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花妖小桂 > 第180章 筹建新医馆

花妖小桂 第180章 筹建新医馆

作者:洛水之滨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7-30 13:27:42

好长好长的一个吻结束之后,只见小桂那原本粉嫩的嘴唇此刻变得红艳艳的,宛如熟透了的樱桃一般,娇艳欲滴,让人看了不禁想要咬上一口。不仅如此,她那白皙的脸蛋儿以及修长的脖颈此时也好似被红霞染过一样,红彤彤的一片,活脱脱就是两个红透了的苹果,可爱极了!

此刻,小桂的心简直快要跳出嗓子眼儿了,仿佛一只受惊的小鹿在胸腔里乱撞。她娇柔无力地依偎在公子温暖的怀抱之中,静静地聆听着他那强有力的心跳声。咦?这心跳怎会如此之快呢?难道……公子竟也是因为自己这个小小的花妖而动情至此吗?一想到这里,小桂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不由自主地便咧开嘴角,笑得如同春日里最灿烂的花朵一般,无比开心。

再看那位公子——莫珺,此时此刻,他那张英俊的脸庞之上同样洋溢着满满的满足与幸福的笑容,深邃的眼眸之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深情地凝视着怀中娇羞可人的小桂。

在那满树金黄、香气四溢的桂花树下,小桂和莫珺公子正相依而坐。他们静静地感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和美好,仿佛时间都已凝固。

过了一会儿,两人缓缓开口,开始讨论起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小桂轻轻靠在莫珺的肩头,轻声细语地述说着自己游历途中所见到的种种疾病。那些稀奇古怪的病症,有的令人毛骨悚然,有的则让人深感同情。

随着小桂的描述,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莫珺眼前:偏远山区里因恶劣卫生条件引发的传染病……不仅如此,小桂还详细介绍了各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影响。比如潮湿多雨的地区容易滋生风湿类疾病,等问题。

莫珺认真聆听着,时不时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并迅速在脑海中整理思路。他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小桂的观点;时而眉头紧蹙,思索着更好的解决方案。当小桂讲完后,莫珺便根据她提供的信息,开始有条理地进行总结和规划。他将不同类型的疾病分类归纳,针对每种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同时,考虑到各地地理环境的差异,莫珺也巧妙地调整了资源分配和行动策略,以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那些需要救治的人们。

面对面探讨果然比从书信上了解的更多,两人越谈越激动,干脆回到制药房的桌子前,边讨论,边把重要的想法记录下来。这回莫珺对在南岛和宝岛开设新的女子医馆有了一个适合的规划。从房屋的设计,到各个科室的安排,人员的安排、资金预算等等。

两个时辰之后,夜幕如墨般漆黑,仿佛给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厚重的黑色帷幕。此时,那两个人终于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他们手中紧紧握着厚厚的一沓纸张,那正是精心制定的医馆建设规划方案。

两人并肩而行,在寂静的街道上寻找着可以果腹的地方。不一会儿,他们便发现了一个街边的馄饨摊。摊主熟练地煮着馄饨,热气腾腾的香气弥漫在空中,让人垂涎欲滴。

两人各自点了一碗馄饨,然后坐在简陋的小桌旁等待着。不多时,两碗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馄饨被端到了他们面前。两人顾不得烫嘴,迅速拿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每一口馄饨都包含着鲜美的馅料和浓郁的汤汁,令人回味无穷。

吃完馄饨后,他们付了钱,起身匆匆往医馆赶去。尽管身体有些疲惫,但心中对于医馆建设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回到医馆,他们简单洗漱一番,莫珺便倒在床上沉沉睡去,准备迎接第二天新的挑战。小桂来到外面找了一棵大树跃上树杈,躺好睡下。而猎狗大黄和仙鹤秋秋依然安静地在旁边守护着主人。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了地面之上。莫珺公子早早便起身洗漱完毕,他身着一袭白色长衫,衣袂飘飘,气质儒雅非凡。随后,他召集了此次一同前来的所有人员,并邀请了刺桐城女子医馆的馆长以及数位负责人,众人齐聚一堂,共同召开了一场关于新医馆筹备的重要会议。

当所有人都到齐之后,莫珺公子率先站起身子,他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今日我们相聚在此,乃是为了商讨新医馆的筹备事宜。这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份关乎民生福祉的伟大事业。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将这座新医馆顺利建成!”说完这番话后,莫珺公子用力地挥了挥手,仿佛在为众人加油鼓劲一般。

紧接着,小桂也站起身来,她手中拿着一叠厚厚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只见小桂先是向众人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开始详细地介绍起初步的规划方案。她一边在白色大石板上画,一边有条不紊地讲解着新医馆的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各项设施设备的安排等内容。

待小桂介绍完初步规划方案之后,她抬起头来,看着在场的人们问道:“不知各位对于这个方案可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建议?若有的话,请尽管提出来,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并加以完善。”听到小桂的话语,现场顿时陷入了一片热烈的讨论之中。有人举起手来发言道:“据我所知,咱们即将前往建设新医馆的地方较为贫困,当地可能缺乏优秀的工匠。所以我建议最好能从这边的府城带上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过去,如此一来,便可确保新医馆的建筑质量。”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附和道:“此言甚是有理!而且那边虽然不缺少木料,但考虑到运输成本等因素,其他的建筑材料还是应当尽量就地取材,这样既能节省开支,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