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316章 吴三桂称帝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316章 吴三桂称帝

作者:悲剧的小鹌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1 14:10:33

任小天轻笑道:“吴三桂不过是给自己造反找个合适的由头罢了。

他哪里想过反清复明?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地位而已。

不过吴三桂突然起兵的确是杀了康熙一个措手不及。

吴三桂在云南经营十余年,也算得上是兵强马壮。

趁康熙没反应过来,他的军队已经快速除了云南,占领了黔地全境以及湘地的部分领土。

同时时任靖南王耿精忠也在闽地起兵响应,占据了赣地和浙地的部分领土。

一时间川地的郑蛟麟、桂地的罗森、陕地的王辅臣、豫地的蔡禄先后举起反旗。

整个天下顿时乱成了一团。

反倒是平南王尚可喜表现的让人惊讶。

他不仅严词拒绝了吴三桂的拉拢,反而主动出兵牵制住了南方的十数万叛军。

给康熙争取到了宝贵的平叛时间。

因此康熙也封他为平南亲王以示褒奖。

不过尚可喜没有料到的是他后院起火了。

他的儿子尚之信出重兵包围了他的府邸将他软禁了起来。

同时夺取了平南王的一切军权,响应吴三桂的叛乱。

尚可喜闻听此事后意欲悬梁自尽,被仆人救下。

然他深受打击,没多久就因病而死。”

朱元璋沉默良久后说出了一句话:“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很明显他对尚可喜的忠诚也是十分认可。

可惜他居然投了大明的死敌女真。

这不得不让朱元璋五味杂陈。

任小天拍了拍他肩膀道:“叔,您也不能怨尚可喜降清。

他和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这样主动投诚的奸臣还不一样。

尚可喜之所以投降清朝更多还是被逼无奈。

因为如果他不出降,那他就会被他的上司东江总兵沈世魁诬陷杀死。

否则以尚可喜与清朝有杀父之仇来看,他断不会走到降清那一步。”

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

当时大明已经腐朽不堪,官场之中党同伐异之事屡见不鲜。

也的确不能怪尚可喜降清。

杨坚这时举手说道:“不对啊小天。

清廷不是封了四个藩王么?

那一个人呢?”

任小天笑道:“你是想问定南王孔有德是吧?

顺治九年时南明大将李定国攻破孔有德的老巢桂林。

孔有德自知大势已去,将妻妾全部砍杀后放火**而死。

其子孔廷训在出逃的路上被李定国擒获处死。

唯有一女孔四贞逃到了京城被孝庄太后收为养女。

所以孔有德早在顺治年间便已经绝嗣,哪里还有什么定南王啊。”

“好一个李定国啊!杀的好!杀的好!!!”

朱元璋闻言顿时抚掌大笑。

他之所以这么激动,还是因为孔有德的身份。

与其他降清的人不同,孔有德更遭朱元璋的恨。

因为这家伙降也就降了,关键是把先进的火器技术都带去给了清廷。

清朝的短板被补齐,病入膏肓的大明彻底不是其对手了。

如果非要在吴三桂和孔有德二人里选一个杀,朱元璋保不齐要选孔有德。

康熙脸颊微微抽动。

孔有德怎么说也是他大清的功臣。

甚至他死的时候康熙也的确为他难过了一阵。

如今被朱元璋以雪恨的语气痛贬一通,康熙心里怎么都不舒服。

可站在朱元璋的立场上一想,也的确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算了算了,自己是第一次来这里,还是不要太过于强势了。

“面对吴三桂的步步进攻,康熙也调动大军赶到湘地。

而且康熙深知大清无法同时抗衡如此之多的叛军。

于是他选择了抓主流放支流的打法。

对于祸首吴三桂是往死里打,其他叛军则是采取分兵击之兼以分化拉拢的手段。

战争持续数年,陕地的王辅臣率先战败重新降于清廷。

有了王辅臣的打头,耿精忠拜给清廷之后也选择了再度归顺。

再然后就是尚之信。

随着其他势力或被剿灭,或投降清廷。

起兵反清的基本只剩下了吴三桂这一颗独苗还在坚持。

不过他的势力也在清廷的围剿之下逐步开始了收缩。

如此战争又持续了两年之久,双方在湘地来回的拉扯。

也许是吴三桂自知时日无多,于是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在衡州称帝建国,国号大周。

同年吴三桂病死,叛军群龙无首乱成了一团,清廷趁机收复了不少失地。

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继承帝位却仍旧不能逆转颓势。

只能一路撤回根据地云南,凭借天险继续阻挡清军的进攻。

不得不说云南之地的确是易守难攻。

吴世璠愣是又坚持了三年,最后才在清军的围困之下选择了自杀身亡。

平定三藩前后历时八年,最终以清廷的胜利而告终。

不过因兵祸带来的严重后果缺需要很长时间来抹平。

康熙也因为三藩之乱发觉了许多问题。

他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整饬吏治、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

也间接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刘秀听后深深蹙眉,捋着胡子思考了一会后问道:“小天。

朕觉得且不论平定三藩的仗打的如何。

就说康熙选择撤藩的时机就不太对吧?

朕认为他太过于心急了。

明明应该有更好的机会和更长的时间来谋划此事。

偏偏要落得个刀兵相见的下场。”

任小天轻笑道:“其实刘秀你说的这件事,在后世也被许多人提起。

那就是康熙在削藩时是否太过着急。

主流意见是康熙的确是着急了。

撤藩的手段也过于激烈,这才引起了吴三桂的强烈反弹。

如果能静下来认真思索如何和平撤藩,或许就不至于打八年的仗了。”

康熙叹了口气道:“你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

当初是朕太过年轻气盛。

以为可以抓住尚可喜辞官回乡的机会将三藩全部撤除。

谁知吴三桂竟然会突然起兵反清。

当初太后也曾劝朕要慎重撤藩,可惜朕没有听进去。”

任小天摆摆手:“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再后悔也没什么用。

只能说引以为鉴吧。”

康熙点了点头。

如果能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他应该不会再如此莽撞了。

喜欢我的餐馆通古代请大家收藏:(ixmao)我的餐馆通古代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