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 第438章 宝钞和经济6

又是宣宗!

朱瞻基感觉大家又开始看他了,他低了低头,想说什么又堵得慌,只能用咳嗽来掩饰自己。

朱高煦转头对他露出了一口白牙,笑容森森,“大侄儿,蛐蛐好玩吗?”

朱瞻基也坐直了,露出了一点笑容,“瓦罐焖鸡好玩,二叔很香。”

朱高煦不笑了,学朱元璋阴恻恻的样子看他。

朱瞻基持续微笑。

很多人都没有看到这里的机锋,而是全神贯注在黑板之上。

比如说门摊,户部说钞法不行,都是因为由客商积货不税与市肆鬻卖者沮挠所致,所以要收十倍的门摊税!

宣宗也被吓到了,十倍太多了吧!然后他改成了五倍,也不见得太仁慈。

还有塌房税,塌房也就是存放货物的地方,这也要交税,大大的交!

“这个时候的朝廷官员指责是商人阻碍钞法,并且盲目扩大税种,除了阻碍商业发展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全汉方微微摇头否定。

“这也让我们看到明朝政府在面对经济和金融问题方面的不作为,不知道怎么作为,甚至是乱作为。”

永乐朱棣咂咂嘴巴,死亡目光扫向朱瞻基。

朱瞻基一下子就收回了和朱高煦针锋相对的那种样子来,在朱棣面前他哪里敢造次?

“明宣宗时候还设立了钞关税,明朝初期的时候并没有钞关,为了回笼宝钞,明宣宗下令在客商云集的地方设立钞关,值得一提的事,钞关税并不是说过关的商人都要缴纳,而是针对运送货物的船,根据路途远近,来征收钞关税。”

“也就是因为钞关税,给明朝回笼了大量的资金,到了后面的时候,已经不征收宝钞,而是金银等物什,在明后期,还给政府带来巨额资金。”

本来还以为是妨碍商业发展得法子,没想到也成为了明朝后期的血包?

他们睁大了眼睛看着上面的数据表格,看起来回笼的宝钞挺多的啊!

为何钞法仍旧阻滞?

有些人不明白,有些人隐隐明白,有些人则是在思考。

全汉方打开了自己的水杯喝了一口,让他们看看这个数据表,润润嗓子之后又笑道,“看起来是不是很多?为什么没用?”

全汉方看到了还算年轻的张居正脸上的了然,点了一下他,“张居正同学,你看起来有了自己的答案,不妨一说?”

教室里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射了过来,张居正站了起来,微叹一声,说道,“因为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

天幕之下的王安石也看出来了,现在的他觉得自己如果能够和张居正沟通一番,应该能够惺惺相惜。

范仲淹再看了好几眼那表格,也明白了其中的玄妙。

张方平亦是,主持过财政之事,他对于这些事情很容易就明白了。

“因为朝廷回收了宝钞,但却不算是真正的回笼,只是回收并且销毁了旧的,但是在后续还是继续支出宝钞,而且还所费奢靡,”张居正回忆道,“在正统五年的时候,因为宝钞支出太多,甚至还出现了‘两京库钞支用不敷’的情况。”

“在市场当中,宝钞的量还是不平衡,依旧是支出大于回收。”

“没错,很棒!请坐!”全汉方点头说道,脸上逐渐露出笑容来,“加上朝廷的种种政策基本上是弊大于利,甚至于来说都不一定有利,所以宝钞继续贬值。”

后面全汉方还简单的说了一下宝钞和明朝的货币体系,用表格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宝钞在货币当中的占有率,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高的。

后面就随着宝钞的贬值逐渐下降,甚至于民间多用布帛来交易,少量的银,到了正统年的时候,禁银令一解除,宝钞直接就被排斥出了市场。

“到了后面,虽然明朝还坚持使用宝钞、白银两种货币并行的制度,但是因为民间的排斥,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单一的银本位制度,并且为后面的白银货币化埋下伏笔。”全汉方说。

白银货币化其实明朝很重要的论题,不过不归全汉方说,全汉方也就是在这里简单提及一下。

白银货币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宝钞贬值,影响的是国家税收,国家税收减少了,朝廷也开始自上而下推动白银货币化。

随后全汉方也从许多方面说了宝钞对于国家财政的影响,宝钞贬值之后对于国家财政的影响。

全汉方也说出了许多明朝官员的心声。

一个是本来明朝官员的俸禄就低,还都是发的宝钞,宝钞一贬值,甚至于有些官员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对比一下汉朝的俸禄就知道了,宝钞贬值之后,官员的一年俸禄甚至于不如汉朝官员半个月的俸禄。

天幕之下的汉朝官员炸锅了,纷纷表示同情,又不是很同情。

因为那个时候的汉朝官员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他们觉得自己和黔首是两个物种,说的人其实指的是他们,而黔首就是牛就是马,是不值得珍惜的。

就算是天幕出现,还是有不少人有这样的观念。

明朝的不少官员是科举上去的,原先都是贫民或者平民,对于汉朝的一些官员来说,和他们是两个物种。

不过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还是很眼热这些人才的,要是多多搜罗这些人才过来做官,他们也愿意啊!

……

全汉方还有些惋惜的说,“我之前看过一种论述,觉得有些对,又有些不对,一个人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是当一个人寒窗苦读几十年,好不容易考中,当官,然而还不能照顾一家老小的温饱,看着他们的眼睛,想起一家人费劲全力供给你读书,你会有什么感想?”

他借这个开头引出后面的话,“所以就催生出了一个产业,那就是官员借贷。”

“成化六年,吏部尚书姚夔上报说,有一些人专门探听官员的消息,看看谁缺钱了,就去找他们放贷,很多官员是无力偿还的,这些债务还会跟着他们去地方,甚至于许多官员因此受到控制。”

“有些人会因为俸禄不够而去贪污。”

“宝钞贬值不是导致吏治**的重要原因,但也是原因之一。”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ixmao)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