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江南绣影
离开雪原的第三日,我们在驿站换了辆马车。
春桃赶车,我和沈砚之坐在车厢里。
车窗外的雪渐渐薄了,露出枯黄的草,像没梳顺的头发。
沈砚之靠在车壁上,手里把玩着那半块拼合的烛龙纹绣绷,指尖划过龙嘴里的珠子——那珠子自那日红光散后,就暗了下去,像颗普通的玛瑙。
“你的眼睛。”
我看着他左眼,那里已经没了琉璃假眼,露出原本的样子,眼尾有颗小小的痣,和我母亲画像上的一样,“不碍事了?”
他抬眼,笑了笑。
“不疼了。”
他伸手碰了碰眼皮,“就是看东西时,偶尔会闪过红光。”
“像……血蚕的颜色。”
我心里一紧。
“是不是血绣阵的缘故?”
“或许。”
他把绣绷递给我,“你娘的日记里,没提过血绣阵启动后会怎样?”
我接过绣绷,指尖摩挲着冰凉的木面。
“最后几页被火燎了,只剩‘魂归即生’四个字。”
“不知道是说先祖的魂,还是……别的。”
沈砚之没说话,掀起车帘看向外头。
“快到临江城了。”
他声音轻了些,“过了江,就到江南了。”
我凑过去看。
远处果然有片灰蒙蒙的水,像块脏镜子,那是长江。
江边有座城,城墙斑驳,城门上写着“临江”二字,风一吹,挂在城头的旗子猎猎响,绣着个“沈”字。
我的心沉了沉。
“临江城也有沈家的人?”
“嗯。”
沈砚之放下车帘,脸色沉了沉,“沈家的旁支,做漕运生意的,姓沈名阔,是沈万山的侄子,当年我娘出事,他没少帮忙遮掩。”
“按说他该站在我们这边,可……”
“可人心难测。”
我接过他的话,把绣绷塞进怀里,“我们绕开这里?”
“绕不开。”
他摇头,“这是过江的必经之路,除非等开春冰化了,从上游的浅滩过。”
“但沈万山的余党说不定就在后面追,等不起。”
车厢里静了静,只有车轮碾过石子的“咯噔”声。
春桃在外面喊:“公子,姑娘,前面守城的盘查严得很,要不要换身衣裳?”
沈砚之掀帘出去,片刻后回来,手里拿着套粗布短打。
“换上吧。”
他把衣裳递给我,“扮成寻常百姓,不易引人注意。”
我接过衣裳,指尖触到粗糙的布料,突然想起锦绣坊的粗布衣裳,袖口总挽着,露出腕间的疤。
那时总想着复仇,哪敢想有朝一日,竟要靠扮成百姓躲祸。
换好衣裳,沈砚之已经卸了锦袍,穿了件灰布长衫,头发用布带束着,倒像个落魄的书生。
他看着我,突然笑了:“倒像个刚从绣坊出来的小绣娘。”
我瞪他一眼,却没真生气。
车到城门,果然有兵丁盘查,一个个盯着过往行人的脸,像在找什么。
一个络腮胡兵丁走到马车边,手按在刀柄上:“车里坐的什么人?”
春桃赔着笑:“回官爷,是我家掌柜和妹妹,去江南投亲的。”
络腮胡掀开车帘,目光在我和沈砚之脸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沈砚之左眼上。
“这眼睛……”
他皱起眉,“看着有点怪。”
沈砚之低下头,用袖子遮了遮:“小时候生过病,留下的疤,让官爷见笑了。”
络腮胡“哼”了一声,刚要说话,突然有个小兵跑过来,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
络腮胡脸色一变,挥挥手:“走,走,赶紧走!”
马车驶进城时,我回头看了眼。
那小兵正指着远处,一群兵丁往码头跑,像是抓到了什么要紧人。
沈砚之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声音压得很低:“是沈阔的人,在引开守城的。”
“他帮我们?”
“未必。”
他摇摇头,“沈家人做事,从来留三分。”
“他既不想得罪沈万山的余党,又想卖我个人情,这是在试探。”
马车在城里拐了几个弯,停在一家不起眼的客栈后门。
沈阔的管家早在那等着,见了我们,拱手道:“沈公子,我家老爷在楼上备了茶,请。”
上了楼,沈阔已经坐在窗边,穿着宝蓝色锦袍,手里转着个玉扳指,看见我们,站起来笑道:“砚之,多年不见,你倒是长开了。”
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审视,“这位就是苏姑娘?”
沈砚之没接他的话,直接坐下:“叔父不必绕弯子,帮我们过江,需要什么条件?”
沈阔笑了,倒了杯茶推过来:“还是这么急脾气。”
“条件谈不上,只是有件事想问问你。”
他身体前倾,声音压得低,“沈万山死了?”
“死了。”
沈砚之端起茶杯,没喝,“血绣阵启动时,被先祖魂噬了心脉。”
沈阔的眼睛亮了亮,随即又暗下去:“那血蚕魂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