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 第149章 活不下去

朱清谷也百度了一下,很快就找出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税种的名称等等。

这些税让不知道多少人都想到那种被抽骨剥油的日子。

古代的百姓也很害怕税吏,只要是活着就要交各种各样的税。

“还有一种叫做赃罚银,那也是税收的大头,但凡是犯罪之人抄没所得的银钱都在其中,这也导致到了明朝中后期,甚至有些地方大搞冤狱,就是为了制造出赃罚银,后来万历皇帝把这个制度给停了。”

“还有矿税,朱元璋不喜欢矿税,他觉得对老百姓的伤害太大,矿税的矛盾也是在明朝晚期才爆发出来,皇帝想要绕过官僚阶级直接征税,结果就掀起了皇帝、臣子、商人之间的斗争。”

“不知道是哪个不孝子孙,连这点盘剥都要收,真是短了他的吃喝了?”朱元璋斥责道。

“总的来说,明朝的财政制度,大家也都看到了是比较有度的,那么为什么明朝的财政会崩溃?”

“很简单,不就是入不敷出吗,税收锐减,并且财政管理不善。”

“明朝就是这样一个花钱如流水的朝代,到底是哪里需要花钱呢?第一个就是教育,从洪武时候朱元璋就要求各地设立学校,雇佣儒生传播圣人之道,明代的学校之盛,远远超过唐宋。”

“府学、县学,这些他都有,还鼓励民间设立宗学、社学和武学。”

天幕下的读书人一时之间也都纷纷称赞起朱元璋来。

之前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已经是让他们很有好感了,哪怕他出身低微,那他后来也已经是皇帝了。

(宋·赵祯:洪武帝也兴文教,文教昌盛则可兴国。)

朱元璋也看到了天幕上赵祯说的话,他对赵祯说的话一点也不感冒。

要是能够兴国,怎么大明还亡了?

“朱元璋还特别重视水利建设,种过田的朱元璋深刻的知道,一亩田地的收成也和水有关系,但凡水利修得好的地方,粮食的产量总是不会低的。”

“甚至到了明末崇祯的时候崇祯都穷成那样了,皇后要在后宫织布拿出去售卖维持用度,皇帝穿的龙袍都是补丁的,还治理过两次黄河。”

说到这里,朱元璋也只有感慨,不知道崇祯的品行如何,但是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也已经很难得了。

“明朝还很重视一些基础保障,比如说每个地方常年有四个备荒仓,地方官也要报告水文,保存仓库储备,宋元时候的养济院,明朝也有,甚至于每个县都要设立一个。”

“这些东西其实也不是最多的,最多的还是皇室宗亲吃掉的那些财政。”

“一个儿子要生几个孙子,孙子又生几个重孙子,到了崇祯的时候,在籍宗师甚至已经达到了三十三万人,给地方和中央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明朝前期的宗室比较少,财政自然可以承担得了,可是这么多宗室呢?”

“多少?三十三万宗室?”朱元璋想都不会想到有这么多宗室出来。

他觉得这天下既然是朱家人坐,那么朱家子弟就要永享富贵,可是这样来享受富贵的话,他就想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也同样是那些不事生产的地主老爷把田拿走了。

所以他们贫民无立锥之地。

之前天幕上也说了一些巧合,明兴于农民起义,也亡于农民起义。

那没地了,没田种了,不是要造反吗?

想到自己建立这个大明,结果到头来和那些元朝鞑子没有什么区别,老朱差点一口气没有提上来。

“这个朱元璋难道用国家财政来供养这些宗室?”李世民有些沉思,想到自己之前想给孩子们的封地,会不会最后也变成这样?

其实老李根本不用担心,李氏皇朝的玄武门继承法导致他们的皇室子弟一直以来就不算多。

“宗室问题不好解决。”刘彻思考着这个问题,也紧紧的皱着眉头。

这个时候的刘彻还没有颁布推恩令,在天幕说起了这个问题之后,也开始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结果就是目前没有太多的办法和经验可以提供。

除非把人逼反了,然后再抄了他们,废除封地。

可是自己不可能每一次都这么做,即便是自己每次都这么做了,那么后来的皇帝呢?还能怎么做?

宋朝的皇帝看到明朝这么多宗室也不由得讶异,甚至是羡慕……

那几个胆子特别小的昏君倒是一个比一个能生,不对,九妹不能生。

在这种情况当中赵祯找到了微妙的平衡感。

朱棣也满是心惊,尤其是看到这么多宗室之后,而后面的宗室并不像他们兄弟几个需要戍边做事的。

朱棣自己心里明白,自己就是另一种的杯酒释兵权,现在就是用丰厚的钱财养着这些宗室,证明自己和朱允炆不是一样的存在,不会对这些藩王赶尽杀绝,希望人心归附。

可现在这些宗室人口远远超过他的想象,该不会他们老朱家也出了一个中山靖王?生了一百多个?

朱标脸色有些难看的闭了闭眼睛,“爹,要是十个亲王,每个亲王又各生五个,这五个人里每个又生五个,这样蔓延下去,人数恐怕也不会少于三十多万!”

朱元璋已经是很心累了,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后面的子孙如此能生。

……

“这些还没有算女性成员,如果算上女性成员,估计明朝皇室成员估计有七十万到一百万人,这些人不用交税,过着奢侈的生活,但是却对社会毫无贡献。”

“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说过,这些亲王、郡王到处都是,并且到处圈占田庄,占天下过半又不用缴纳赋税,百姓能够耕种的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缴纳整个天下的赋税。”

“万历最疼爱的儿子福王,皇帝要赐给他四万顷良田,后来大臣反对,才改成了两万顷,河南的土地不够,就用山东、湖北的补上。”

“就相当于占了全国田地的千分之三,所以你们看明朝后期的农民起义也是那一片最多,而那一片也是宗室最多的地方。”

“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ixmao)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