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科幻 > 我眼中的宇宙世界 > 第601章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十)--联合探查会议

全息投影会议室悬浮于地球同步轨道的星际议会环形舱内,

张韵博士的指尖正触动着银河系悬臂状的全息星图。

星图中央的红色标记闪烁着1500亿光年的坐标参数,

这相当于可观测宇宙直径的1.5%

各国提案

中国代表李和平博士:曲率通道跃迁方案

他展示出超弦理论模型:"我们研发的十一维膜震动调谐器

已能稳定维持0.03光年/秒的曲率泡,

建议采用'星际蒲公英'播种计划——发射包含1亿个纳米探针的智能云团,

每个探针搭载真空零点能提取模块,通过量子纠缠通讯实时回传数据。"

美国代表回应:军事化探测与超维生命体投射

"别忘了1500亿光年外的未知威胁可能性",

美国代表约翰·霍金斯调出历史档案,

"公元25世纪‘外星激光袭击事件’导致火星殖民地瘫痪的教训,

我提议先发射携带反物质武器的无人探测舰,

建议采用‘三阶段侦查协议’..."

全息影像突然切换为克莱因瓶结构,约翰·霍金斯激活生物芯片:

"利用我们在γ-43星云发现的超空间生物模板,

可将科考队意识转化为高维玻色子形态,

预计12个地球年完成投射——这与NASA当年推迟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异曲同工"

(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暗示对技术主导权的志在必得)

俄罗斯代表:黑洞弹弓计划

厚重的斯拉夫口音伴随中子星碰撞模拟画面响起:

"在船底座η星云部署反物质推进器,

借助NGC3324区新发现的微型黑洞引力弹弓,

可将探测器加速至0.999c。"

日本代表:时空褶皱探测器

纤细的机械臂在星图上划出斐波那契螺旋:

"建议采用自复制纳米机器人构建柯伊伯带规模的干涉仪阵列,

利用时空褶皱效应进行量子成像。

就像解决宇宙总统竞选的计票难题,精确度可达普朗克尺度。"

(和服袖口中的量子芯片持续计算着各国提案的胜率)

印度:文明信标解码

突然插入的梵文数据流扰动全息场:

"根据在HDd超级地球的考古发现,

该坐标与古吠陀文献记载的'梵天脐点'高度吻合。

建议先发射包含108种数学基元的黄金唱片,等待主动式回应。"

(额头朱砂痣闪烁着暗物质感应器的微光)

英国代表:量子观测者伦理

茶杯与星图产生量子纠缠现象:"诸位的方案都忽略了观测者效应

——1500亿光年外的文明可能早已通过冯·诺依曼探测器监视我们。

法德联合提案:真空衰变通讯

突然出现的埃菲尔铁塔与勃兰登堡门全息模型交融:

"我们联合研发的真空相变发射器能创造局域性伪真空泡,

通过改变时空曲率传递信息。

但需注意避免引发链式衰变——就像处理空间站泄漏事故那样谨慎。"

(双方代表的手指在桌下完成三次量子加密握手)

随后,俄罗斯-印度提出联合方案:生命体同步适应技术

俄罗斯代表奥尔加与印度代表辛格共同提交方案:

"借鉴HDd超级地球的大气改造经验,

我们已开发出基因嵌合型宇航员

——将水熊虫抗辐射基因与人类神经网络结合。

建议派遣这类强化人作为先遣队,他们能承受99%已知宇宙射线。"

日英法德技术补充提案

日本:"采用微型黑洞推进器的纳米探测器群可率先抵达,

就像公元6036年总统选举的高精度票数统计系统,

百万个探测器通过量子纠缠实时回传数据。"

英国:"必须遵守《星际接触第一守则》,

建议搭载跨文明语言学AI,参考复活节岛古文字破译模型。"

法国:"艺术基因库不可或缺!携带地球文明全息档案,

包括从原始洞穴壁画到量子艺术的340亿件作品。"

德国:"根据暗能量分布模型,需重新计算航线上的空间曲率,

现有跃迁坐标误差率可能高达0.003%..."

经过大家多方讨论,总结如下:

技术矛盾焦点

能源需求:美国方案需消耗整个猎户旋臂的暗物质储备(约10^56焦耳)

时间悖论:俄罗斯方案将导致探测器的相对论时间膨胀达到1:

伦理危机:日本纳米机器人可能触发银河级灰蛊灾难

政治博弈:中国提议的探针云包含隐性文明评估系统

【技术细节】

星际距离:1500亿光年(暗物质曲速引擎理论值)

探测设备:第12代侦察舰队(搭载暗能量传感器)

通讯延迟:实时全息投影(通过量子纠缠中继站)

【伦理争议】

法国代表:"是否该先与该星球原住民沟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