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文若皱眉,对方话中隐含的意思让她拿着塔的手一颤,心脏猛地一跳,连呼吸都忘记了一瞬。
“仙者,本是修行之人领悟天地大道后,再淬炼自身,以内求,为一方天地之逍遥!”
“悟道者,方可成仙!”
云溪一抬手,灵气凝结的小人嘭的一下出现在两人眼前,它如凡人一般耕作狩猎,虽平淡安稳,却亦浑浑噩噩不知其所。
却在某一日,它坐于田埂上忽领悟草木生长之道,于是引天地之机相助,羽化为仙。
“你是说先悟道后成仙?”文若皱眉,这与现今修行者追求的道心很是相通。
云溪闻言却摇头,她看着文若,想了想再继续说道。
“修行之途,是引天地之灵锤炼自身,恍若盛水之器皿,天资只决定了素坯的大小,后天淬炼后方才见真章。”
“你对自身的淬炼决定了你能使用的力量,而对天地之道的领悟决定了你能调用的力量。实力的强弱与个体的强大相关,却与那所谓的修行等级无关!”
“你们被等级桎梏,过于执着于等级的突破,而忽略对天地之道的感悟,所修多为术法,而非道法,颠倒了因果亦抛弃了重点。”
“虽是同样的以灵气施法,悟道者只需以自身灵气为引,便可调用天地自然之力。而执于术者只倚靠自身积蓄之力量,人力有时尽,自然无法长久。”
“不对啊!”
初闻云溪话中之意,文若只觉脑中有万千嗡鸣作响,她抬手赶紧阻断了她的话说道:
“你说的这些,好似仙只是修行者随意便可抵达的一个境界,而非需要经过九天雷劫淬炼,褪却凡胎**,才能羽化为仙?”
她瞪着异色的双眸,盯着眼前这器灵。
它可知它所说的话是在直接颠覆整个九州的修行体系。
云溪很自然的点头,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所说的才是真正正确的。
“若你悟道后,持道修行,淬炼己身而不懈怠。内修已成天地,外求已通天理,自然遨游天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超脱世外,不老不死!”
“因到那时,你本身便已自成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又怎会再需要外物的助力!”
此话恍若惊雷,炸响再文若耳中,这些话分明与她所学所知的修行之道全然不同,甚至可以说的上是“邪道”。
可不知为何,文若却不能反驳此事,因为她所说的其中自有真意。
“可若如你所说的那般,此界为何从未出现真正的仙,那么飞升又是为何!”
“其中缘由,我并不知晓,但万年之前此界中修行者尚有悟道修行者!”
“但到现在,却再未出现过。”
文若若有所思,九州之上修行者中似乎确实许久未有人飞升过了。
若以书中世界看,这只是作者为了凸显女主特殊的剧情。
而以现实来看,这其实就是整个世界的修行者在传承迭代中误入歧途了。
所以才导致近万年来都没出现过飞升成仙之人。
可这也有漏洞!近万年的时间,九州之中定然有出现过悟道之人,却为何竟也并未出现得道成仙者。
这个疑惑,云溪自然无法回答,她只是一个器灵,而非通晓万事万物的神兽白泽。
“此事,你且记在心上便好,你才悟道,所求所行皆未明,不必对此强求,踏实修行,淬炼自身,一切顺其自然便好。”
云溪看着文若,面容带笑,话头忽然一转,笑叹道:“不过,虽如此,打开万象玲珑塔,却也是足够了!”
“大道万千,虽各有不同,却殊途同归。”云溪说着,挥袖一扫,万象玲珑塔已悬浮于文若身前,她同时道:“你所修之符箓,本就是赦令之法的衍生!”
“吾主,闭眼!”云溪说着的同时,葱白的指尖,快若闪电的在文若眉心一点。
文若只觉眉心处一凉,眼前就是一黑,她心中一紧,下意识防备起来。
下一瞬,却见漆黑的空间中一团火凭空燃烧了起来。它们在虚空中快速蔓延燃烧,一笔一划,勾勒出赦令二字。
明明不见多余的灵气波动,眼前这漆黑空间却在字成的瞬间与赦令二字产生了关联。
千丝万缕,虽不可见,却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道韵。
那赦令便是水中之鱼,在此刻被整个世界滋养。
那火焰一闪即逝,却清晰的映入文若的双眸,她感受着那道若隐若现恍若潮汐相互吸引容纳的灵气波动。
不自觉的伸手沿着火焰消失的痕迹,灵气在她指尖凝结,却与以往汹涌的汇聚不同。
只如溪流般轻缓,随着她的动作而动;又如灵气织就的网,被她勾起一丝线,牵一发而动全身。
文若猛地睁眼,她找到了这一方天地中的灵之根源!
多重阵法之下的小院中,一个令字在文若指尖化作光点消失,无形的震颤在这个小院中回荡。
涌动的灵气在文若的目光下停止了下来,她能看到沐浴在灵气中的草木呼吸,整齐石板下大地的轻颤,以及运转在这一亩之地的天地规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