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武侠 > 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 第223章 收复燕云十六州(三)

胜利的喜悦如潮水般涌动着,张无忌站在城楼上,目光深邃而坚定。

虽然燕云十六州已经归明军所有,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这片广袤的土地需要稳定的治理,需要人民的安居乐业,更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于是,张无忌果断下令,召回正在各地巡视的五大将领——徐达、朱元璋、常遇春、汤和、李文忠。

他们带着各自的荣耀与疲惫,迅速汇聚于大都城。

当五位大将再次聚首时,彼此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

张无忌端坐在帅帐之中,神色凝重而威严。

他缓缓开口,声音如洪钟般回荡在帐内:“诸位爱将,燕云十六州已收复,此乃我明军之幸,亦是百姓之福。然则,和平需以武力为后盾,治理需以智谋为先导。吾欲分兵驻守各州,以确保这片土地永不再失。”

徐达闻言,挺身而出,抱拳道:“末将愿领兵驻守顺州、儒州、檀州三地,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声音铿锵有力,彰显着一名武将的忠诚与担当。

朱元璋亦不甘落后,请命道:“臣愿率军镇守蓟州、涿州,以严明的纪律,确保两地安宁。”

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令人信服。

常遇春豪迈一笑,朗声道:“末将愿往莫州、新州,继续以猛虎下山之势,震慑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豪情壮志,仿佛已将战场上的硝烟再次点燃。

汤和则显得更为沉稳,他缓缓说道:“臣愿领兵驻守武州、蔚州,以智谋布局,确保两地万无一失。”

语气中透露出对局势的精准把握与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李文忠最后发言,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臣愿驻守应州、寰州、朔州,以仁政安抚民心,以武力保卫边疆。”

言辞中透露出对百姓的深厚情感与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张无忌听罢,心中大为欣慰。

这五位大将不仅勇猛善战,更兼具智谋与仁心,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换来了今日的胜利。

于是,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诸位将军听令,即日起,分兵驻守各州,务必确保燕云十六州的稳定与安宁。待天下太平之日,朕定当论功行赏,与诸位共享荣华富贵!”

张无忌的命令下达,五位大将各自领命而去,明军也迅速分兵驻守各州。

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巩固了防御,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

燕云十六州在明军的守护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大明王朝崛起的重要基石。

然而,张无忌知道仅凭军事力量难以长久维持一片土地的繁荣与和平。

开荒屯田,改善民生,才是稳固边疆、赢得民心的根本之道。

于是,在分兵驻守的同时,他又密令五位大将,在各自辖区内大力推行开荒屯田之策。

徐达在顺州、儒州、檀州,不仅加强了军事防御,还亲自率领士兵与百姓一同开垦荒地。

只有让士兵与百姓紧密结合,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他的带领下,三地很快便出现了大片肥沃的农田,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朱元璋在蓟州、涿州,则更加注重政策的落实与执行。

他颁布了严格的法令,禁止豪强侵占民田,同时鼓励百姓积极开垦荒地,并给予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

在他的治理下,两地很快便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

常遇春在莫州、新州,虽然以勇猛着称,但在推行开荒屯田方面却也不遗余力。

只有让百姓吃饱穿暖,才能让他们真心拥护朝廷。

于是,他亲自督战,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

在他的努力下,两地很快便涌现出了一批批勤劳致富的典范。

汤和在武州、蔚州,则更加注重智谋与策略的运用。

开荒屯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规划与坚持。

于是,他制定了详细的屯田计划,并设立了专门的屯田机构来负责实施。

在他的精心谋划下,两地很快便形成了完善的屯田体系,粮食产量逐年攀升。

李文忠在应州、寰州、朔州,则更加注重仁政与民心的结合。

只有赢得百姓的心,才能稳固边疆的安宁。

于是,他在推行开荒屯田的同时,还大力倡导文化教育,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

在他的治理下,三地很快便涌现出了一批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随着开荒屯田的深入推进,燕云十六州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粮食产量的提升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还为朝廷提供了充足的军粮储备。

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也逐渐繁荣起来,整个燕云十六州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张无忌看到这一切,心中倍感欣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