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 第235章 工业革命4

“十九世纪,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了七十年代,可以实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器可以用于代替机器,取代了蒸汽机,随后电灯、电影、电车相继问世。”

“然后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出现了,解决了交通工具的问题,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随后电话的发明,无线电报取得成功,为信息的传递提供饿了方便,世界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得到加强。”

“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单单是出现在一个国家,而是同时大范围的出现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加广、发展也更加快。”

“很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候诞生出来的科学和技术并没有真正的结合,只是凭借工匠的实践经验,但是只有工匠的经验是不行的,还要弄清楚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生产力发展。”

“很多人都知道雷电,那么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就可以知道怎么制造电,并且运用电。”

“会不会有人好奇地球是一个球,而人又是怎么站在上面的?知道了原理是不是就可以研究地球,研究了地球是不是就可以研究别的星球,研究太空,然后把卫星发射上去?”

朱清谷的话终于让天幕下的人不再沉默。

他们从前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甚至没有一点想要去研究的想法。

种地的尚且都吃不饱,吃得饱的人都去读书想要考取功名,而考取了功名的人就会想要再往上爬去当更大的官。

大部分人是如此。

随后朱清谷还说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信息化的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他们尚且还够得着边,但是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似乎就和他们距离天差地远了,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他们更是云里雾里,更不用说往后了。

“……大秦其实也可以依靠官府开启工厂,但是没有足够的人才,没有足够的认知,想要向前发展,有些困难。”朱清谷微叹。

尤其是这种官营其实很容易引起**现象,最后逐渐变为人才焚化炉,反倒是可能会变成阻碍科技进步的吸血蛭。

因为他们本身拥有的权力就已经足够堵住上行的路。

这在后世就已经见端倪了。

在这方面朱清谷就是比较隐晦的说一些话。

朱清谷是说大秦,但是很多朝代的人也把自己的朝代带入进去,都不约而同的失落,但也有些人就是想要一时之功,先吃饱了,管果子是酸还是涩。

王安石摇摇头,“要发展这等工业,还是要百姓吃得饱了,百姓富足才能继续,英国那等小国,体量太小,而我华夏大地地大人多,不可能先去发展工业再回来发展农业,那是本末倒置了。”

而且那些国家还喜欢去海上当强盗……

还是全民海盗……

(秦·蒙恬:谢谢朱姑娘的回答,还想问一下棉花是什么?)

蒙恬问出来的话也是天幕下不少人好奇的。

之前的人是真的不知道棉花是什么。

朱清谷倒是眼前一亮,都没有想到解释棉花这个问题。

她直接就百度了一下棉花的样子给他们看,有些人就很惊奇了,原来是白叠子,他们有些人便是把白叠子当成是景观植物,也不知道这样的东西可以迸发这么大的能量。

“白叠子?白叠子竟然就是棉花?宫中倒是种了不少!”独孤皇后也略微欣喜的对杨坚说,“这是使臣进贡而来的。”

杨坚便也马上下令道,“让司农卿进宫,将后宫当中的白叠子带去小心研究如何种植。”

一旁的内侍应了一声,赶忙小跑了出去。

汉朝时候刘彻也赶忙让人去询问张骞是否见过这样的东西,是否有带这样东西的种子回来。

赵祯也对宫外的一些事务有过了解,他以为天幕上说的棉花是木棉、吉贝,这些东西在南方倒是较多,宫中也曾经采购过一些木棉毯。

不曾想天幕上的棉花竟然说的是另一种,也就是白叠子和白贝。

他找来三司使张方平一问才知道,原来白贝在南方流传得比木棉要广许多,白贝所做的棉布也很是轻便透气。

……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没有来到华夏的时候,能够填充衣物、被子的就是木棉,以前的mian只有‘绵’这个字,并没有木字旁的‘棉’,到了宋朝的时候,才有了这个木字旁的‘棉’,那么是不是宋朝的时候棉花才流传进来?”

“历史可能要早得多。”

“关于棉花传入华夏的时间,史学界也有一定的争议。”

“有几种说法,一种就是常说的是南北朝的时候从边疆逐渐传入,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棉花才真正开始得到广泛的种植和应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农书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比如说《梓树园记》、《陈旸农书》等等。”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南北朝的时候从海上来的。”

“而另外一种有争议的说法则是根据最新出土的文物考究,棉花早就在公元前2、3世纪就已经传入华夏。”

“而真正将棉花进行全国推广的还要到明朝的时候了,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为了推广棉花,他还下了棉花法令,凡民田五亩到十亩的家庭,桑麻木棉栽种半亩。”

“就是这个举措,惠及了华夏人几百年的时间,在那之前,华夏人的普通民众只能穿得起麻布,而在那之后普通人也能够穿得起棉布了。”

天幕之上一下子便出现了许多的弹幕。

(明·牛八:谢太祖皇帝,棉布可暖和了。)

(明·王年:这棉布可比草絮暖和多咯,小时候我看着俺娘冻死,要是俺娘能够穿上这棉衣该多好啊!)

(明·康三十: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够穿得上棉花咯!)

……

这样的话还有很多。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话甩了甩袖子很不自在,“说这些干什么?”

朱标看着便是知道老头子又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ixmao)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