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淑妃含笑施礼,道:“臣妾确有要事,欲禀明娘娘。昨夜之事,臣妾心中难安,故一早前来,望娘娘垂听。”
皇后听后,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道:“哦?昨夜何事?淑妃但说无妨。”
萧淑妃轻抬玉臂,以袖掩口,低声道:“臣妾前些夜里在御花园中,偶遇一宵小,擒而审之,不料其竟于夜半自尽,遗书言辞闪烁,似有隐情。臣妾恐此事关乎皇室安危,不敢怠慢,故特来禀明娘娘。”
皇后听后,凤眸微眯,神色间闪过一丝凝重。她轻启朱唇,声音温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竟有此事?淑妃此举甚是妥当,皇室安危,不容有失。你且将详情细细道来,本宫自当斟酌处理。”
萧淑妃听完这番话以后,轻移莲步,更近皇后身前,玉手轻扬,袖中密函微露,低声道:“臣妾已命人详查此事,此乃所得密函,信中言辞隐晦,却直指幕后黑手,臣妾不敢擅专,特来呈于娘娘。”
皇后闻言,眸光微闪,伸手轻接密函,展开细阅。但见其上字迹蝇头,言辞闪烁,似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又似故意为之,令人难以捉摸。阅毕,皇后凤眸微眯,神色更显凝重,沉吟片刻,方道:“此事干系重大,本宫需细细思量。淑妃此举甚是妥当,你先退下,待本宫有了计较,再召你前来共商。”
萧淑妃心中虽有些不甘,但还是盈盈下拜:“谨遵娘娘吩咐。”
她起身退下,目光却在皇后脸上多停留了一瞬,试图从其表情中看出些端倪。回到自己宫中,萧淑妃并未闲着,她再次唤来心腹太监,嘱咐道:“密切留意皇后宫中的动静,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心腹太监领命而去。
—————————————
翌日,萧淑妃心绪难平,步于庭中,月影婆娑,花影摇曳,更添几分幽思。她玉手轻抚宫墙,眸光深邃,似在洞察世间一切虚妄。
“此事背后,定有蹊跷。”萧淑妃心中暗道,黛眉紧锁,沉思良久。她深知,宫廷之中,人心难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故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方能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
时至晌午,日光倾洒,宫中一片宁静。萧淑妃独坐寝宫,手中把玩着一串珠链,玉指轻拨,珠声清脆,却难掩其心中烦忧。她回想起昨夜之事,从花丛中小鼠,到皇后身边侍女,再到那神秘黑影与自尽的宵小,桩桩件件,皆似有关联,却又似迷雾重重,难以窥其全貌。
忽闻殿外传来轻柔的脚步声,萧淑妃心中微动,忙收敛心神,起身相迎。但见一侍女手捧玉盘,盘中置有佳肴美酒,款步而来,仪态万方。萧淑妃含笑点头,示意侍女置于案上,待其退下后,方缓缓落座,凝视着案上佳肴,却无心品尝。
萧淑妃轻拨珠链,玉指间流转着淡淡的温润,眸光却如炬,似欲洞察世间一切虚妄。她心中暗自思量:“此等种种,皆非偶然,背后定有阴谋。本宫须得小心应对,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中稳住脚跟。”
时至黄昏,夕阳斜照,将萧淑妃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更添几分孤寂。她轻移莲步,步至窗前,凝视着窗外景色,心中却翻涌着无尽的思绪。忽闻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她心中微动,知是皇后宫中传来,不禁暗自思量:“皇后此举,莫非是在炫耀其权势,抑或是另有图谋?”
萧淑妃静立窗前,眸光深邃,思绪如潮。琴声悠扬,渐行渐近,似穿云裂石,直击人心。她心中暗道:“皇后此举,或示威严,或藏机锋,本宫不可不察。”念及此,她轻提裙摆,缓步移至案前,凝视着桌上佳肴,忽觉索然无味。
“宫廷深处,风起云涌,本宫身处其中,如履薄冰。”萧淑妃心中暗叹,玉手轻抚珠链,珠声清脆,却难掩其心中忧虑。她深知,皇后此举,或许意在试探,又或许别有用心,自己必须谨慎应对,方能保全自身,查清真相。
忽闻殿外传来轻柔的脚步声,萧淑妃心中微惊,忙收敛心神,起身相迎。但见一侍女手捧玉盘,盘中置有精致茶点,款步而来,仪态端庄。萧淑妃含笑点头,示意侍女置于案上,待她退下后,方缓缓落座。
萧淑妃端坐案前,玉手轻拈起一块茶点,却并未送到唇边,只是静静地凝视着,似在借此思索。窗外,夕阳余晖已尽,宫灯渐次点亮,将寝宫映照得温馨而宁静,然萧淑妃的心,却如波涛汹涌,难以平息。
就在这时,心腹太监匆匆赶来,神色紧张地在萧淑妃耳边低语几句。萧淑妃脸色微变,手中的茶点险些掉落。她轻启朱唇,声音却已冷若寒霜:“此言可真?”
太监叩首,神色惶恐:“千真万确,娘娘。微臣已多方打听,确证无疑。”
萧淑妃闻此噩耗,玉容之上瞬间笼上一层寒霜,眸光如电,直视心腹太监,厉声道:“此事若真,本宫绝不轻饶!速速道来,究竟是何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