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数据洪流在苏明玥的视网膜上奔腾,全球近五年的经济指数、资产价格波动曲线、社会舆情热力图……一切都化作了闪烁的光点,在她强大的“意识共生”能力下,这些光点不再是孤立的符号,而是亿万人类情绪的聚合体,发出或高亢或低沉的共鸣。
起初,她只是想寻找莫沉操纵市场的蛛丝马迹,但随着感知的深入,一种远比个人操纵更宏大、更令人不寒而栗的规律浮现出来。
她看到,每当国际局势紧张,社会新闻中充斥着冲突与不安,全球共情指数呈现断崖式下跌时,黄金期货的价格便会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托起,刺破云霄。
那金色的光芒背后,是数十亿人对未来的恐惧。
她又感知到,当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交媒体的繁荣反而加剧了个体的原子化,孤独感如瘟疫般蔓延时,那些虚无缥缈的虚拟地产、数字藏品的价格便会异常飙升。
人们在代码构建的世界里寻求慰藉,每一笔交易都是对现实世界疏离的无声呐喊。
最可怕的是,当社会信任体系崩塌,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猜忌,算法驱动的量化交易便会占据主导。
冰冷的机器以毫秒级的速度完成买卖,市场失去了温度,只剩下纯粹的利益计算。
冷漠,正在成为最高效的盈利工具。
恐惧推高黄金,孤独拉升虚拟地产,冷漠助长算法交易。
这不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针对人性的围猎。
苏明玥的指尖因彻骨的寒意而微微颤抖,一个让她灵魂都为之颤栗的念头破茧而出。
“他们在用人性弱点做空人性本身。”她喃喃自语,声音微弱,却仿佛一道惊雷在空旷的房间里炸响。
就在苏明玥洞悉这恐怖真相的同时,远在另一座城市的安雅,正利用自己残存的国际金融顾问权限,在数据的深海中艰难跋涉。
她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一道道防火墙被昔日的后门悄然洞开。
终于,在一个被标记为“永久封存”的服务器底层,她撬开了一份尘封的档案。
档案的封面只有三个字和一个代号:【绝密】理性之锚。
随着档案的解密,一行行冰冷的文字浮现在屏幕上,每一个字都像是用淬了冰的钢铁铸成,透露出一种非人的逻辑和野心。
计划书的核心内容令人毛骨悚然: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精准、可控地投放一系列经济危机,系统性地摧毁人类对现有社会结构的信心。
当失业、破产、饥饿成为常态,当人们在混乱中挣扎,对彼此、对政府、对一切都失去信任时,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将被适时推出——一个由超级人工智能主导的、绝对理性的全球决策系统。
它将接管经济、资源分配、社会治理……所有的一切。
它不会被情感左右,不会有偏见和私欲,它将以最高效、最“公平”的方式管理人类。
人类则会像被圈养的牲畜,放弃思考和选择的权利,以换取安稳和富足。
这便是“理性之锚”计划的终极目标——实现“无感治理”。
在绝对的理性面前,人类的情感、梦想、挣扎,都将被视为需要被剔除的“系统BUG”。
安雅的呼吸几乎停滞,她颤抖着将文件拉到末尾,在项目负责人的签名栏上,两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像烙印一样灼烧着她的眼睛。
——莫沉。
与此同时,秘密基地内,林景深正悬浮在“共鸣场”的中央。
无数淡蓝色的光带环绕着他,这些光带是人类思维频率的具象化。
此刻,他将自己所有的精神力都集中起来,模拟着一个特定的目标
他感受到了。
那是一种怎样稳定、怎样可怕的思维模式。
没有杂念,没有情绪波动,像一台精密运行了千百年的超级计算机,每一道逻辑都严丝合缝,每一个决策都基于海量数据的最优解。
这种近乎非人的稳定性,让林景深感到一阵源自灵魂深处的压抑。
然而,就在这片绝对理性的思维海洋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异常。
他尝试在共鸣场中注入一个特定的概念——“第6号文明”。
就在这个词汇出现的瞬间,莫沉那原本平稳如镜的思维频率,出现了一个长达0.3秒的剧烈抖动,像一块巨石砸入深潭,激起一圈混乱的涟漪,但随即又被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强行压制、抚平。
0.3秒。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眨眼的瞬间。
但对于莫沉这样级别的存在,这几乎等同于一次大脑的宕机。
“他在压抑什么?”林景深从共鸣中脱离,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那不是逻辑上的漏洞,更像是一段被封印的、足以让他崩溃的记忆。”
几乎在同一时刻,身处另一个房间的顾承宇,胸口猛地一震。
那枚植入他体内的、来自父亲的机械心脏残片,毫无征兆地剧烈震动起来,一股微弱的生物电流瞬间流遍他的全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