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第二日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得知了镇国公府世子周璨定亲一事,就连递到镇国公府和梁府的帖子都多了不少。
还有些人借着有事拜访粱祭酒的名义,帖子都没有递,直接就上门来了。
来人正是工部尚书李阶。
“梁兄,昨日骤然得知你的女儿同镇国公府的世子定了亲,我今日恰好休沐,立刻就赶来给你道喜了!”
“多谢李兄特地登门,还带了这么多礼物来。”梁九霖也客气的同李阶寒暄道。
“眼看除夕将至,三皇子在宫中不方便出来,但是淑妃娘娘特地叮嘱了,一定要给你送些年礼来。原本这年礼早就备好了,只是昨日恰好得知梁府同镇国公府缔结姻亲,老夫就趁着这好日子上门了。”
李阶原本还想着将李锦说给梁染墨,李锦虽然是庶出,但是自小记在他夫人的名下,和嫡出也没什么两样。而且他原本还想着若是能同梁府结亲,梁九霖在教导三皇子时必定会尽心竭力,这样以后也能成为他们李氏的助力,用一门姻亲换具有三代帝师底蕴的梁府文风,说不定往后他们族中的子弟还能到借着这层关系来梁府的族学念书,若是他们李氏的子弟天资再高些,说不定还能出个光耀门楣的状元!原本他还想着等开年后再来同梁府议亲,没想到居然被镇国公府抢先一步!
“说道亲事,不知道你那两位公子可曾定亲?”李阶想起来梁九霖还有两个嫡子,大的叫做梁南鹤,小的叫做梁南祝。昨日他得知梁氏的消息时,还特地命人去打听了梁九霖这两个儿子有没有定亲,打听的人回来后说暂时没有听说梁府的两位公子同谁定了亲,他的心思便活络了起来,既然梁府的公子没有定亲,他又有嫡女待字闺中,说不定还有同梁府结亲的机会!
“未曾。”李阶一开口梁九霖就猜出了他话里的意思,毕竟这个节骨眼上门,又问到自家女儿和儿子的亲事,很难让人不往这方面去想。
“那两位公子可有相看人家?我府上还有一个嫡亲的女儿正值芳龄,还没有许人家,依我看呐,咱们不如结两性之好,你看如何?”李阶又接着问道。
梁九霖心想果不其然,但他面上仍是带着得体的笑意,“南鹤和南祝曾在他们祖父面前说了,这几年暂时不考虑相看人家,想要专心进学,为后面的下场做准备。父亲很是赞同他们的求学科考的坚定意志,遂许了他们暂不议亲的提议,怕是要辜负李大人的美意了。”
梁九霖想也不想就拒了这门亲。同李氏结亲那就差不多等同是被绑上了淑妃的船,说不得以后要为他们李氏出力。如今他的女儿梁染墨已经许了镇国公府,若是此时他让儿子同工部尚书府上定亲,那不就是将梁府挂在火上烤么,镇国公府还算中立没有参与党争,但若是同他女儿结亲那就太过惹人注目了,说不定还会有人认为他们站队了三皇子。
梁九霖虽然话没有说得很直白,但是能坐上工部尚书之位的李阶也不是个糊涂的,很快就听出了梁九霖话里的拒绝之意。
虽然他心里很不爽,梁九霖居然拒绝了他的女儿,但是他也知道梁府不好随便得罪,于是便忍着怒意打了个哈哈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去,“原来如此,科考一事确实至关重要,好好静心是应当的。”
见此行的目的没有达成,李阶也不想多呆,又同梁九霖闲聊几句后便起身告辞了。
李阶走后梁九霖就坐在他的书房里想着近来的事情。当初得知镇国公府的寻了媒人来定亲时,一开始他并不看好这桩亲事,但是他母亲和梁夫人对周璨评价颇高,他自己跟同僚在闲聊时装作不经意地问了两句,同僚们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还同他说起了去年周璨大败契丹收回燕云六州的事。
那可是燕云六州啊,从安宸帝晚年时一度想着派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因为安国之前来年遭受天灾国库空虚,难以承担巨大的军费支出,所以迟迟没有动作,如今被这个年纪轻经的周璨收复了其中六州,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而且他虽然是一介文臣,但是每当想起燕云十六周被占的屈辱时,也曾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就将军领兵沙场镇守边疆,所以他对一直在守护西北安定的镇国公十分尊敬吗,这无形之中让他对同镇国公府这门亲事由多了几分认可。
最后让他决定应下这门亲事的除了梁染墨的祖父也就是他的父亲梁康的同意后,还有就是梁染墨同他说了,她愿意嫁。
他就这一个女儿,既然她说她愿意,那他顺着她的心意也无妨。
……
除了梁府这边,萧国公府也很是热闹。
同同伴们一路南下扬州玩了快两个月才回来的萧国公府世子此时正难受着呢。
梁染墨的及笄礼时他便对人颇有好感,原本正想着怎么同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开口提自己的亲事,便被几个时常同他玩在一处的同伴们喊着结伴去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