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李今越的声音继续传来,比之前更多了几分沙场的辽阔与苍凉:
(李)“而燕燕于飞,怎甘随波低昂,睥睨燕云月上。”
(李)“谁马踏桃花,画角长吟金鼓铿锵,寸土不让万军一剑挡!”
随着歌声,光幕上的文字继续补充道:
【萧绰,别称:萧燕燕,萧太后,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
【主要成就:在辽景宗时代以及辽圣宗前期参决军国大事,数次击败宋军并取得军事优势,完成契丹族的汉化以及封建化。】
【穆桂英,杨家府演义虚构人物,主要成就:大破天门阵、出征西夏。原型为杨业之妻,慕容氏,同样雄勇善战。】
玄猫城里,方才还得意洋洋的赵匡胤,一看到光幕上传唱的竟是那辽国的太后,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挂不住了,嘴角忍不住地抽搐了两下。
这后世是怎么回事?怎么连咱们的对头,这辽国的太后也给谱曲传唱了!真是……岂有此理!随即他又不由得一想,这萧太后自己也没听说过啊?难不成是未来的辽国太后?
而此时此刻,身处契丹上京的萧绰正看着光幕,听着那陌生的曲调,眼中先是闪过一丝诧讶,随即嘴角竟也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想不到,后世之人竟会将自己与那些中原的奇女子并列传唱。
她轻声自语:“看来,后世之人,确实已经不再执着于族群之分了。”
歌声并未因众人的思绪而停歇,李今越与林幼微的歌声在此刻交汇,化作一股真诚而热烈的洪流,涌向在场以及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位女子。
(合)“煌煌千载辉光,古今盛筵长~”
(合)“何幸有你登场,共举霞觞~”
这番唱词,如同一阵温暖的春风,拂过了每一位被唱到的传奇女子的心房,让她们的心中,无不涌起一股难言的感动,仿佛在心中默默回应:
也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这些后人,还记得我们。
然而,红中城的主桌上,朱元璋的心却随着这合唱沉了下去。
他端着酒碗的手都有些僵硬。
这就完了?
难道……咱大明,当真没有一个女子能被这后世之人记在心里吗?
他的心头一阵发堵,目光不由自主地又一次落在了不远处的秦良玉身上,眼神里似乎有些许的失望。
就在这时,李今越声音却再度响起!
只见台上的她,朝着秦良玉所在的方向,伸出手,仿佛在向全世界骄傲地介绍这位女将:
“谁血作胭脂,枪起夭矫龙翔,翠袖虎符封疆!”
刹那间,光幕之上,流火般的文字轰然显现!
【秦良玉,别称,秦贞素,忠贞侯,明朝末年女将、民族英雄,华夏唯一正史立传女将!】
【主要成就:护国四十年,重庆平叛,解成都之围,抗清血战,浑河血泪,京城勤王。】
“轰!”
一直安静肃坐的白杆兵将士们,在听到自家将军被传唱,看到自家将军的名字出现在光幕之上时,再也按捺不住!
他们纷纷站起,借着酒劲,振臂高呼: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这股热烈的情绪瞬间感染了全场,就连周围的现代战士们也被这股情绪感染,笑着一同高呼起来:
“忠贞侯!忠贞侯!”
而被众人簇拥着的秦良玉,此刻正难以置信地缓缓站起身来。她怔怔地望着光幕,又听着耳边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只觉得这一切如在梦中,眼眶瞬间便湿润了。
主桌上,朱棣看着光幕上“护国四十年”、“抗清血战”等字眼,眼中也流露出由衷的感慨。他早已从李今越口中知晓明末的种种乱象,在那样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竟有如此忠义的女子,为大明死战四十余载!
他沉声道:“在那样的乱局下,她竟能坚守大明四十余载,如此忠义,这‘忠贞侯’,她当之无愧!”
说罢,他竟也站起身来,朝着秦良玉的方向,鼓起了掌。
秦良玉看到这一幕,心中又是一震!
太宗皇帝……永乐大帝竟然也认可了自己!
一股巨大的喜悦与慰藉冲刷着她的心房,然而,这还未结束。
光幕上的文字,开始一条条罗列出她那浴血的功绩:
【首战扬威:播州平叛,秦良玉随丈夫马千乘征讨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亲率500精兵押运粮草,设伏破敌,连破金筑关等七寨,生擒叛将杨朝栋,获“南川路战功第一”,战后拒绝自报军功,朝廷特赐“女中丈夫”银牌嘉奖】
【浑河血战与辽东抗清,1620-1621年,后金入侵辽东,秦良玉派其兄秦邦屏、其弟秦民屏率白杆兵援辽。浑河之战中,秦邦屏战死,白杆兵歼敌数千,被兵部尚书赞为“辽左第一血战”,努尔哈赤怒斥部将“望风而逃”】
【后秦良玉亲率3000白杆兵驻守山海关,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明熹宗加封其为二品诰命夫人,其子马祥麟授指挥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