五门火炮齐齐怒吼,炮弹撕裂空气,瞬间如雨点般砸落在我军刚刚修筑好的工事之上。】
【鹰军的炮弹跟不要钱似的,接连不断地倾泻在阵地上。一时间炮声震天,剧烈的爆炸掀起漫天尘土与硝烟,小高岭上的阵地瞬间被漫天的硝烟所笼罩,根本看不清任何东西。而此刻反斜面上,三连的战士们一个个都将自己的嘴巴张开,老班长更是紧紧搂着那名小战士,不由分说的将他的嘴巴也强行捏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