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陪着父母又说了会话,玉娘就进来通知可以用膳了。
尔雅想起平平安安还在跟明远玩,她想看看平平安安跟明远是如何相处的。
于是主动要去喊几个孩子过来吃饭,玉娘闻言连忙道:
“姑姑您歇着吧,我去叫就行了。”
尔雅却笑着摆了摆手:
“我就是想走动走动,这几天一直坐马车,坐的我骨头都酸了。
就想松松筋骨,也正好瞧瞧孩子们玩得乐不乐呵。”
说着她就起身要往西厢房走,玉娘看拦不住她,便上前扶着她陪她一起。
两人刚走到西厢房门口,就听见安安的惊叹。
原来是明远的书房里摆着个旧木架,上头摆满了稀奇物件。
用红绳串起的各色鸟羽,磨得光滑的兽骨哨。
还有几本页脚卷边的话本,封面上画着歪歪扭扭的武将。
“这是我跟着同窗一起去山里玩时捡的。”
明远拿起块半透明的石英石,往炭火边凑了凑,石面映出跳动的红光,
“能照出影子呢。”
平平伸手想去摸,明远忙拦住:
“冰着呢,我焐热了再给你。”
说着就把石头揣进怀里,隔着棉袄捂着。
安安指着墙上贴的纸鸢图样问:
“小表叔,这是你画的吗?”
明远脸一红,挠挠头:
“瞎画的,开春了我教你们扎风筝,飞得可高了。”
他说话时嗓门忽高忽低,像被炭火燎过的木柴,却把平平安安逗得直笑。
屋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着三个孩子凑在一起的影子,忽大忽小地晃。
尔雅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嘴角的笑意不自觉地深了几分。
玉娘伸手轻轻推开门,屋里的暖意混着炭火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在看什么好东西?”
玉娘的声音温和,打断了屋里的热闹。
三个孩子同时回过头,明远先是一愣,随即连忙站直了身子。
他有些局促地整理了一下衣襟:
“姑姑,大嫂。”
平平安安也主动跟玉娘打招呼,喊了一声“表婶”,然后一脸兴奋的看着尔雅。
“祖母,你看明远表叔的石头会发光!”
安安兴奋地说道,手指着明远怀里鼓鼓囊囊的地方。
明远这才想起怀里的石英石,忙拿出来。
此时石头已被焐得温热,他把石头递给平平。
平平见过会发光的夜明珠,也知道月光石,萤石,绿松石等石头会发光。
可明远的这块石头,不属于上述任何品种,居然靠近火光一会后也会发光。
他真是好奇这是什么材质,平平伸手接过去。
放在手心翻来覆去地看,眼睛里满是惊奇。
玉娘见状笑着说:
“远哥最喜欢收集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有好多我都没见过呢。”
尔雅走到木架前,目光扫过那些物件,拿起一本书翻看了几页,然后问明远:
“这些都是你平日里攒下的?”
明远点点头:
“有些是自己寻的,有些是同窗送的。”
尔雅指尖摩挲着泛黄的书页,抬眼时笑意温柔:
“倒比我小时候会寻乐子,我像你这般年纪,只知抱着女红册子描花样。”
明远耳尖微红,正要说话,却被安安扯了扯袖子。
他指着木架上一串用红绳串成的各色鸟羽问明远道:
“表叔,这个借给我玩两天吗?”
安安想搞清楚明远这串鸟羽都是什么鸟的羽毛。
“可这羽毛尖有些扎手。”
明远说着便取下那串羽饰,细心地将尖锐处捏软了些,
“拿去玩便是,只是别让我祖母看见你揪着羽毛跑,要骂人的。”
安安闻言连忙点头, 玉娘看三个孩子玩的这么好,只能笑着上前来催
“好了好了,该吃饭了,这些玩意儿咱们回头再细看,先去垫垫肚子才是正经。”
安安把羽串绕在手腕上,明远主动牵起平平安安的手,一行四人朝着饭厅走去。
刚转过回廊就见宋老三的拐杖在石阶上敲了两下,大声道:
“这几个小的,饭都要凉透了!”
安安忙把绕在腕上的羽串往袖子里藏,却被老太爷瞅见,故意沉了脸:
“藏什么?什么好宝贝,给太外公瞧瞧。”
安安只能把鸟羽串拿出来道:
“太外公你看,这是野鸡的毛,这是麻雀的!”
宋老三眯眼瞧了瞧,忽然笑起来:
“傻孩子,这是翠鸟的羽根,做鱼钩上的浮子最灵。”
他接过羽串掂了掂,又塞回安安手里,看了一眼明远后又道,
“这是明远做的吧,只有他才收集这些没用的小玩意。”
明远笑笑没说话,进了饭厅,林氏和黄氏,还有石头卫岳和春生都围坐在桌边说话。
都是一家人也没什么好讲究的,坐在一起吃饭也热闹。
黄氏看见孩子们进来立刻起身往他们手里塞暖炉。
安安的羽串不小心蹭到桌角,一根野鸡毛掉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