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转入九月初秋,扬州城的闹剧早已无人谈及。除了那香火鼎盛的龙王庙,和茶馆里说书先生时不时还会说上一段的神龙大侠行侠仗义的故事外,好似两个月前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似的。
张黄从聚春楼回来之后,被柳姨好一顿数落,整整在院子里跪了一天一夜方才消气。
过后甚至发觉柳姨在给他张罗相亲对象,说是男人大了就要成家立业,老是一个人吊儿郎当地去哪青楼厮混,成何体统!
现在不好好找个媳妇收收心,将来名声臭了可如何是好。
虽然张黄现在的身体只有十六岁,在他看来无论如何都没到成家的年龄,无奈这个世界男子十四五岁便当父亲的比比皆是。张黄到现在连个媳妇都没有,着实算是开窍晚的了。
张黄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觉得刚在大城市落脚,脚跟都没站稳,就要谈婚论嫁的也确实不太合适。
好说歹说,才将柳姨那刚刚燃起的撮合之心给浇灭了。
另一件让柳姨操心的事情便是李莫名提出要回清风观。
理由也很简单,单纯就是李莫名觉得自身修为太低,之前血丹的事以及这次蔓延全城的毒害,他都觉得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一旁干看着,这种无力的感觉他很是讨厌。
之前李玄真就说李莫名对道法悟性极高,称得上是道门修炼的天才。怎奈何这个夯货的心思就不在修行上,之前,一有机会便会从清风观里溜出来玩。
即便他师父盯着,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偷懒绝不修炼。至于背诵道门经典,更是不可能的事情,用李莫名的原话来说就是,他宁愿望着那香炉中的渺渺青烟发呆一整天,也不愿意花心思好好修炼哪怕半个时辰。
饶是如此,李莫名现今依旧能有练气中后期的实力,即便对上李玄真这位道门天骄,在李道长不用剑的情况下依旧能打个有来有回,可见其资质有多么恐怖!
张黄倒是觉得李莫名这个夯货能自己主动想要提升实力绝对是件好事。多少象征着一个男孩逐渐蜕变成男人的第一步。
柳姨反倒是一直念叨着世事无常,江湖险恶,实力再强,总有比你更厉害的人物存在,哪有在扬州城了好好经营一番营生来的安全?
最后柳姨还是拗不过张黄和李莫名的双重坚持,点头答应了下来。
送别那天,柳姨嘴里骂着孩子大了,管不住了,一点都不让她安心,说这话的时候还时不时地盯着张黄看,搞得自己多爱惹事似的。、
柳姨手攥着靛蓝包袱皮的手背暴起青筋。李莫名的腰上已经拴了三袋干粮,柳姨仍把新烙的荞麦饼往包袱缝里塞。
“这一路千万别赶夜路,别走那些无人走的小道!一切注意安全!”
一旁张黄听了都觉得好笑,都这么大一个人了,长得还五大三粗的,又有修为傍身,脑子也不差,哪个坏人会缺心眼招惹这么一个夯货?
“既然你说要专心修炼,那便要做出点样子,你师父年纪大了,别老是犯浑气他老人家,知道不!”
“山里的天潮,被褥要旬日一晒...!”
“还有到了芙蓉镇记得多去看看你其妙姐,记住没!”
李莫名还处在嫌弃长辈说教的年纪,他架不住柳姨的唠叨,嘀咕了几句便逃似的离开了。
同样离开的还有那一僧一道两位化神高手,走的时候连一声招呼也没打。
只是托李玄真留了口信,说是化神修士身份太过敏感,平时闲云野鹤倒是没什么人管,但是在扬州城这种凡俗的大城市逗留过久,必将引起朝廷的重视。
到时候又免不了派高手来监视、制衡,弄的双方都不自在,还不如早早离开这是非之地。
而张黄算是过了两个月的清闲日子,心思又活络起来,准备再往簸箕山深处探险。
说来也巧,正好好有人要进山抓妖兽,便找到张黄当向导。
那伙人是王显峰介绍的,他凭借着不俗的口才,和高情商,在扬州城上流圈子倒也是混的风生水起,结交了不少大族子弟。
要说大族子弟进山探宝这种事情本是轮不到去找张黄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新手。但凡有点势力的大族,要不自家养着实力不俗的修士作为供奉。要不就有着极强的人脉,可以委托宗门势力保驾护航。
实在不行也会优先去找那些经验老道老山客或是住在山脚下的当地人,也不知道王显峰如何忽悠的别人,居然会请到张黄这里。
簸箕山脚下,白泽趴在张黄肩上,左右闻着什么。而张黄则是扫了一眼面前的几个年轻人,内心暗暗叹气,萌生了退意。
就见上山的道口前,云锦镶玄晶的软轿帘子一掀,先滚下来只嵌宝鎏金笼——笼里关的竟是专嗅妖气的赤瞳雪貂。一位公手里拿着金丝软鞭嚷道:“都警醒些!莫让雪貂皮毛沾了地上的泥!”
闻言便有个下人立马上前,提起笼子,小心翼翼地举着,那恭敬模样就好像捧着他爷爷的骨灰盒似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