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346章 秦珩

秦珩摇头:

“不管怎么说南昌亭长白供他吃了几个月的饭食是事实,也是实实在在的雪中送炭的恩情。

就算南昌亭长一家好事没有做到底,韩信发达后也不该羞辱对方。

致使亭长的妻子羞愤自尽,他白吃人家数月,哪怕受了委屈,也不该忘了那些日子的饱饭!”

秦珩的话让卫辞在心中暗自点头,对于此事的看法这位小太子说的倒是和他想的不谋而合。

他正要开口,却见秦珩又道:

“还有漂母饭信,儿臣也不觉得韩信是在一饭之恩,涌泉相报。

他给老婆婆千金,一是他羞辱了曾对他有恩的南昌亭长一家。

他也怕别人说闲话,所以故意重金报答曾给他一顿饭的老婆婆。

以此告诉天下人,他韩信不是知恩不报的人,他羞辱南昌亭长,都是对方的错。

二是老婆婆曾骂他‘大丈夫不能自食’?他是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如今能食了。

三则是他想通过此事让自己的知恩图报的好名声传颂天下。”

卫辞惊讶,小太子年纪虽小见解却不凡:

“殿下为何对韩信的事如此了解?”

没想到秦珩却说:

“自是因为儿臣欣赏韩信领兵作战的能力。”

卫辞更加惊诧了:

“殿下既欣赏韩信,又为何会在此事上对韩信的看法如此负面?”

秦珩皱眉回答:

“太傅,儿臣以为,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优点,也不能只看缺点。

儿臣欣赏韩信领兵作战的能力,儿臣却也觉得此事韩信做的心胸狭隘了些。

若是将来儿臣得了韩信这样的人才,只会让他领兵打仗,却不会让他沾染朝堂机务。”

秦珩的小手攥着书卷边角,指节微微发白,

“领兵作战看的是奇谋勇略,可治理百姓、权衡朝堂,要的是容人之量。

他能将兵百万,却容不下数月的饭食之恩。

这般心性若放在中枢,怕是会因些许嫌隙就动杀伐。”

他忽然抬头,乌溜溜的眼睛里映着殿角的铜鹤:

“儿臣听父皇说,治天下就像种稻田,既要有锋利的犁铧。

也要有能容下杂草、等待收成的耐心。

韩信是把好犁,却不能让他来管灌溉施肥的事。

他会觉得杂草碍眼,非要连根拔了。

可田埂上的草,有时是护着田土不被冲走的。”

卫辞望着小太子认真的模样,彻底明白了昌泰帝为何力排众议,扶持年幼的秦珩做太子。

这孩子天资聪颖,见识不凡,还知人善用,会举一反三。

最难得的是他小小年纪就明辨是非,存有善心。

秦珩还小,也许他不懂权臣的制衡之术。

却用最朴素的道理划清了才与德的边界。

能打胜仗的未必能安民心,善谋略的未必善容人。

用人如量器,什么样的才能,就该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这原是最简单,却也最容易被成年人忽略的道理。

卫辞放下书卷,语气里添了几分郑重:

“那殿下觉得,该如何做才是对的?”

秦珩抿着唇想了半晌,小手在案上画了个圈:

“若是儿臣,会给亭长家良田百亩,告诉他们‘先前蒙照拂,如今当报答’。

再请老婆婆到宫里来,天天给她做新米糕。”

他忽然抬头,眼里闪着光,

“记恩要记全,记仇要记浅。

不然和那些只记着别人欠自己、不记自己欠别人的小人,有什么两样?”

听到这里,卫辞再也忍不住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好!殿下的肚量将来必能容得下天下贤才,也容得下世间百态。”

卫辞抚掌轻笑,目光落在太子攥着书卷的小手上,

“能识人之长,亦能察人之短,更知将人放在合适处,这份通透,可比读透十车兵书更难得。”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桌面上。

一个挺拔,一个娇小,倒像是一幅正徐徐展开的江山图。

卫辞望着案上摊开的《论语》,忽然觉得方才讲的“信近于义”太过单薄。

所谓信,原不只是守诺,更是藏在恩怨里的分寸。

不因后来的嫌隙,就磨掉前头的暖意。

不因一时的体面,就忘了根本的恩义。

这孩子眼里的秤,比竹简上的道理更透亮。

一缕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小太子发顶,像落了层碎金。

卫辞提笔在页边批注:

“童言无忌,却得至理。

恩要如春风,过处留暖,怨当似秋霜,遇阳即化。”

巳时三刻卫辞从东宫出来,往吏部衙门而去。

这一路他神清气爽,小太子的聪慧让他十分满意。

这样聪颖的孩子,哪怕他不是太子卫辞也愿意收徒。

太子太傅这个职位注定了他将来必须跟太子深度绑定。

有一个聪明的主君,总比一个愚蠢至极的主君好。

卫辞步履匆匆穿过东华门,来到吏部衙署。

书吏已将官员考绩册码在案上,卫辞抓起朱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