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廉纤和大汉听到这声音皆是一愣,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就见四个身着藏青色道袍的中年男子,脚下驾着风从空中缓缓飘落。他们衣袂飘飘,气度非凡,真有仙风道骨之姿。
“仙……仙人!”杨廉纤又惊又奇,瞧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脱口而出。对于仙人,他只在传说里听到过,没想到自己还能亲眼目睹,怎能不震惊呢?
大汉同样是瞠目结舌,满脸的不可思议。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里,竟然会有仙人降临。其实,大汉是见过仙人的,那还是他小时候的事。当年,曾有一位仙人在他家盘桓过几日,而他护身的黑佛,正是那位仙人临别时赠予他的。
四名道者刚落在院中,大汉就跑上前去行礼,脸上挂着殷勤的笑容,神态极为恭敬:“小人刘铁柱参拜四位上仙!”
四名道者脸色有些古怪,互相交换了个眼神,没有说话。
大汉继续道:“四位大仙能够驾临寒舍,真是令陋室蓬荜生辉啊,小人家曾经也礼敬过仙人,虽不知诸位上仙此次前来有何贵干,但还请先移步到舍下,容小人奉茶,竭诚伺候,以洗风尘。”他的语气极尽讨好之意。
其中一名留着短须的道者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开口问道:“你家曾经也来过仙人?”
大汉用力地点了点头,恭敬地回答道:“回上仙的话,在下年幼之时,曾有仙人在寒舍小住了些时日,因此有幸瞻仰过仙貌。”
“原来如此。”短须道者微微颔首,目光顺势看向跪在不远处,一脸不知所措的杨廉纤,转头问大汉道:“刚刚你们在做什么呢,那孩子因何跪在那里?”
大汉眼珠一转,笑呵呵地解释道:“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孩子,竟趁在下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潜入寒舍偷东西。若非在下回来得及时,说不定真让他得手,把东西偷走了。”
听到这话,杨廉纤顿时急了,立刻大声辩解道:“你骗人,我没偷你家东西!”
大汉脸色有些难看,狠狠瞪了杨廉纤一眼,似乎在警告他不要乱说话。
短须道者又问道:“那这孩子偷了你家什么东西啊?”
大汉微微一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可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恰好落在地上躺着的乌鞘刀上,心中一动,立刻有了说辞:“这野小子偷了在下的家传宝刀。”
“哦?”短须道者与身旁的三名同伴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而后指着地上的刀说道,“就是那两把刀吗?”
大汉点了点头:“正是。”
短须道者捋了捋胡须,微微蹙起眉头,故作不解的样子:“他一个孩子偷你的刀做什么?”
大汉又是一怔,有些尴尬地挠了挠脑袋,随即笑道:“在下正在审问他呢,这野小子嘴巴硬得很,还没交代清楚呢,这不四位上仙就驾到了。”
短须道者微微颔首,走上前两步,看着杨廉纤,神态和蔼,脸上带着微笑,轻声问道:“小朋友,你为何要偷这位施主的家传宝刀?”
“我没偷他的东西!这两把刀本来就是我的!我只是到他家躲雨的,是他不分好坏就要打我。”杨廉纤一脸的不忿,心想现在有仙人在场,大汉肯定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因此胆子也大了起来,敢于理直气壮地跟大汉叫板了。
“你说刀是你的东西?”短须道者有些诧异,回头看了三位同伴一眼,只见他们同样面露惊诧之色。他又将目光投向大汉,后者脸色古怪,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有什么话想要说。
短须道者再次看向杨廉纤,眼中带着一丝好奇,问道:“小朋友,你为何要随身携带两把刀呢?”
“是有个……有人给我的,他让我把刀送还给一个人……”
杨廉纤说着,缓缓站起身来,弯腰将刚刚自己拿着的那把刀捡了起来。本来他还想继续说下去,可刀刚一握在手上,浑身骤然一热,紧接着,一个声音在他脑中响起:“娃娃,快跑,他们不是好人!”
杨廉纤心中一凛,登时想起僵尸对他说过的话:“有四个恶人正在追我,他们要抢夺我手上的刀,我敌不过他们四个,只能设法将他们暂时困住。”
“四个恶人!一、二、三、四,正好四个,难道要抢刀的就是他们四个?”
杨廉纤瞳孔陡然收缩,盯着对面的短须道者,嘴巴还张着,可已经说不出话了。
短须道者也在看着他,但见杨廉纤脸色古怪,话到中途突然戛然而止,心中隐隐已经有了猜想。
就在这时,大汉突然插科打诨地叫嚷道:“上仙,您别听他瞎说,这两把刀就是在下的,是我家祖传下来的,我家老头儿年轻时候参过军,这两把刀就是他当年打仗用的。”
杨廉纤看向一脸怒容的大汉,不禁咽了咽口水。他虽不知这四个仙人究竟是好是坏,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手中的刀放在了地上,尽量装出镇定的样子,说道:“是我撒谎了,这两把刀的确不是我的,是我偷他家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