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宋灵淑带着信件进宫面对长公主。
长公主听了黄颇历年来为官勤勤恳恳,为了故交好友舍命护住了信件,当得是一个忠君爱国,重情重义之人,立即让刘内侍给黄家送去慰问。
关于鸿胪寺增项之事,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提出来,话中并未直接点明鸿胪寺上下贪腐。
长公主先前因阿克木的事还心存芥蒂,听到鸿胪寺竟大手笔讨好讨好康国使臣,脸色瞬间变黑,暂时未想到贪腐这一层。
她禀道:“鸿胪寺增项多无必要,但也无需尽数否决,不如每年分拨一个固定之数,让鸿胪寺自行决定。”
给出固定增项开支,鸿胪寺就算想从里面克扣,也影响不大,也不至于激起谁的不满,再生事端。
“至于阿克木,微臣已经让拔也羿盯着,如果他再有违背盟约之意,必不会再轻易放过他!”
长公主冷声道:“他既代表康国来大虞朝贡,说了不该说的话,就该敲打敲打。本官已经让人斥函给康国的国王,如他再敢胡言,本宫就代康国国王对他处罚!”
说到唐岱时,周济在信中提及河南府官吏有唐岱的眼线,为了不让唐岱提前得知消息逃走,她提议需得另派人亲自去洛阳,将其捉拿归案。
长公主看向宋灵淑,见她没有主动请缨,而是提议由谢九万前去,不禁笑道:“本宫听兰梓说,书院大考在即,由谢九万去也好,你可以多些时日温习。”
宋灵淑赧然摇头,“谢中丞不比臣微差,微臣是担心追查唐岱耽误了洛阳东选。”
她突然想到,如果提前去洛阳抓唐岱,有可能会影响她后面的计划,这个时候,她不宜打草惊蛇。
长公主露出了然神,轻点头算作同意了。
随后,缓缓起身笑意温和道:“你推举的那个谢愕确有几分本事,陛下吃了他的丹药,已经好转很多,身体比半年前还好点,现在每日都有精力教太子读书。”
宋灵淑欣喜微笑,“在凉州时,微臣就见他给药园的管事治病,就想着他或许能为陛下调养身体。后来,微臣又看过他师门的那本奇书,里面记载着不少五行理气,温养血脉的奇方。”
“只要能让陛下身体好起来,朝局也能稳固……”长公主脸上浮起淡淡微笑,忽而又叹息,目光远眺向殿外的漫天飘雪。
……
出了两仪殿,刘武在前引路,领着宋灵淑前去明华殿。
路上,刘武不断说着小郎将去请谢愕进宫的‘坎坷’经过。
此次办差的小郞将年纪不大,没多少外出行走的经验,在凉州东城坊找了个当地牧民带路。结果牧民欺负他是外乡人,没带去墩山药园,把他骗去了一处药材黑市,强逼着他买药才能走。
小郞将得知自己被牧民蒙骗,当即便动起手来,惊动了当地州府。
新任刺史刚到凉州任职没几日,见禁军带着长公主诏书来凉州找人,整个人战战兢兢,亲自领着小郞将去了墩山药园。
这回是顺利找到墩山药园,但谢愕却不见了踪影,连园里的管事都不知他去了何处采药。小郞将还没急,凉州刺史反倒急着直跳脚,命凉州衙役满山找人。
小郞将原本是想秘密寻人,结果闹得整个凉州城都知晓。苏文可得知这是宋灵淑的提议,也派人手帮着找谢愕。
谢愕丝毫不知众人正满城寻他,刚下雪山就一帮人拥上来,七嘴八舌,总算知晓了经过。
看过信件和诏书后,谢愕差点把小木剑捏断,闹成这架势,这回是不来也得来!
宋灵淑捂着肚子哈哈大笑,她料想谢愕会摆摆架子,装成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
却没想到,高人被架着,一路尘土飞扬,满脸狼狈地来了西京。
刘武哭笑不得,说道:“散霖道长虽说不大情愿进宫,对陛下的病还算用心,用的药材都是他亲自采回来的。宫里御药署也采买了一批,太医和署丞都夸药材好!”
宋灵淑不忍戳穿,能让谢愕亲自上山采药,肯定是为了他师门秘籍里的特殊丹方。至于其他药材,药园里的人敢劳他大驾,应该是药农种的。
谢愕进了宫也没忘记卖药材,应该是墩山药园又扩了不少地,不然都养不起山谷内一大帮人。
她还未到明华殿门口,听到有几分熟悉的嗓音,不耐烦地指挥着宫人处理药材。她让刘武带她侧门进入,以免打拢了陛下。
谢愕悠闲地坐在门前晒太阳,宫人们在后院忙前忙后,终于将炼丹的药材处理好。
小内侍眼巴巴望着谢愕,轻声催促着他移步炼丹室,为陛下炼制新药。
谢愕半躺在椅子上,闭上眼假寐,假装没听到小内侍的话。小内侍不敢大声叫人,只好候在旁边等着。
宋灵淑悄悄上前,轻拍了了他的肩,“谢东家好悠闲,怎么还有功夫躺在这晒太阳,丹房的药材已经处理好了,就等你大驾光临!”
谢愕猛然睁眼,平静的脸上立刻浮起愠色,“宋灵淑!当了大官也没亲自到凉州看望,反倒指使个二楞子带着诏书,强逼我来西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