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宓看着洱海对岸的太和城,思绪万千。
“父亲,我们一路畅通无阻,抵达洱海,要不一鼓作气,拿下太和城吧?”
说话的是李宓长子,李守志。
二儿子,叫李守斌。
三儿子,叫李守城。
李宓摇摇头,说道:
“我说过,对手是阁逻凤,我们不能冒进,得从长计议。”
李宓思虑再三,召开大将们,开始部署作战计划。
李宓指着南诏国地图,说道:
“据可靠消息,龙尾关由南诏精锐部队罗军镇守。
所以,龙尾关由左将军负责拿下。
龙首光,是大将军段附克镇守,由李守志和李守城将军负责攻克。
第三路军队,退至隆平(今挖色),由李守斌将军负责。
我统领全局,至此,我军形成三方对太和城形成包围之势。”
阁逻凤很快就知道,大唐二十万大军已经分三个方向,对太和城形成包围之势。
如果,唐军一鼓作气发动袭击,太和城危矣。
然而,紧张等待几天后,唐军居然毫无动静。
阁逻凤登上龙守关城墙上,遥看洱海,暗道:
“李宓,你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阁逻凤召集大臣,再次召开紧急会议。
罗军(历史罗苴子原型)因为切断唐军粮食运输线路,已经成为大将军。
会议开始,所有大臣,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隆平。
因为,据最新消息,李宓去了隆平。
坦博说道:“大王,李宓恐怕是冲着我们隆平的那支水军去的,那里有个造船厂。”
隆平是一个世代捕鱼为生的一个渔村,那里有南诏的一支水军,还设有一个造船厂。
“大王,郑清平官说得对,我们现在要把那个造船厂毁掉才行。”
“大王,一定不能让造船厂落入李宓之手。”
大臣们纷纷建言献策,这也是阁逻凤所担心的问题。
阁逻凤扫视了一圈,一个年轻将领进入他的视线,说道:
“王将军(王乐宽),这事,你去最合适。”
“末将领命。”
王乐宽父亲是清平官之一,他如今只是一个小将领,但他还年轻。
他家就在隆平,他熟悉那里的地形,且他精通水性,他去最合适不过。
一个深夜,王乐宽带领几名当地渔民,捣毁了造船厂。
王乐宽都回到太和城,李宓那边,仍旧毫无动静。
两军交战,虚虚实实,但李宓这般按兵不动,阁逻凤百思不得其解。
阁逻凤再次单独找到王乐宽。
“末将见过大王,异王子。”
“不用多礼。”阁逻凤说道:
“我们今天来,还要王将军去一趟隆平。”
隆平的造船厂已捣毁,王乐宽不知道阁逻凤想让他去做什么。
“末将领命。”王乐宽顿了一下,问道:
“再去隆平,大王需要我做什么?”
阁逻凤小声对王乐宽说道:
“李宓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这不像他。
你潜入他们军队,看看李宓打的什么算盘。”
“是,大王。”
异王子说道:
“王将军,万事小心。”
“我知道,多谢王子关心,我定不辱使命。”
虽说隆平是王乐宽的家,但是如今已经被李宓的军队占领,他不能自由出入。
王乐宽还是找到以前潜入造船厂的那几名渔民。
他们精通水性,跟他合作过,配合度高。
又是一个深夜,一小队渔民在深夜潜入隆平。
“站住,举起手来。”
他们刚上岸,就被唐军抓了个正着。
唐军问道:“可还有其他人?”
这时,一个渔民回答道:
“大人,没有了,就我们。”
一行人为了不引人注目,只有五个人。
这时,一个渔民质问道:
“杨龙,你居然出卖将军,出卖我们?”
叫杨龙的渔民,回答道:
“他们给我几代人都花不完的银子,换你,你不会心动吗?”
“卑鄙,无耻,你不得好死。”
唐军严厉喝斥道:
“全部押下去。”
“大人,我可是你们的人了。”杨龙点头哈腰的说道:
“留着我,以后还能给你们带路呢。”
“放了他,其他人,杀。”
除了杨龙,其他四名渔民,当场杀死,被丢入海里。
“这是给你的。”唐军扔给杨龙一袋碎银子,“拿着快滚。”
杨龙不傻,这点碎银都不够他一个人花,唐军骗了他。
但是,其他人已死,他拿着碎银回到太和城,还能当一次功臣。
他摸黑跟着唐兵,走了一段路,得到了一些有用消息。
只听见唐兵们说道:
“蛮人太蠢了,以为我们要攻打他们了,殊不知,我们正加紧造船呢。”
“就是,他们捣毁他们一个造船小作坊,可不能影响到我们什么。”
杨龙拿着碎银,摸黑直奔太和城。
天亮,杨龙回到太和城。
刚到太和城门口,他就被南诏的士兵拿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