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的元神共感,等于直接绕开了轮回镜的隔离,使得夫妇俩能够重新建立起联系,双修功法得以运转,也能通过心声进行交谈。
如若没有这二者,姜墨和孟初染完全不可能通过轮回镜的考验。
就抛开轮回镜针对双修功法的限制不谈,假如让姜墨独立去思考“转世轮回”的话,估计他会很难从自己钻的牛角尖里走出来。
若是要说至今都来历不明的《灵犀》,到底算不算他们“护航功法”。
算肯定是算的……
不过,《灵犀》的代价也摆在这里。
从第三境界琴瑟和鸣开始,
《灵犀》就已经在实质意义上,让姜墨和孟初染成为了所谓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不论是他们的“本源金丹”,还是他们所搭建的“真意领域”。
都在强调这种“捆绑效应”。
就好似阴阳相生的法则,需要彼此共存。
在修炼《两仪造化真经》后,姜墨和孟初染就都各自失去了单独修炼的自由。
提升修为必须要通过双修。
如今结丹后,就更是如此。
若是象征阴阳两端的金丹,无法进行共鸣,那别说修炼,就连运转自身灵力都会受阻。
最让人无语的是,
就是姜墨和孟初染的“真意领域”,似乎必须要两人同时在场才能释放。
再加之各自原本所掌握的天道真意,经由“阴阳论证”,都被完全整合进了“阴阳两仪”的体系,如今已是无法单独使用。
比方说,以山河之真意构建的真意领域,必须要先以阴阳两仪之真意,搭建出完整的真意领域后,才能进行叠加施展。
其实这个也可以理解。
因为天道真意都具备其独特性,所以即便掌握多种天道真意,也无法同时构建出两种真意领域,顶多是轮番施展。
阴阳两仪之真意的体系整合,较之前者,或许是会更好些……不过前提是,真意领域必须要两人同时在场,才能完成搭建。
也就是说,
想要释放山河真意的领域,得先把阴阳两仪的领域施展出来,但想要施展阴阳两仪的真意领域,就必须要两个人同时在场……
这样,问题就来了。
假如哪天姜墨不得不和孟初染分开一段时间,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要被迫成为一位无法使用真意领域的完美结丹?
直白点说,
现在姜墨和孟初染单拎出来的强度,估计得和寻常结丹修士坐一桌。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结丹之际,夫妻俩“命运共同体”的特征,进一步得到加深……直接点说,是《灵犀》突破到了第四境界——比翼连枝。
“比翼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
现在姜墨总算理解了这句总纲的意思。
这可不得两两齐飞嘛,因为比翼鸟单独拎一只出来,是残疾啊!
无可争议的强绑定说是。
二次元手游卖卡骗氪,都不带这样的!
……
难道《灵犀》越修炼到后面,就越是负提升了吗?
这肯定不至于。
修炼速度依旧会伴随境界的提升而提升。虽说姜墨和孟初染都没有试过,但是如今他俩修炼的速度,应该已经赶超了天灵根许多。
在论证阴阳的过程中,《灵犀》的强绑定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助益与容错。
除此之外,
就像在突破至第三层时,姜墨和孟初染都获得了心声交流与感知方位的能力,突破第四层后,这种玄妙效用,也似乎再次发生了质变。
至于具体是怎样的……
尚需尝试。
……
回家的路上。
姜墨和孟初染,御剑停在半空。
“我就在这里等着。娘子,你且先行一步吧!”
孟初染欲御剑离去时,还是回头看了眼姜墨,神色古怪地说道:“你确定,这法子真的能成功?”
姜墨含笑摇头道:“先试试看吧,我也没法确定。”
“行吧,那我就先回去了。”
姜墨御剑站在原地,眯着眼睛望着朝着谷雨峰方向疾驰而去的孟初染,直至重岩叠嶂间再也看不见桃红色的身影,才收回目光。
继而,他凝视着戴在无名指上的婚戒,像是在储物空间内寻找着什么。
片刻后,他的手里就多出了一件浅粉色的……肚兜。
光天化日之下,把女修的肚兜拿出来品鉴,的确有违公序良俗。但姜墨也没办法,毕竟想要验证“那个猜想”,必须要有一件对方的贴身物件才行。
这件他在几年前顺来的肚兜,恰好就可以派上用场。
姜墨把手中布料放在鼻尖处轻嗅。
而后,闭上了眼。
直至重新睁眼时,眼前却已是三色花海,而他的身边,就是刚御剑到家的孟初染。
没错。
继方位感知和聆听心声后,《灵犀》达到比翼连枝的境界,所赋予的新技能。
姜墨姑且将之称为——“同心传送”。
就像刚才操作的那样,不管对方身在何处,仅需闭上眼,全神贯注地回想对方的显着特征,就能在瞬间传送至对方的身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