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五叶微微点头,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虚弱的笑容,向宁荣和张先生表示感谢。
张先生转身对宁五叶的同伴说道:“你送他回家吧,路上注意点。
跟他家里人说一声,这几天让他好好休息,别再操劳了。”
同伴连忙应道:“好,先生,您放心吧。”
书院已经放学,学生们大多都已结伴离开。
宁五叶在同伴的搀扶下,缓缓走出校园。
一路上,微风轻轻拂过,路边的花草随风摇曳,可宁五叶却无心欣赏这春日的美景。
他满脑子都是刚才发生的事情,自己怎么会突然昏倒,又为何会那种出现奇怪的状态,他怎么也想不明白。
两人脚步匆匆,很快就来到了宁五叶家。
同伴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宁五叶的父亲看到儿子虚弱的样子,脸上顿时露出担忧的神色。
同伴赶忙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并转达了张先生的叮嘱。
宁五叶的父亲连声道谢,将宁五叶扶进屋内,安顿在床上休息。
看着儿子苍白的面容,他心疼不已。
宁五叶在家中排行老五,身为老幺,备受全家人的宠爱。
尽管男孩子需要承担一些家务,但因他年纪尚小,家人总是格外关照,平日里分派给他的,也不过是些轻松的活儿,比如帮忙擦擦桌椅、整理一下庭院花草之类。
此刻,宁五叶身体不适,自然无需再做家务。
叶父接过药方,便赶忙去厨房熬药。
只见他熟练地将药包打开,把各种药材一一放入砂锅中,添上适量的清水,随后坐在灶前,耐心地守着炉灶,时不时拨动一下柴火,神情专注。
就在这时,宁五叶的三个姐姐提着刚买的糕点果脯回到家中。
她们一进门,便从厨房里的父亲口中得知了弟弟生病的消息,急忙赶到宁五叶的房间。
看着躺在床上略显虚弱的弟弟,姐姐们的眼中满是心疼。
大姐率先打开手中的纸包,拿出一块精致的糕点,递到宁五叶嘴边,温柔地说道:“小弟,吃点糕点,这可是你最爱吃的桂花糕,刚出炉的,可香啦。”
二姐也跟着拿出一包果脯,笑着说:“还有这个,酸酸甜甜的,吃了能开胃。”
宁五叶看着姐姐们关切的模样,心中暖意涌动,接过糕点和果脯,轻声说道:“谢谢姐姐们。”
宁五叶的母亲匆匆赶回家中。
一踏入家门,便瞧见三个女儿正围在小儿子床边,亲昵地与他分享着糕点。
小儿子宁五叶半靠在床上,脸上虽还带着些病容,但嘴角微微上扬。
叶父见妻子回来,赶忙迎上前,低声将宁五叶昏倒及诊治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母亲听闻小儿子得病,心中一紧,眼中满是担忧。
若在往常,看到女儿们这般聚在一起,没有去温习功课,她定会严肃告诫,督促她们多用功读书。
可此刻,看着病床上的小儿子,她此时训斥女儿们不合时宜,到嘴边的话便又咽了回去。
三个女儿眼尖,瞧见老娘进门,纷纷停下手中动作,赶忙起身,乖巧地走到母亲跟前打招呼:“娘,您回来啦。”
母亲看着懂事的女儿们,心中的担忧稍稍缓解了些,微微点头,说道:“你们照顾好弟弟,我去看看药熬得怎么样了。”
说罢,便转身朝厨房走去,脚步匆匆。
叶父见妻子要去厨房,赶忙跟了上去。
哪有女人进厨房的道理。
叶父一脸温和地对妻子宁文杰说道:“文杰,你去歇着吧,药我盯着就行。
你忙了一天,也累了。”
说着,叶父从桌上拿起碗,倒了一碗水,递到宁文杰手中,体贴地说:“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宁文杰接过水,仰头喝完了,她奔波了一天,此刻略感疲惫。
宁文杰身为猎户,每日穿梭于山林之间,靠打猎获取收入,补贴家用。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身份——小说家。
闲暇之余,她便沉浸在写话本子,然后投稿赚取稿费。
这两份营生,虽辛苦,却也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
喝完水后,宁文杰点了点头,对叶父说道:“那辛苦你了,盯着点火候,别熬糊了。”
说罢,她转身走向自己的书房。
书房里摆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摞摞写满字迹的纸张。
宁文杰坐在书桌前,稍作沉思,便提起笔,继续创作她的画本子。
房间里安静极了,只有笔尖在纸上摩挲发出的沙沙声。
而叶父则守在厨房,专注地看着药锅,时不时揭开锅盖查看。
宁文杰的书房布置简洁却不失雅致,靠墙而立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各种市面上流行的话本子、还有各种杂书,可谓是应有尽有。
平日里,叶夫君在书房主要负责打扫卫生。
打扫书架时,小心翼翼地拂去每一本书上的积灰,动作轻柔而细致。
书架在他的打理下,始终一尘不染,那些书籍也整齐排列,静静散发着墨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