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地大劫的传言如阴霾般在洪荒顶级势力间缓缓扩散之时,人族由禹、启所创立的夏朝,正悄然走向末路。
第17代夏朝君主帝发,在夏朝百官的注视下,将象征人族至高权力的印玺与人皇宝剑,郑重地交到了儿子姒履癸,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桀手中。
桀即位之初,夏朝表面上仍维持着大国的威严,然而,他却迅速走上了一条荒淫无道的歧途。他荒废朝政,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整日沉浸在酒色与奢侈的生活之中。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桀下令建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酒池肉林。酒池之大,可泛舟其上,肉林之盛,悬挂着各种珍馐美味。他与宠妃们日夜在酒池肉林间嬉戏作乐,挥霍无度。
同时,桀还不断加重赋税和徭役。百姓们不仅要承受高额的赋税,几乎将一年的收成大半上缴,还要被迫参与各种繁重的徭役。
他们被征去修建奢华的宫殿、开辟浩大的园林,终年劳作,却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一时间,夏朝境内民不聊生,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
桀的暴政引发了诸侯们的强烈不满,许多诸侯纷纷叛离夏朝。曾经臣服于夏朝的部落,看到桀的昏庸统治,不再愿意听从夏朝的号令。
百姓们对桀的统治更是深恶痛绝,他们编出民谣,在大街小巷传唱,以表达心中的愤怒与不满:“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句民谣,直白地表达了百姓们宁愿与桀同归于尽的决心,可见桀已彻底失去民心。
桀不仅在国内施行暴政,还频繁发动战争。其中,征伐有缗氏的战役,成为了夏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有缗氏本是夏朝的一个附属部落,因不满桀的统治,拒绝向夏朝进贡。桀得知后,大怒不已,亲率大军前往征伐。
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惨烈,夏朝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长期的暴政导致军心不稳,士兵们对战争也充满了厌倦。
而有缗氏为了保卫家园,拼死抵抗。经过一番激战,夏朝军队虽然最终战胜了有缗氏,但自身也伤亡惨重,元气大伤。
频繁的战争使得夏朝的实力极速下滑,国内经济崩溃,民怨沸腾。与此同时,在人族的诸多部落中,商部落在首领汤的领导下,正逐渐发展壮大。
汤是一位贤明的领袖,他深知百姓疾苦,推行仁政,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在他的治理下,商部落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加。
商部落还积极与周边部落交好,赢得了许多部落的支持与拥护。随着商部落的日益强大,它渐渐地具备了与夏王朝对抗的能力。
汤看到夏朝的腐朽与衰落,心中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他明白,夏朝毕竟根基深厚,想要推翻夏朝,还需要精心谋划,等待合适的时机。
商汤深知,要推翻夏朝并非易事,必须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一方面继续推行仁政,发展商部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另一方面,他开始秘密联络那些对夏朝不满的诸侯和部落。
汤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诚挚的书信,与各方势力沟通,向他们阐述夏朝的无道和商部落的理想。许多被夏朝压迫的诸侯和部落,纷纷响应商汤的号召,愿意与商部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夏朝。
在军事上,汤任命伊尹为相。伊尹是一位极具智慧和谋略的人才,他出身低微,却有着非凡的见识。
伊尹为汤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计划,他建议汤先削弱夏朝的羽翼,逐个消灭那些依附于夏朝的小部落,逐步孤立夏朝。汤采纳了伊尹的建议,开始对周边一些支持夏朝的部落发动战争。
商部落的军队在汤和伊尹的指挥下,纪律严明,作战勇猛。他们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商部落接连取得胜利,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实力也越来越强。而夏朝这边,桀依旧沉迷于酒色,对商部落的崛起浑然不觉,或者说,他根本没有将商部落放在眼里。
然而,在商汤积极谋划推翻夏朝的同时,天地大劫的阴影也在逐渐笼罩着整个洪荒大地。各方顶级势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劫做着准备,他们也密切关注着人族内部这场权力的更迭。
夏朝与商部落的争斗,是否会引发更广泛的波澜,在天地大劫的背景下,商汤能否成功推翻夏朝,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而这一切,都只是洪荒大变局的一个前奏,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商汤深知,要成功推翻夏朝,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需要赢得人心,制造舆论优势。于是,他命人在各个部落和城邦之间传播夏朝的种种恶行。
他们讲述着桀的荒淫无道,如何建造酒池肉林,挥霍民脂民膏;诉说着百姓在沉重赋税和徭役下的悲惨生活,以及夏朝军队在战争中的残暴行径。
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激起了大家对夏朝的强烈愤慨。同时,商汤也大力宣扬自己的仁德与理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