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458章 他可不是吃素的

鉴于京城风云杂报是新鲜事物,又是苏润提出的,自然而然划归了张世的经营司。

张世欣然应允,并道:

“活字印刷术真正迈出了推广向大炎各省的第一步。”

一直以来,玉泉六子研究的物什,大多都风靡大炎,唯独活字印刷不死不活。

饶是灵活多变的张世,都一筹莫展。

没想到,一份杂报就扭转了局势,果真世事无常。

苏润点头:

“这么一来,我们杂报的印刷效率就可以大大提升。”

“一旬发行两期报纸,除了让昌永以户部的名义,跟京城内售卖笔墨纸砚的铺子合作,让他们代卖外,还可以雇些需要贴补家用的老弱妇孺,允许她们凭户籍,以低价购入报纸,沿街叫卖。”

梁玉自从五年前去柳林村帮着撮稻穗后,深知民生艰难。

听此,他主动开口提议:

“要不初期就允许他们直接卖,做好登记,卖不完的再拿回户部,到时候凭卖出的杂报数,给他们结算工钱?”

“反正户籍不能造假,几份报纸不能吃不能喝的,出不了什么大事。”

苏润用的是做生意的思维,梁玉用的是雇佣合作的思维。

前者官府省心,后者百姓省心。

但无疑,后者的风险要稍微大一些:

就算还魂纸和活字印刷降低了成本,但也不可能两三文一份杂报,若是有贪图蝇头小利又走极端的百姓,白拿了报纸去卖,赚完钱后不回来,再或者将报纸弄脏弄丢,谎称没卖到钱等,经营司也不好办。

这些可能的确存在。

但梁玉的提议却是能真正帮到那些饭都吃不饱的穷苦百姓。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

苏润深知未来一切不可估量,略略思索过后,很快下了决定:

“那就把润和璨之的想法结合一下,出不起钱的,前三个月允许他们按照璨之说的办,但免费的就会不珍惜,所以毁坏、脏污之类的,必须他们自己承担。”

只要勤快些,三个月足够积累原始资金了,后面还是得归到苏润那套管理方式。

荀阳十分认可:

“这个办法不错,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但也得有些人情味儿。”

“大炎没有这方面的律例,老弱妇孺又最容易被人欺负,本官稍后请旨,让刑部拟定律法,保驾护航。”

说着,他目带赞赏,玩笑道:

“怎么也不能浪费了你们几个的爱民之心啊!”

这下好了,刑部尚书张明哲还没搞定韩全的事情,就又招来了新的公务。

荀阳拿了份空白奏折,开始给熙和帝上奏请旨:

他们商量是他们商量,这种大事,还是得熙和帝点头才成。

何况,张世的经营司做得风生水起,原本就人手紧缺,如今还要再忙杂报,又是印刷坊,又是售卖安排、登记造册的,肯定还得添人。

思及此,荀阳思索片刻,提议此次恩科,扩大取中范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自从苏润出现在赵叡视线里后,朝廷官员就跟迎来了克星一样,一批批人受到牵连,下狱、降职、外派,各部人手一味缩减。

即便是在翰林院坐了几年冷板凳的庶吉士们,被提上来不少,依旧补不上缺口。

偏生苏润这边一个又一个主意接连不断的冒出来,都需要人去执行。

如果不从恩科里选材填补后备官员,还能怎么办?

荀阳提着笔‘唰唰唰’,写奏折写到飞起。

而另一边,三子凑在一处,分配版面任务。

苏润的身份和头铁属性,让他果断揽走了最招人恨的杂谈板块:

“明日润就把这部分写出来。”

也让这些勋贵知道,他可不是吃素的!

张世负责广告刊登和整个杂报的具体落实部分:

“经营司的纸张和活字印刷都是现成的,明日世下朝去找崔尚书,要个印刷坊,把场地和人手的问题解决,就可以直接干了。”

“先确定好位置,再说版面费。”

诗词歌赋就暂且交给了爱好此道的梁玉:

“玉明日就去找秦夫子,请秦夫子帮忙在国子监提一提,再去会馆走一趟。”

“来年会试不日将至,一定会有很多书生想借此机会,大展才华,扬名天下。”

“我们这杂报说不准比冬日蔬菜赚得还多!”

至于朝廷政要,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他们说的也不算,还是得听熙和帝父子的,执笔者无非就是润润色,写个文章而已。

但荀阳闻言,直接指定梁玉写,理由是:

“闭门思过多日,才学不进反退,多写几篇文章有益无害。”

就这样,梁玉身兼双职,要死不活地迎难而上了。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

苏润要刊登勋贵家宅私事,一定会引来勋贵反对。

所以前期肯定是他们几个亲自来:

苏润打头阵,梁玉和张世分担火力,等到后期杂报稳定,勋贵们认命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转交他人负责了。

三人商量完,差不多就到酉时,可以下值了。

虽然上峰还没写完折子,但苏润三人却很自觉的收拾好东西,轻手轻脚的回家了。

等荀阳放下毛笔,抬眼一看,屋子里就只剩下他一个:

“这群小兔崽子,跑得还真快!”

但他也不遑多让,命小太监将奏折送去紫宸殿后,自己也麻溜走了,完全不打算当面跟他姐夫说。

因此,等熙和帝看完奏折,打算叫来荀阳四人详细问问,却得知四人全都出宫时,也是哭笑不得。

他只能转头跟儿子商量着第一期杂报的内容,立好规矩。

朝政纲要好说,熙和帝勾了几个希望传入民间的政事,剩下的就交给梁玉领悟上意了。

诗词歌赋这部分,赵叡要求严格把关,不能有与朝廷作对的内容。

杂谈这一块,赵叡怕苏润玩过火,亲自画了几道红线。

至于赵翊的亲事,父子俩商议过后,也同意了。

有赵翊做挡箭牌,苏润的压力也小些。

“佑璋身为亲王,他的事都可以登在杂报上,靖远公府不过是臣子,难道比皇子还尊贵吗?”

喜欢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请大家收藏:(ixmao)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