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光初破,晓色微明。莫珺与小桂,领着两个孩子,连同哥哥姐姐们,一行人踏上了归途,往那繁华的京城而去。
彼时,正是早春时节,天气犹似顽童,忽暖忽寒。微风轻拂,裹挟着丝丝凉意,似在提醒着人们冬日的余韵尚未完全消散。道路两旁,柳树已抽出嫩绿的新芽,那柳枝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温柔的少女,以她那纤细的手臂,向过往的行人致意,欢迎着他们的归来。
莫珺骑在一匹高大健壮的骏马上,手中紧紧握着缰绳,目光如炬,坚定地望向前方,仿佛那京城已在望,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的身后,小桂端坐在一辆马车上,怀中紧紧抱着暖暖,那孩子在她怀中,似是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与安宁,不哭不闹。优优则坐在车夫的位置上,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一切,仿佛这世间万物皆是新奇之物,值得他细细探究。
莫涵亦骑着一匹马,紧随莫珺之后,他不时地与莫珺交谈几句,言语间带着几分亲昵与关切。星儿则坐在另一辆马车上,手中拿着一本书,目光时而落在书页上,时而抬头望向窗外,那神情专注而宁静,似在思索着书中的奥秘,又似在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莫琳骑着一匹马,与莫三并肩而行,两人不时地交谈着,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那笑容似春日暖阳,温暖而明媚,不知在谈论着何等趣事,引得旁人也忍不住想要凑上前去,一探究竟。紫菀则坐在马车的后座上,手中拿着一个包裹,不时地整理着行李,那动作轻柔而细致,仿佛怕惊扰了包裹中的物品,眼中带着几分不舍与眷恋,想是这漠河之行,给她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
此次漠河之行,收获颇丰。一行人先是勘察出了石油,那黑金般的液体,似是大地的馈赠,为他们的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后来,又遇到了许多难得一见的天山温泉,那温泉热气腾腾,雾气袅袅,宛如仙境。在温泉之中,与猴子们一同嬉戏,那猴子灵动活泼,与人亲近,引得众人欢笑不已。他们还用温泉热饭,那饭在温泉的热力之下,香气四溢,别有一番滋味。途中,遇到了许多珍贵的药材,众人皆是仔细收录,一一绘入药材图谱之中,那图谱渐渐丰厚起来,似是记录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在朝鲜族的村子里,众人有幸参加了回婚节,那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热闹非凡。第一次见到了象帽舞,那舞者身姿矫健,手持象帽,旋转跳跃,帽上的彩带如彩虹般绚烂,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孩子们在这次旅行中,也学到了许多北方的地理特点与知识,他们的眼界得以开阔,心中对这世间万物的认知,又增添了几分深刻与丰富。
“优优,你讲讲这次极光之旅都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小桂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温柔与期待,目光柔和地落在儿子的脸上,仿佛想要从那稚嫩的面庞上,探寻出此行在他心中留下的痕迹。
优优歪着脑袋,那模样甚是可爱,他微微皱眉,似是在努力搜寻着合适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片刻后,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丝兴奋的光芒,说道:“娘亲,我觉得古人诚不欺我!书上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以前总是觉得这句话不过是书生的夸夸其谈,可这次亲身走到这北方寒冷之地,才真切地感受到这里和京城是截然不同的。温度不同,气候不同,生长的药材和植物也不同。这里居住的人们也和京城不同,他们的饮食习惯不同,说话的口音和词语都不同……有太多的不同,是从书本上无法知道的。只有真正走出家门,才能看到这些不同!”
小桂听罢,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明媚。她轻轻点头,说道:“对,优优说的非常好!古人就是体会到这种感受,才会写出这样的名句来留给后世子孙。他们深知,只有通过实践,通过走出来,才能获得新知,获得更加珍贵的经验和阅历。有了这些经验和阅历,就可以总结归纳出自己体悟最深的感受,可以写出来或者画出来,留给后世的人。就像那些名家写的诗词、留下的画作,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承载着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人性的细腻洞察。这些作品,穿越时空,依然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那些久远年代里,人们的情感与智慧。”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那些古代文人的身影,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或挥毫泼墨,或吟诗作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化作永恒的文字与画卷。小桂继续说道:“优优,你这次的收获不仅仅是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更重要的是,你学会了如何去观察这个世界,如何去感受生活的多样性。这些经历,将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陪伴你走过未来的每一段旅程。希望你能像那些古人一样,用心去体验生活,用笔去记录下自己的感悟,说不定,将来你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名家,留下传世之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