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我那失踪多年的兄长造反成功了 > 第361章 我是来谢殿下的

这白牡丹是几年前便有了的?

阿璀疑惑更甚。

看崔白襄方才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崔寄显然是对这株白牡丹颇为看重的,不然为何当初连个将要枯死的老根也特特寻了回来?

毕竟以阿璀对崔寄的了解,他一向并不是个有心于花花草草的人。

也不知这白牡丹有何特别之处,值得他费心养护数年。

而且他似乎还刻意不曾提及它的来历,看似只当寻常牡丹花送了来,只这一层,细想之后便觉着他似乎是有所隐藏。

对此,阿璀心中存了探究之意,于是便又刻意多问了几句,但崔白襄显然也不知道这株白牡丹具体的来历。

既然如此,便是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来。

于是也不再说白牡丹了,她又看了崔白襄一眼,见他今日过来随身并没有带着书籍手稿之类,显然不是从观文殿来或是要往观文殿去的,遂问:“你今天怎么会过来的?”

“我是来谢殿下的。”崔白襄笑答。

复跪起身,拜道:“今日来除了谢殿下允我参加科举,也有告假的意思,我这几日便要回国子监准备官学试,怕是后面一段时间不得时时来春和宫协助您编书事宜了。”

“这有何好谢的?”阿璀玩笑道,“你只管准备科举去,毕竟也算是我春和宫出去的,若能一举中第,大约春和宫的门匾也要亮堂几分了。”

又问:“不知你到国子监官学试应试资格如何?据说官学试只有国子监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你家先生可为你安排好了?”

“我其实也算是国子监的学生……”崔白襄摸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道,“前年国子监复立的时候,我便进了国子监了。但是我从前跟着先生身边那些年,多是自己学习,就连先生时常的指点也多是点到为止,所以我更习惯自己一个人读书思考,对国子监的教学实在适应不了。后来也是先生为我出面向国子监交涉,我可不去国子监,但每年岁试必须是上上等,不然国子监便要取消我国子监学子的身份了。恰好去岁我参加了升格试,如今正是国子学的学生,正有资格参加今年的官学试。”

先时国子监的国子学、太学以及四门学的部分学生在招生时采取的是等级入学制度,其中国子学的学生等级要求最高,招收“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

崔白襄虽冠了崔姓,但并非崔氏后人,所以当初他入学国子监时并未直接入国子学,而是先进了次一等的太学。

其实若是崔寄出面,崔白襄要想直接入国子学也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但崔白襄偏也有些牛心左性,觉得不该事事靠着卫国公府,更不该事事劳烦先生,所以这事儿他更是压根儿没跟崔寄提过。

去岁怀阙先生接手国子监后,为制定官学试一应章程,颇改了国子监中诸多旧例。

其中之一便是废除国子监招生时的等级入学制度,凡非律学、算学和书学的学生,若要入国子监,皆需经过考较,通过者先入四门学。

然后才能经升格试入太学,再经升格试入国子学。

只有国子学学生经监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官学试。

所以崔白襄说他去岁通过升格试由太学升入国子学,显然便是早早地做足了今年能参加官学试的准备的。

“原来是这样,看来也无需你家先生为你多操心了。”阿璀笑道,“你备考时若有要看的什么书,只管照旧来观文殿。”

“多谢殿下。”崔白襄笑应。

——————————

崔白襄离开后,阿璀也将常见的儒家经典经学着作,并一些释经注文,都翻出了出来。

先时晏琛并未直接允她去参加科举的请求,但很显然他也没有拒绝。

不过这十几天过去了,阿兄连个口风都没有,阿璀也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允了自己去试试。

她甚至都想着如果阿兄不同意,要么让崔兄长悄悄地瞒着阿兄帮自己安排?或者去央求央求祖父?

以先时协助怀阙先生安排官学试的经验,加之在晏琛与崔寄相谈时,在旁了解到的一些消息,便是阿璀并未明确问过科举试的内容,也知道大渊这初次的科举试所考的说起来不过那几方面。

帖经试义,诗赋策论。

经义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解释,四书五经大约是考试的核心内容。

阿璀学的东西虽然很杂,但关渡毕竟是儒学大家,多年耳濡目染,且阿璀又是个苦读的人,所以对这些儒家经典她不可谓不熟悉。

若考帖经试义,阿璀也算得上成竹在胸。

而策论大约也很重要,旨在考察治国理政能力,需要针对指定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提出实质有效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前阿璀与怀阙先生一道时,清谈论辩之间,往往有所延伸。

论及时事,有她不能理解之处,怀阙先生往往都会给她细致剖析讲解。

所以这些年耳濡目染下来,才有了当初在蜀中崔寄第一次上山时,阿璀给他的那篇与怀阙先生《谏大渊七策》思想观点都尤为相似的文章。

况且自阿璀来金陵后,晏琛与崔寄时常在她跟前议事,丝毫也不避开,有她不能理解处,还会详细得与她分说。

甚至有时在甘露殿,晏琛还会专门挑些劄子给阿璀也看看,也算让她了解了解朝中事。

所以如今的阿璀在时局朝务上,心中多少也有个大概的框架。

至于诗赋,阿璀未曾在作诗上头下过苦功夫,不过少年时写赋倒是有些心得。

但科举既然是为国选才,选的该是能治国的人才,这诗赋方面,大约也不是重点。

阿璀将翻腾出来的儒家经典堆在一旁,想着近来也可再花些时间温习温习。

不论最后能不能如愿去科举场上亲自试一遭,看看书好歹还能打发打发时间。

喜欢我那失踪多年的兄长造反成功了请大家收藏:(ixmao)我那失踪多年的兄长造反成功了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