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车水马龙在老街道的入口处戛然而止,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开来。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滋生着细碎的苔藓,踩上去能闻到潮湿的泥土气息。
两侧的老房子多是青砖黛瓦,墙面上爬满了爬山虎,夏日里郁郁葱葱,将斑驳的墙面遮得严严实实,只在风过时漏下几片晃动的光影。
诗滢轩就藏在这条街道的深处,像一颗被时光精心收藏的珍珠,不事张扬,却自有光华。
远远望去,诗滢轩的门脸并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有些朴素。但走近了才发现,那份朴素里藏着极致的雅致。门楣上悬挂的木质匾额,是用上好的老杉木制成,历经岁月洗礼,表面已泛起温润的琥珀色。
“诗滢轩”三个大字是请书法名家题写的,字体是飘逸灵动的行书,笔锋流转间,仿佛能看到墨汁在宣纸上晕染的痕迹,又似有荷花在笔端悄然绽放,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
匾额下方,两扇朱红色的木门紧紧闭合着,门上的漆色虽有些斑驳,却更显古朴韵味。
门环是纯铜打造的,形状是两朵含苞待放的荷花,经过无数次的触摸,已被磨得锃亮,在阳光下折射出柔和的光芒,仿佛有细碎的星光在上面跳跃。
站在门前,还未推门,便能隐约闻到一缕淡淡的香气,那香气不似寻常香料那般浓烈,而是带着一种清冽的荷香,混合着淡淡的墨香与木质的醇香,像极了雨后荷塘边的气息,让人不自觉地静下心来,仿佛连呼吸都变得轻柔了许多。
轻轻推开木门,“吱呀”一声轻响,打破了街道的宁静,却也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门轴转动的声音并不刺耳,反而带着一种岁月沉淀后的温润,像是在低声诉说着这里的故事。
门开的瞬间,那股荷香愈发清晰地涌来,萦绕在鼻尖,仿佛瞬间将人从都市的喧嚣拉扯到了一片静谧的荷园之中。
踏入诗滢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大的天井,天井中央砌着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里种着几株荷花,虽然不是盛夏,却已有零星的花苞亭亭玉立在水面上,像一个个娇羞的少女,含苞待放。
池塘边铺着光滑的鹅卵石,几尾红色的锦鲤在水中悠闲地游弋,偶尔甩动一下尾巴,激起一圈圈涟漪,打破水面的平静。
池塘上方架着一座小巧的木桥,木桥的栏杆上爬着绿色的藤蔓,藤蔓上点缀着几朵紫色的小花,为这方小天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穿过天井,便进入了诗滢轩的主厅。主厅的空间不算宽敞,却布置得恰到好处,处处透着雅致与用心。
墙壁是用浅色的木板装饰的,木板上没有过多的雕饰,只在角落处有几处简单的荷花纹样,简洁而不失韵味。
墙上挂着几幅荷花水墨画,每一幅都出自不同的画家之手,风格各异,却都将荷花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一幅是写意之作,画家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荷叶的舒展与荷花的娇艳,墨色浓淡相宜,仿佛能看到荷叶上滚动的露珠,感受到荷花散发的清香。
画的右上角题着一句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字迹苍劲有力,与画中的荷花相得益彰。
另一幅则是工笔细绘,画中的荷花层层叠叠,花瓣的纹理清晰可见,连荷叶上的脉络、叶尖的露珠都描绘得细致入微,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那柔软的花瓣,感受到那清凉的露珠。
画的旁边还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关于荷花的诗词,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为这安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豪迈之气。
厅内摆放着几张古色古香的桌椅,桌椅都是用优质的红木制成,木质坚硬而温润,表面光滑如镜,能清晰地映出周围的景物。
桌椅的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没有过多的雕饰,却透着一种古朴的美感。桌面上摆放着一些荷花摆件,有陶瓷的、有木雕的、还有玉石的,每一件都造型独特,工艺精湛。
陶瓷摆件是一朵盛开的荷花,花瓣洁白细腻,花蕊金黄饱满,仿佛刚刚从荷塘中采摘而来,还带着清新的水汽。
木雕摆件则是一只停在荷叶上的青蛙,青蛙的形态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跳入水塘,溅起一圈水花。
玉石摆件是一块天然的和田玉,被雕刻成了荷叶的形状,玉质温润通透,上面的纹理自然天成,像极了荷叶的脉络,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主厅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个古朴的博古架,博古架上陈列着一些古籍、瓷器和玉器。
古籍的封面已经泛黄,透着岁月的沧桑,仿佛里面藏着数不尽的故事。
瓷器的造型各异,有青花瓷瓶、青瓷碗、白瓷盘等,上面都绘着精美的荷花图案,釉色均匀,光泽柔和。玉器则有玉佩、玉镯、玉坠等,质地温润,触感细腻,每一件都散发着淡淡的灵气。
空气中弥漫的荷香,来自于厅内几个造型别致的香炉。香炉是青铜制成的,形状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里面燃烧着特制的荷香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