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科幻 > 我眼中的宇宙世界 > 第593章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二)

地球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经过100年之后,时间定格在公元2156年,

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更高层次,不仅仅应用到人们的工作、生活,

更是扩展到到了军事科技领域,中国当时已经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军团,

涵盖了所有相关军事战舰、战机、武器等等领域。

在当时,中国的军事已经是全球最先进的国家。

2156年未来中国全景描绘

军事科技巅峰:AI军团重塑战争规则

情景画面:

北京中央AI指挥中心的全息屏幕上,

实时投影着太平洋舰队的作战画面

——由量子计算机驱动的「天穹级」战舰群以纳米级精度组成防御矩阵,

搭载反物质护盾的「玄鸟」无人机群掠过电离层,

AI战术系统在0.3秒内完成对敌方舰队的战术推演。

上海陆家嘴「天穹军事展示馆」穹顶下,

悬浮着由AI核心「玄黄-9」驱动的量子战舰残骸,

其表面覆盖的纳米级能量护盾在全息投影中折射出虹彩。

西北戈壁的「天工-7」超导靶场,

AI指挥官「墨子」正指挥六架「鲲鹏-X」反重力战机进行超音速协同演练,

机翼划过的空气因等离子推进器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色电离轨迹。

青藏高原深处的「昆仑-21」地下要塞,

AI医疗兵「女娲」正用神经接驳技术修复士兵的量子纠缠通讯模块,

其瞳孔中跃动的全息诊断数据流与人类伤员的生物电信号形成诡异的共鸣。

内心感受:

自豪与敬畏:士兵王磊盯着作战屏幕,指尖微微发颤,

AI的决策速度远超人类直觉,但这也让他陷入矛盾

——当战争完全由机器主导,人类的生死权柄是否已悄然转移?

科学家的焦虑:首席AI架构师林雨桐在深夜实验室反复调试「混沌算法」,

她知道这套系统能预测敌方动向,

却始终无法突破「道德约束模块」的瓶颈——AI是否该拥有自主开火权?

对话片段:

「指挥官,东经135°海域发现异常能量波动,建议启动『归零者』协议。」

「驳回,先进行电磁脉冲干扰。」

「警告:对方已激活暗物质引擎,传统武器无效。」

「那就让『天罚』系统接管。」

全球的新能源循环经济发展也到了极致,

唯一缺陷就是能量转换体系始终未能突破,

因缺少一种非常关键的能量元素,无法持续开发利用新能源。

经过全球科学家多方研制,亦未能合成成功,全球能源利用处于瓶颈期。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越来越高,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未能突破,

逐渐满足不了全人类能源的需求,

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也越来越高,全球进入到能源争夺之中。

各国的能源均处于紧张时期,全球为争夺能源,不断爆发局部战争。

能源困局: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拉锯战

情景画面:

上海能源交易所的穹顶下,全息投影显示着全球能源供需图:

非洲沙漠的太阳能矩阵因沙尘暴瘫痪,

北极圈的核聚变站因冰层断裂停摆,

而中国西北戈壁的「青鸾」风能矩阵仍在稳定运转,

但其能量转化率始终卡在82%的临界点。

北京「太极环」生态穹顶内,

藻类发电站的生物膜在人工太阳照射下呈现翡翠色波浪,

但能量转换效率始终卡在78.3%的临界点。

珠三角「南海之链」漂浮城市,

海水裂解制氢厂的巨型反应堆外壳布满蛛网状裂痕,

工程师们发现氦-3催化反应的量子隧穿效应存在无法解释的能量损耗。

青海「盐湖矩阵」储能基地,

数万面六边形光伏板组成的几何矩阵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但夜间储能效率的15%缺口始终无法填补。

中国科学院「太极院」穹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林家栋在全息日志中写道:

「我们穷尽算力模拟了10^15种元素组合,

但那个缺失的『X因子』始终藏在量子泡沫的褶皱里。」

实验室墙上的全息屏循环播放着爱因斯坦1932年的演讲片段: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下方是最新失败的元素合成数据

——第9273次实验中,反物质约束场在0.3纳秒内崩溃。

战争迷雾中的文明对话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方AI外交官「伏羲」

与俄罗斯「冬宫-7」AI进行量子加密谈判,

全息投影中的双方代表都保持着永恒微笑:

伏羲:「我们愿以三座生物能发电站换取贵方在北极航道的通行权。」

冬宫-7:「贵方的『清洁』能源正在杀死北冰洋最后的磷虾群落。」

上海天文台,天体物理学家在观测笔记中记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