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莫珺带着孩子们在林间嬉戏玩耍,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伦之乐时,莫涵、莫琳和星儿已经背上了弓箭和背篓,向着这片充满宝藏的山林深处进发,准备去采摘那些珍贵的药材。
他们刚刚得知这片林子里藏有不少珍贵的药材,这消息如同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热情。此刻,他们的心里满是期待,一心想要多采摘一些,好为家人和族人带回更多的希望与健康。他们脚踩在厚厚的落叶上,每一步都发出清脆的沙沙声,仿佛是大自然为他们的行动奏响的乐章。手里紧握着木棍,他们仔细地拨弄着树根周围的泥土和落叶,眼睛如同探照灯般搜寻着那些可能藏匿着药材的角落。
就在这个时候,星儿突然兴奋地喊了起来:“快看!这是刺五加!”她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拾起一株植物,那植物上挂着一簇紫黑色的珠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刺五加,这个名字在他们的家族中早已耳熟能详。它又名五加参、西伯利亚人参,是一种属于五加科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这种神奇的植物,植株高可达1.5至5米,树皮呈淡灰色或灰褐色,枝干上常常覆盖着一层极细的纵裂柔毛。它的叶子是掌状复叶,由5个小叶组成,小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地排列着锯齿。花期时,它会开出顶生或侧生的总状花序,花冠是黄绿色或淡黄色的,而到了果期,它的果实则是黑色的浆果,直径大约5毫米,种子扁平,呈肾形。
这种植物对生长环境有着自己的偏好。它喜光,耐寒性极强,即使在零下40℃的严寒中也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是温带和寒温带气候区的常客。它对土壤的适应性也很强,但最偏爱那些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或壤土。山坡林中、林缘、沟旁和路边,都是它常见的栖息之所。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刺五加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被人们誉为“东北人参”,其药用功效之多,令人惊叹。它可以益气健脾,对于脾胃气虚、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等症状有着显着的疗效;它还能补肾安神,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等问题效果显着;此外,它具有祛风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等症状。不仅如此,它还能抗疲劳,增强体力和耐力,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甚至还有抗衰老的功效,能够延缓衰老,改善记忆力。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刺五加的神奇之处。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挥发油、鞣质、维生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它抗炎、镇痛、解热、调节免疫、改善心血管功能、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
刺五加的炮制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净制、切片、炒制、发酵等。净制时,需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这样可以使药材洁净,便于调配和成分的溶出。切片的话,将洗净的刺五加根或茎切成薄片,晒干或烘干,这样便于煎煮和成分的释放。炒制时,将切好的刺五加片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表面微黄,这样可以增强其健脾益气的功效。发酵则使用猴头菌或其他菌种对刺五加进行发酵处理,这样可以增强其抗疲劳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此外,刺五加还可以制成多种中成药。刺五加片的主要成分是刺五加浸膏,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等症状。而五加参精则是由刺五加浸膏和蜂蜜制成,具有补气健脾、安神益智的作用,适用于脾肺气虚、病后体虚、精力不足等症状。
然而,使用刺五加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刺五加性温,阴虚火旺者需慎用。它不宜与藜芦同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刻,莫涵、莫琳和星儿站在那株刺五加前,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他们小心翼翼地采摘着,仿佛在采摘的不仅是药材,更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希望与未来。他们深知,这些药材将为他们的家人带来健康与活力,而他们也将继续在这片山林中,寻找更多大自然的馈赠。
他们继续在林间穿梭,手中的锄头和铲子在泥土中翻动,寻找着那些珍贵的药材。突然,莫琳惊喜地叫了起来:“快看!这里还有野山参!”众人围了过去,只见几株野山参从泥土中探出头来,须根如龙爪般伸展,参体饱满,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这几棵野山参挖了出来,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正当他们准备继续前行时,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突然打破了林间的宁静。一声低沉而悠长的“嗷呜”从不远处的山林中传来,那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威严与凶狠,让所有人都不禁打了个寒战。
“是老虎!”莫琳惊恐地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莫涵立刻反应过来,他迅速从背篓中掏出弓箭,沉声说道:“你们都上树,我来保护大家!”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给众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