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儿童睡前小故事 > 不断进步的贝尔

儿童睡前小故事 不断进步的贝尔

作者:畅通无阻的宗维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8 22:13:19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六岁的亚历山大·贝尔总爱把耳朵贴在鹅卵石路上。每当有马车经过,路面传来的震动就像神秘的鼓点,让他兴奋得直拍手:“妈妈!声音会在石头里跑,你快听!”

母亲摸着他卷曲的头发,笑着递来一块麦芽糖:“小耳朵真灵,不过该去帮爸爸整理标本了。”贝尔的父亲是语音学教授,家里摆满了装着蝴蝶、甲虫的玻璃盒,还有画满奇怪符号的手稿。贝尔常常踮着脚,看父亲对着大镜子研究发音时嘴唇的形状。

十二岁那年,贝尔跟着家人搬到伦敦。在新学校的操场上,他发现小伙伴们玩的游戏很特别——用锡罐子和绳子做成“土电话”。“喂!喂!你能听见我说话吗?”当朋友的声音顺着绳子传来时,贝尔的眼睛亮得像星星:“声音真的能在绳子里旅行!”

放学回家,贝尔翻出父亲的工具箱,把厨房里的铜锅、晾衣绳全用上了。他在阁楼里挂起歪歪扭扭的“电话网”,冲着这边的锅大喊:“弟弟!快数到十!”弟弟查理在另一个房间对着锅发愣:“什么?你说的是‘树上有鸟’?”

“肯定是绳子不够长!”贝尔不服气,把绳子从阁楼垂到院子里。结果话音刚落,晾衣绳就被风刮断了,铜锅“咣当”一声砸在花盆上。母亲举着扫帚冲出来:“亚历山大!你又把厨房弄得一团糟!”

但贝尔没有放弃。他开始泡在父亲的书房里,啃那些厚厚的声学书籍。书页上的公式像跳舞的蚂蚁,他就用铅笔在空白处画满小问号。“爸爸,为什么声音有时大有时小?”他晃着父亲的胳膊,“是不是和空气的振动有关?”

父亲放下手中的标本,指着窗外的风铃:“你看,风越大,铃铛晃得越厉害,声音也就越响。”贝尔若有所思,连夜用铁皮做了个会“唱歌”的圆筒。转动手柄时,锯齿状的边缘刮过纸片,发出“嗡嗡”的怪声。虽然邻居家的狗被吵得狂吠不止,他却开心地在本子上记下:“振动频率越快,声音越高!”

十六岁时,贝尔在聋哑学校做义工。他教孩子们用手感受喉咙的振动来学说话,却发现很多孩子连微弱的声音都听不见。“要是能把声音变大就好了。”贝尔对着空荡荡的教室叹气。角落里,一个叫艾米丽的小女孩突然扯了扯他的衣角,递来一张画——纸上歪歪扭扭画着两个连在一起的大喇叭。

“这是......声音的桥?”贝尔眼睛一亮。他立刻跑到废品站,捡回生锈的铁管和破旧的喇叭。在闷热的地下室,他把铁管接成螺旋状,喇叭对着喇叭固定好。当他对着一端轻声说“你好”,另一端传来的声音竟然真的变得响亮又清晰!

“成功了!”贝尔冲出地下室,却在楼梯口摔了个跟头。膝盖擦破了皮,他却顾不上疼痛,举着自制的“扩音器”在校园里奔跑:“快来听!声音会‘爬坡’!”

1874年的冬天特别冷,贝尔的手指被冻得通红,却依然在实验室摆弄着电磁线圈。他的助手沃森总抱怨:“这些线圈缠来缠去,能变出电话才怪!”但贝尔把铜线绕得更紧了:“你听,当电流通过线圈,这个铁片会振动!如果能把振动变成声音......”

终于在某天傍晚,实验室里传来一阵奇怪的“滴答”声。贝尔冲过去调整旋钮,突然,铁片发出了模糊的人声!“是‘沃森,快来’!”沃森激动得打翻了墨水瓶,“真的传过来了!”

可贝尔皱着眉头摇摇头:“声音断断续续的,像在打磕巴。”接下来的三个月,他们把实验室变成了“战场”——满地都是散落的零件,墙上贴满写满公式的便签。贝尔甚至把自己关在隔音房里,反复测试不同材质的振动膜。

1876年3月10日,贝尔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腿上。他疼得大喊:“沃森先生,快来帮我!”声音通过桌上的装置,清晰地传到了隔壁房间。这一次,沃森没有像往常一样跑过来,而是呆立在原地——因为他听到的不只是求救声,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话传递的话语。

后来,当贝尔的电话在博览会上发出清脆的铃声,围观的人们惊叹不已。但贝尔只是摸着电话听筒,轻声对身边的小观众说:“你知道吗?它就像一个会魔法的盒子,把声音变成了能翻山越岭的小精灵。而这个魔法,是失败了很多次才学会的。”

喜欢儿童睡前小故事请大家收藏:(ixmao)儿童睡前小故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