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武侠 > 绝魂剑后传 > 第173章 分身乏术

绝魂剑后传 第173章 分身乏术

作者:绝魂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1 08:31:42

第173章 分身乏术

“我上次说到草潭埠起大风的事,这个话题留下再说,今天讲一个比较特别的故事,当然也是阿敖的故事。有人在他面前道:‘阿敖大夫,我问一个事,就是我们这里没有老师,族长叫我问你,能不能利用空闲时间教小孩子识字?’‘不好意思,罗先生,我只能做自己本行,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教书。’‘阿敖大夫,我认为可以,学堂就设在我家里,医馆跟学堂只是一墙之隔,有空就指点孩子们学习,学生也不多,大概就三百多。’‘罗先生,我的精力是有限的,误人子弟不好啊。’‘没事的,族长见你的医学这么精妙,一定能教好学生,就这么定了。’‘不行啊,罗先生,其实我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也渴望有空闲,可以休息放松一下,现在罗先生又叫我教学,这个是加重我的负担的,体力倒没关系,可是这不是体力,是精神压力,如果教不好是误人子弟,以后他长大了就埋怨我一辈子了。’‘没事咧,族长跟我说很多遍了,但族长又不敢跟你说,我开始也不知道怎么跟你说,之后,族长抄集每户一个人到祖堂开会,大家一致认为请你医疗水平这么好,教学一定也会很好,不然,我们这里的人代代文盲了,去县城读书是永远不可能的事,先不说来去要走两天两夜,就算免费也无法去县城读书,再说,大家都很穷,读不起书,你既然在我们这里做大夫了就顺便教孩子们识字,他们长大了也会感激你的。’‘哦?你们要我免费教孩子们识字?’‘不会的,族长叫我问你每个月要多少报酬?’‘我从来没有做过教学工作,不知道怎么收费,这样吧,管我家的饭就行了。’‘那每月要多少?’‘我家十四人,每天三钱,就四十二钱一天吧。’‘大夫,我们恐怕出不起,好吧,我按你的话回复族长。’

两天后,房东罗伟明道:‘阿敖大夫,族长说,我们这里人很贫穷,四十二钱大多了,族长说少一半吧,就二两吧。’‘罗先生,本来教书育人是好事,我也很乐意去帮忙,但我的职业是开医馆的,时刻跟人命有关系的,因此,本来就分身乏术,哪里有时间去教学?但你们这么有诚意请我教学,那我就辛苦一点了,尽量花时间去教孩子们读书。不过,我辛苦付出了就要有一定的报酬,再说,我家有十四人,他们知道我兼顾教学又有酬劳会替我欢喜的,家人欢喜我就更乐意去做好教学这行工作了,所以,二两银不算少了,打发叫花子是没有这么多的,但我觉得少了点,家里人还不够一顿饭钱,好吧,族长都认为我值二两就二两吧,你们做好准备,我这是教黑书,一有空随时给孩子们讲课。’‘大夫说什么?什么教黑书?白天不能教吗?’‘罗先生老板…好吧,我豁出去了,大祖的律令是不能教学的,否则受到严惩…’‘有这种事?’‘什么?你们不知道国家条例?’‘我们不知道啊,怪不得大家都不识字,那万一发现你教学怎么办?’‘如果被发现就被抓去坐牢,但不是死罪,另外,讳莫如深,本来不要谈论国家的事,知道嘛,现在李闯王把国家搞的很乱,国运衰微,不是大祖那个时代了,官府暂时没空理会教学的事…’‘对啊,我也听说李闯王的事了,李闯王的事是真的吗?’‘应该不是假的,但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不要关注国家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对对…我们不关注国家的事,做好自己的事。那…大夫教学的事不可能做保密啊,是不是先做好某些防备,未雨绸缪,万一被发现了也有一个快速对付办法?’‘听说这里去交趾国不远对吧?’‘我们没有去过交趾国,只是听说有一个交趾国,这里去也很远,有四五百里才到交趾国。’‘四五百里不远,教学的事暂时不要公开,你请族长过来,我有些话要跟他说明白,到时你也要听听。’‘好吧。我稍后就去叫族长过来。’阿敖继续忙病人的事了。晚上,族长来了。阿敖叫十九妹炒几个小菜,请罗伟明、族长和几个有名望的人一起喝酒。阿敖不喝酒,做大夫之后更不能喝酒了。但他今晚就破例举起酒杯道:‘感激族长和诸位到来,在忙了一天情况下不辞辛苦给我面子,来,干!’‘阿敖不能喝酒!’‘平时不能喝,但今晚族长和诸位贵人给我大面子,我必须得喝,珠珠妹不要吵!’‘好好…大夫这么谦虚,好,大家干!’酒过三巡之后。阿敖道:‘族长,诸位贵人,我是一个大夫,但为了孩子们识字,我也非常乐意教他们识字,但是,族长和诸位贵人要保密,尽量不让外人知道,尤其是不让县令发现,因为国家律令不能随意教人读书识字,特别是普通百姓更不能,读书是受国家严格限制的。而且大祖对读书人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不仅要先熟读《四书》、《五经》等传统书籍,还要背诵《御制大诰》和《大明律令》,这些内容都由大祖亲自编写和审核。此外,学生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书写和背诵任务,还要每天书写一幅字、每三天背诵一百字等等,其次,国家的学校体系也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学校分为国家级的国子监学校和地方级的府、州、县学校。为了教育普及,还设立了‘社学’,主要教授启蒙知识,如《千字文》、《百家姓》等等。然而,这些学校的学习内容也严格受控,学生必须背诵国家统治的语录,否则就面临惩罚。最后,国家的出版物也很严格,比如出牌书籍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大祖规定未经官方认定的书不可以读,例如删节后的《孟子》也只能用于科举考试,不能用于日常教学。此外,虽然大祖时代久远,现在文化有所繁荣,但各种教学和出版业仍然受到限制,所以,族长和诸位贵人不能泄露学生们的消息,也不能说谁在教学,官府派人前来查问更不能说。好了,我暂时就说这么,族长和诸位贵人有话请讲。’‘大夫说的非常好,非常好,我们不知道国家有这么多限制,如果大夫不说,我们永远也不知道读书有这么多限制,这样好吗,大夫,我们选择晚上读书,白天不读书。’‘族长,其实我也只能是晚上教学,白天没有空教学。好啦,为了孩子识字,我辖出去了,尽能力教好孩子们吧,古话说,不穷不教学,不饿不抓勺。教书本来是低贱职业,但我认为教人识字、培育人才,教授是崇高的职业,也是崇高的思想传播人。’‘对对…大夫说的对!’这晚他们聊的很晚,基本天亮才散了回家。”“那个珠珠妹是谁?”“她是阿敖的女人。”“哦?珠珠妹是阿苗之后还是阿嫒之后?”“阿嫒之后,阿敖学会骑马,来去很快,经常回幼咖村看阿嫒和儿子,由于…”“阿嫒知道阿敖和珠珠妹的事吗?”“应该不知道,因为不久之后阿嫒又生了一个儿子,已经是第五个儿子了,如果知道珠珠妹的事,阿嫒是不服气的,也不跟他生孩子了。”“什么?阿嫒生五个孩子了?”“是的,阿苗的大儿子都十三岁了,阿嫒的大儿子也有九岁,阿敖此时人财两旺了啊。可是,他的各种压力一定不轻松吧?”“阿茜说的对。阿敖还继续在那里教学和开医馆吗?”“在那里的,但两年之后…”“阿茜怎么了?你哪里不舒服?”“我没事,但不好意思继续说阿敖的事了…”“为什么?是不是阿敖两年后又娶一个女人?”“是的,不过,他的医馆虽然收入很好,但学堂越来越多学生,开始是村人介绍别村的熟人的孩子前来读书,这些问题阿不知道,因为医馆大忙,晚上都急急匆匆上课,并不注意增加学生,如果知道就反对了,那么有开始就必然有继续了,不到两年就增加一倍学生了,有一晚上,阿敖觉不对了,奇怪,怎么好像学生多了起来?他就查问族长为什么近来学生越来越多,原来族长也不知道,因为只是晚上上课,族长从来没有去过问这种事情。但他调查清楚后就告诉阿敖,原来这些学生涉及数十条村庄了,阿敖知道后也不生气。但他悄悄搬走了,悄的非常神秘,连珠珠妹也不知道他搬走了。珠珠就是本村的,她父母亲知道后就力劝阿敖搬回来,现在学生都等着他回来上课。可是,阿敖没有回去,珠珠多次去找他也坚持己见,决不再回去了,还告诉珠珠妹,教学是砍头的,你如果想丈夫被砍头就劝我蜀犬吠日去。但你放心,我决不会轻薄你的儿子,等有时间我安排你和儿子去铁耙县居住。”珠珠妹也无计可施,只好不再劝了。“后来阿敖真安排珠珠妹母子去铁耙县?”“是的,后来,听说阿敖要她到石城附近。但珠珠妹不愿意去,一直住在铁耙县。那么阿敖辛苦命又来了,晚上几乎不在医馆,想找他根本不知道他在哪里,后来,每个妻子住的地方开一间医馆,不样做不仅防止妻子大无聊去勾引男人,又可以增加收入,或者妻子可以自给自足,一举两得…”“阿敖的妻子有没有勾引男人?”“暗的不知道,明的就没有,从没听说他那个妻子勾引男人,其实一般人没有他那样的好生活,在那里,他们的生活算是上等了,这么好的生活,是女人都有安全感了,还去勾什么男人?”“就是他要东奔西跑,到老还不知道那个儿子管你…”“是啊,表姑,阿敖**十岁了啊,他的儿女照顾他吗?”“他七十二岁那年就没了…”“啊?唉!他有多少钱财、多少儿女又怎么样?”“老头说的是,最宝贵的是活的长寿。”“是啊,我早想问灷哥哥了,你们寿这么老还这么健康…哦?你们是大夫,肯定懂得养生了。可以教我们一些养生方法吗?”“阿茜,不是我不肯教,其实我们也没有什么养生方法,很随意,阿茜想想,我们前半生天天在江湖上撕杀,东奔西跑,走到那那里睡到那里,有时候几个月没正式吃一顿饭,这些艰难岁月阿娇也很清楚。”“是的,表姑,我们没有什么养生方法,平时几天没吃过东西,饭到死,不说养生,常常饿死人,我们家那个人都经过那种日子,没有养生方法。”“但是…阿茜,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们都没事?这个问题几年前就考虑了,我好像悟出一点道理了…”“你悟出什么道理?”“嘿嘿…阿茜,我还是不说吧,因为很荒唐,令难以置信,就不说了。”“我又不是外人,你说的对不对也不会笑你,就当说闲话吧。”“阿茜说的对,我感觉吃的好的人和吃的大差的人都死的快,尤其大鱼大肉的人、长期饿又不讲卫生的人和带病干活的人都不长命。”“做工不坏身体?”“做工不会坏身体的,甚至长期不做工、不出力的人反而死的更快,你想想,干活干累了还会继续干吗?当然不会。好啦,阿茜,后来阿敖跟阿嫒怎么样了?”“阿敖过了很久才去幼咖村,为了生计,他叫阿嫒暂时留在父亲身边,也给了她生活费,接着,马不停蹄去了海头,也就是椹川或者广州湾一带吧。后来阿嫒生一个儿子,她没有改嫁,一直留在幼咖村。阿敖也长期给她母子生活费。广州湾这一带的雷州话跟青头堡的雷州话很相似,所以阿敖很喜欢这里,还设置多个医馆,并带有几个徒子,让徒子帮忙。好了,天黑了,我要回家了。”“好的,阿娇安排送阿茜回家,稍后你告诉大家,今晚要继续讲课。”“你休息一下不行吗?”“不行,今天的事今天办,再说,医道对我们家来说很重要,是十万火急的重要,你想想,大家都是刚学刚用,幸亏我还在,否则…好啦,医馆时刻都跟生命有关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