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 第274章 誓死不降

第274章 誓死不降

“他就是张巡,如果早生二十年,说不定他也能够位列宰相,他很有才华,又懂兵法,而且此人读书三遍就可以一辈子不忘。”

“但是晚了二十年,朝堂之上都是杨国忠之流,他不愿意去巴结。”

“四十多岁的张巡还在县令的位置上挣扎,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一朝起兵,唐军节节败退,就连洛阳都丢了,州县的官都不敢抵抗。”

“这个时候,就是一个书生,张巡站了出来。”

又是安史之乱!

羞刹李隆基之面,他已经砍了安禄山、史思明二人,并且一步一步的收回了兵权,不日便要着手改革兵制。

每一次天幕上说到安史之乱,也的的确确是他之过,他改改改改改!

年轻时候的李隆基还算是听劝,他就把天幕上的话当做是警告了,每当他要骄矜自喜的时候,就是兜头一盆冷水,浇灭了骄矜自喜。

朝中的文武大臣也争相劝谏。

而李世民看到曾经威名赫赫的唐兵变成这个样子,也是怒上心头。

要不是这个李隆基前期也还算是一位开明圣君,李世民就要不顾一切的开喷了。

魏征喷他,他不能喷魏征,但总能喷喷后辈李隆基吧?

瞧瞧,一日杀三子,强占儿媳,什么安史之乱。

而看到后面唐兵的熊样,唐初时候的将领和士兵的脸色也颇为难看。

“然后安史之乱中的叛军的一个将领张通唔一路攻城,连扬州、通州都被他全部攻破,就连张巡的顶头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也是一样。”

“杨万石不但主动效忠,还逼着张巡去当叛军的长吏,张巡不认。”

“他张巡生是唐朝人,死是唐朝鬼,然后张巡拉着一千多和他志同道合之人誓要守住河南之地。”

“可是现在大唐也是风雨飘摇,大唐的这点残兵对上安禄山哪里够用,只有抱团取暖,张巡便和贾贲汇合,决定守住雍丘,扼住汴水。”

天幕下的唐朝人赶紧看了几眼,之前拓印下来的地图。

就连街市上茶坊里,都吵翻了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不是在抨击杨万里这人不是好货,就是在说张巡应该如何破敌。

“但是还是太难了,这个时候雍丘的县令令狐潮早就投靠了叛军,反过来抓走了一百多的唐军,而进入城中的唐军,玩了一次特洛伊木马,反过来控制了雍丘,张巡也快速赶到了雍丘,令狐潮又气又急,带领四万叛军来袭。”

“而张巡一次又一次的以两千人之术击退了令狐潮,直到了睢阳,在睢阳里,张巡经历了一场极其艰难的保卫战。”

“长达一年多的围困,张巡没有放弃,没有投降。”

“但是城里弹尽粮绝,不得已,张巡以城中人肉为食,继续收成,后来未能等到救援,城破之后被燕军杀死。”

“贼将尹子奇以刀搠其口,牙齿尽落,他仍高呼‘我为君父义死’,最后身死。”

“吃人肉,城中百姓何辜?可是他也的的确确为江淮以及东南沿海的百姓挡住了叛军,南面的百姓对其感恩戴德,因此立庙祭祀,渐渐的成为保护之神。”

“元代的时候,张巡还被追封为真君,在南方还被视为战神、水神、瘟神等等。”

朱清谷挥手,天幕之上就出现了南方某些地方游神的时候的盛况,其中一位就是张巡。

张巡之事他们也实在没有办法评判,因为他们也不是当时被当做人肉的百姓,也不是被保护的百姓。

只能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唐玄宗李隆基了!

还有安禄山与史思明!

而此时此刻看着天幕的张巡正伸手,“大唐一定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历代先祖先帝也正在看着大唐,我等誓死不降!”

“誓死不降!”

“誓死不降!”

明明只是几千人的呼喊声,那隆隆的声音里士气长虹,竟然有压过下面人数众多的叛军的趋势!

一时之间,天地似乎都为之变色。

……

朱清谷说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语调也依旧是沉肃的。

然后也快速的进入下一个人物。

“保生大帝,也许有些地方的南方人比较熟悉。”

“关于他的信仰,是从北宋时候开始。”

“他原名吴夲,是福建人,少年的时候父母因病去世,就立志学医,青年的时候游历名山大川,壮年的时候采药炼丹,以医济世。”

“治病的时候不分贫贱,不要报酬,在漳泉有瘟疫的时候,到处奔走,活人无数,后来景佑三年上山采药坠崖逝世。”

“乡人感激他的恩德,为其立庵塑像。”

“随着推移,吴夲也逐渐被神化,到了南宋的时候,他就从医神逐渐演化成为地方保护神,到了明朝的时候,被屡次晋封。”

“到了洪熙元年,被封为‘昊天金阙御史慈济医灵冲应护国孚惠普佑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信仰甚至随着移民传播至海内外。”

天幕之上逐渐浮现出一位身穿道袍,头戴儒冠的画像人物来。

并且还有一些关于祭祀保生大帝的盛典的盛况!

看得天幕下的一些人很是羡慕,好像还是南方对于这种祭祀还流传得远一些,而那些人物也颇有香火。

再看看之前说的那几个,还有多少是现在还有香火的?

关羽和柴荣除外,他们是财神爷,不拜月老绝对可以,不拜财神绝对不行!

还有一些帮派也是拜关羽的,因为关羽忠义。

至于包拯、蒋歆、吕岱等人,谁会想不开去拜阎罗王,那纯粹就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

所以他们这里的基本上就是有冤的,并且拜了让老爷知道冤情然后就跑,想要伸冤,又怕被阎罗王记住。

属实矛盾。

赵祯每次想到包拯要是真有天幕上那黑脸,又想想那些人的样子,就想要笑。

现在看到天幕,便是赶紧派人去寻访这位保生大帝,修葺一下庙庵还有泥塑。

朱清谷对于这些人可以说是佩服的,为了践行自己心中的理性,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ixmao)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