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 第197章 主粮7

“就算是到了后面,遇到饥荒的时候,很多时候也都是靠着红薯度过的。”

“那么红薯是怎么传入华夏,又是怎么被推广的?”

“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人,一个人叫做陈振龙,一个人叫做徐光启。”

天幕之下被提到的陈振龙只觉得要凉,不过这些洋人看不到天幕就是了。

徐光启看着地里的甘薯藤,也同样直起腰来看着天幕。

“若是世间都能种下甘薯,的确能够活人无数!”徐光启心甘情愿。

……

“陈振龙本来只是一个秀才,想要考取功名,但是一直没有成功,便决定弃文从商,他去往南洋,途径吕宋,结果就发现了甘薯。”

“甘薯从叶子藤蔓果实全部都有用!又耐寒又高产,适应力又强,而他的家乡福建,山多地少经常闹饥荒,如果把这样东西带回去,那不是可以救好多人?”

“于是他就开始想办法带甘薯回去,但是当时的吕宋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西班牙人把甘薯这样的植物看得很重,严禁任何人把它带出境。”

“第一次他把买来的甘薯块藏在箱子里,在出境的时候被搜查了出来,因为只是第一次,被批评教育了一番。”

“第二次他购买了大量的甘薯茎条和藤蔓编织成筐,希望能够瞒天过海,结果又被发现了,还险遭牢狱之灾。”

“第三次他带了一段很长的甘薯藤,藏在竹筒里,挂在船外面,让它在水面飘荡,这一次他终于把甘薯藤带了回来。”

“而陈振龙一回去就马上把甘薯种下去,四个月之后便收获了。”

一根甘薯藤蔓还需要这样带回来,这陈振龙果然有大功!

但朱棣还是有些不爽,这些洋人竟然还控制了吕宋!

四个月,只需要四个月就可以收获,产量还不少,朱棣彻彻底底的眼馋了。

恨不得自己就是陈振龙,马上去把甘薯藤蔓带回来种才好。

……

“次年,福建大旱,陈振龙便将甘薯这样的东西上报给当地的巡抚金学曾,而金学曾也意识到甘薯这样东西的重要性,迅速的通令各地如法栽种,果然大获丰收。”

“就这样甘薯被推广开来,帮助福建百姓度过了灾荒的时候,陈振龙也因此被称为甘薯之父。”

“但是关于甘薯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徐光启,出身贫困家庭,但其太过于传奇了,懂天文地理军事水利数学农业历法政治,而且还是我国真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魔都的徐家汇知道吗?哪个徐家,就是徐光启的徐。”

天幕上闪过一片的高楼大厦,一片落日余晖当中,那些高楼大厦都折射着璀璨的光。

徐光启就这样看着天幕,纵使时空变革,已经完全没有了现在的影子,可他好像还是能够感觉到许多事物。

“甘薯么……”

他摇头笑了笑。

“竟然还能够有如此高的赞誉!”不少文人都酸了,这个徐光启也没什么名气,凭什么?

不就是推广什么甘薯吗?换他们来他们也行!

但是换了他们到徐光启那个位置,还真的不一定就能够做到徐光启能够做的。

“徐光启年过四十才中进士,后来成为了礼部尚书,但是他在的位置并不足以施展他的才能。”

“父亲去世之后,他回到家中守孝,但是却为江南的百姓忧心,因为这一年雨水众多,农田的作物都被淹了,如果不能及时补种,那么老百姓要吃什么呢?”

“一次机缘巧合,他听到了福建大旱,但是靠着甘薯这样的植物度过了灾荒。”

“他赶紧去求取秧苗,紧急试种,小心观察,并且总结出一套经验来,大力推广甘薯,甚至为之衍生出《甘薯疏》,最后甘薯被推行到整个江浙地区,老百姓也摆脱了饥荒。”

“后来去了天津,徐光启又开始推广甘薯,发现在严寒的冬天也能够种取甘薯,甚至他还发现可以用地窖来保存甘薯。”

“就这样无论是温暖湿润的地方还是严寒酷冷的北方,都可以种植甘薯,渐渐的甘薯也就被推广到了全国,活人无数,一次又一次的带领华夏人走出了灾荒。”

[就是红薯吃多了容易烧心。]

[烧心那算是什么?有吃的就已经很好了。]

[对于古人来说,有口吃的就很不错了。]

[我们也才温饱二十多年,以前我们也是靠红薯度过的,小的时候我家里还吃红薯呢。]

[红薯还可以用来做红薯粉红薯饼等等,换别的办法就不烧心了。]

[真的就是吃红薯吃到怕。]

……

天幕上有些话说得很好,只要是能够活下去,有东西吃,烧心只是最小不过的一个问题。

如果能够得到红薯,那该多好?

“也就是明朝了,现在也不是这甘薯身在何方……”刘备有些感叹,如果真的有红薯,的确可以活人无数。

他想到了当初的黄巾之乱,到了后面已经不知道多少人是为了一口饱饭而被裹挟的了。

里面甚至还有老幼,每过一个村子,便像是蝗虫过境一般。

他们只是想要填饱肚子,为何如此艰难?

……

“徐光启的传奇不仅仅是因为推广甘薯,他本人也的确天纵奇才,在数学、历法、生物等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他还翻译了《几何原本》,甚至没有看过原着,只是从他的教士朋友那里听说,便意会的把一些拉丁名词翻译成点、线、面……而这样的称呼到了我们现在的后世依旧在沿用。”

徐光启也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竟然影响颇为久远,甚至到了后世还会有人记得他。

他一时之间竟然情难自已的有些激动起来。

像是陈振龙、徐光启的名字也因为天幕而名声大噪,周围的人对他们恭贺,但是他们也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能做的事情有限,也就是做做这些事情罢了。

“其实就算是我们往上数个几代,都是靠着红薯度日,所以现在说到红薯,他们很多的记忆就是胃里泛酸。”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ixmao)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